兒童安全(完結篇) 19年前在校被婦女拐走 小菘升還在人間?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兒童安全(完結篇) 19年前在校被婦女拐走 小菘升還在人間?

報導:羅憶雯
說起兒童擄拐案,鄧菘升案件可說是大馬歷來最轟動的案件之一。



19年過去了,小菘升宛如人間蒸發,毫無音訊。如果他還活著,今年也已有26歲了。

如今,他可安在?被帶到外國生活了,還是被人改名換姓,以另一個身分在大馬生活著?答案,永遠都是謎。

每次社會接二連三發生擄童案,大家都會想當年的小菘升。



兒子出事,最心痛的必定是父母。小菘升失蹤,其父親鄧桂林和妻子飽受煎熬,四處奔波求助,求神拜佛,能做的都做了,甚至連自己的摩哆店生意也荒廢;傳媒和政黨工作者,以至私人公司也傾力發布尋人消息幫忙,但,一切都徒勞。

鄧桂林曾接受多家媒體訪問,包括在兒子失蹤翌年(1997年),向第三電視台的節目“真人真事(KISAH BENAR)”提供資料。

小菘升是怎么失蹤的?

1996年1月12日,當時就讀巴生縣蘭花園華小一年級下午班,才開學幾天的小菘升,放學后,再也沒有回到家裡。

有人目擊到他最后一次出現時,是在食堂被一名戴墨鏡的女子帶走,當時,他不停哭泣。

時任校長吳清良一生奉獻教育界38年,去年榮休,並獲頒“第6屆沈慕羽教師獎”。吳清良回首教育生涯往事,視自己任職蘭花園華小校長期間發生的小菘升失蹤事件,為其教育生涯中最遺憾的事。

情況歷歷在目。當天,吳清良在學校放學時后,站在校門口,目送學生一個個離開,一切如常。

直至晚上9時許,他接獲副校長通知,指就讀該校的小菘升失蹤,沒有跟父母回家。校方即刻尋求媒體家協幫忙,但小菘升依舊音訊全無。

不久后,吳清良也被調往其他學校掌校,因為小菘升事故,他都特別關注校園的保安。

不堪流言斐語
鄧家搬離傷心地

愛兒失蹤,鄧桂林飽受心靈傷痛之余,還要面對流言斐語、老千詐騙,疲于奔命,心力交瘁。

最后,他們選擇搬家並結束在莎阿南區的摩哆店經營,從此去向成謎。

小菘升失蹤兩年后,鄧桂林曾在接受訪問時,表示他們飽受壓力,瀕臨崩潰。

他說,每當好事的公眾進來其摩哆店,都以其兒子的下落話題,即便是善意慰問,也成為其致命傷,令他痛心疾首。

更令人氣憤的是,常有無恥老千趁火打劫,以假消息企圖騙取賞金。此外,坊間謠言四起,甚至妄指鄧氏夫婦自導自演,令他們心力交瘁。

最后,他們搬離傷心地。

苦尋一番無功返
張天賜生平大憾

“尋人專家”張天賜曾替無數家庭找回失蹤親人,即算失蹤者被關押牢房或是已逝死者,他往往都有法子找出下落(他稱死者會托夢給他),偏偏小菘升案件,他束手無策。

馬華公共服務及投訴部主任拿督張天賜表示,事隔多年,他其實不想重提小菘升案件。小菘升的遭遇,是他心中永遠揮不去的隱痛。

當年,他接到求助,立刻啟動尋人機制。1萬張尋人傳單印好之后,交給全國郵差和德士司機,向公眾派發。至于傳媒,特別是中文報的配合,更是不在話下。尋人範圍甚至擴至泰南邊境,因為擔憂拐童者把小菘升帶離大馬。

以當年來,這場尋人行動規模之大,可說史無前列。但最終,事與願違。

一日又一日的過去,尋人行動力量漸緩慢下來。

張天賜反覆思量后,有了決定。

“小菘升失蹤一年后,我與鄧家最后一次見面作總結。他們很明白事理,知道不可能無止境的搜尋下去。小菘升尋人行動就此告一段落。”

當年,馬華投訴部的小菘升檔案,裡面詳記一切資料,離奇的是,不知由何時開始,整份檔案不翼而飛。張天賜的助手日前聯手翻查整個櫥櫃,甚么都找不到。

情報未受重視
嘆有人未盡力

對小菘升案件,張天賜始終有個心結。他說,馬華投訴部當年接獲的小菘升情報,全都是由他親自處理,他認為,當中有個消息,頗具可信度。

“有個晚上,與菘升同校的一名小男生和母親在外面用餐,目擊一名婦女經過,男生對母親指認,說對方是當天從食堂帶走菘升的女人。該婦女于是暗中跟蹤神秘婦女到某個建築物,然后立即致電給我。”

張天賜說,他將情報轉告警方,但警方后來說消息不實,事情不了了之。

“我個人是較相信這個情報。但既然警方說這消息不準,那就算了吧。幾年前,警方口口聲聲說沒有放棄查小菘升,然而,我可以直接了當說,至今不再有警方找我查問此案資料。”

