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室.原音最有溫度 觸動童心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會客室.原音最有溫度 觸動童心

    洪繡睛表示,孩子是兒童劇的捧場者,他們追求的是演員真心誠意的演出,以及聆聽真實的聲音。這與陳嘉健(右圖)想要打造的原音呈現空間,不謀而合。
    洪繡睛表示,孩子是兒童劇的捧場者,他們追求的是演員真心誠意的演出,以及聆聽真實的聲音。這與陳嘉健(右圖)想要打造的原音呈現空間,不謀而合。

    特約:子若
    攝影:陳梓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日登場
    聲活小戲場(The Play Haus)掌舵人陳嘉健(JJ)及洪繡晴(紅姐姐)夫婦
    在大馬中文劇場長大的兒童,他們心裡都會有個位置住著一個“紅姐姐”,這個“紅姐姐”不一定像超人般可以飛天遁地拯救世人,但總是以一股溫柔的力量,陪伴孩子跨越成長路上的種種阻礙。“紅姐姐”帶給孩子的不只是一場戲劇那麼簡單,更多的是人活著該有的態度