拒讓悲劇重演
蘭花園華小做足保安

《中國報》日前重返蘭花園華小,尋找當年與鄧家有過接觸的資深導師。觸及昔日往事,有關導師悲從中來。

他語帶哽咽表示,本身不曾教過菘升,但深深體會到鄧家痛失骨肉的心情。

他說,每當發生擄童案,菘升案肯定是大眾茶余飯后的話題,也令鄧氏夫婦勾起傷心往事。

“小菘升失蹤當天,下著大雨,學生們在食堂等候,我當時也在場,情況真得很亂……事情過去了,我們不要重提。倒不如,我們積極關注校園保安措施,向學生傳達防範怪叔叔的保護意識,這會比追訪小菘升課題更有意義和正面。”

同時,蘭花園華小現任校長陳麗珍也認為,目前,全馬校園的保安措施都有提升,蘭花園華小也十分注重學生紀律,並希望家長樹立良好榜樣。校方時時呼吁家長,要遵守校園保安措施,向孩子灌輸正確思維。

她說,有些家長心急,催促孩子放學時不要排隊,要衝出校門;也有頑劣學生,放學后偷跑到校外,卻對保安員撒謊說要上阿姨的車。

“我們無法確保學生踏出校門后,到底是真的上了校車或是回家。所以我們不能忽略任何危機。”

校方能力有限
父母必須看緊

一名嚴格監督校園安全的資深導師說,她舉凡發現學生放學滯留校園,必問明原因。如果是上午班學生未依時被家長接走,會受到她嚴格處理,帶到辦公室等候,她則一邊忙著處理工值,一邊看管有關學生。

“我都會等到家長出現接走學生,才安心離開校園,再到其他學校接我女兒放學。孩子因為等我,卻變成最后離校的學生。”

蘭花園華小常提醒學生轉告父母,必須注重子女安全,別在晚上7時后才到校接載。

陳麗珍校長也指出,該校日前發生一宗虛驚事件,一名一年級學生,因為祖父忘記來學校接他,嚇得在學校大哭。

該校學生滯留校園,至晚上仍未回。老師體恤到校接孫的祖父年紀大了,顧及對方可能需較長時間小心駕駛,所以沒立即撥電催促。老師陪伴學生一等再等,后覺不妥,遂聯絡家長。大約晚上9時,該學生才離開學校。”

她希望家長諒解校方為學生付出的苦心,促請家長明白,學生安全是雙方責任,預防措施很重要,不要等發生了事情才補救,為時已晚。

父母追劇故意遲到
視校為義務安親班

對校園保安十分重視的蘭花園華小校方發現,有部分父母,不準時接孩子放學,反讓孩子滯留校園,把校園當成義務安親班。

該校一名導師放學后巡視校園,常會發現有學生未依時離校。探問之下,始知原來是家長主意。有者貪圖方便,想在同一時間一起接走分別就讀上下午班的子女,所以吩咐唸上午班的孩子留在校園。

“我常常對家長直言,孩子是你們財產,請好好看顧子女。別把老師當成保母,別當學校是安親班。老師不可能每一分鐘盯緊每位學生,萬一學生偷溜到高樓玩耍不慎墜下,屆時該向誰追究責任?”

校長陳麗珍表示,她和其他學校教育工作者交流,聽聞過很多離譜的遲接孩子放學的理由。有的父母,熱衷于追看連續劇,看完了,才去載孩子。這類家長多數在晚上7時后姍姍來遲。

她說,不過,有少數情況確是情有可原,因為父母是上班族,下班后得從老遠趕來學校,擱誤了載孩子的時間。

“有的老師善解人意,查明是上述原因后,若是剛好與學生居住同一個住宅區,都會順道載學生回家。但校方不鼓勵家長養成對老師的依賴習性,因為老師不是保母。”

採訪手記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小菘升失蹤的時候,我還在唸中學,但對小菘升案件,印象十分深刻。這個案件當年很轟動。說起他,我就想到他的平頭陸軍裝髮型、單眼皮雙眸大頭照。

問及現代的年輕人,對小菘升,他們肯定有印象。當年的父母,都會以此案為鑑,將小菘升當作教材,警告兒子不要隨處亂走或誤信陌生人,免得與家人失散。

這么多年了,沒人知道小菘升是生是死。當年科技不發達,家屬只能靠海報、傳單和媒體相助尋人。如果事件發生在今天的網絡時代,資訊傳遞彈指千里,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呢?

翻看當年報導,可得知鄧氏夫婦的傷痛。他們找過數十名法師求助,也得警方、郵差、德士司機相助,尋人海報鋪天蓋地,但就是找不回愛兒。

記者日前找到當年與鄧氏家人有過接觸的老師,要求幫忙尋找鄧氏家人,以了解他們目前境況。校方隨即友善婉拒,只為保護鄧氏一家。

一位老師說,多年以來,不停地有媒體到校探聽鄧氏夫婦的下落,她都一一擋架,成為鄧家的守護神。

無論傳言有多少個,真相永遠只有一個,只是無人得知。

僅希望長大后的小菘升,如今過得快樂;也誠心祝福鄧家的人,放下遺憾,生活安好。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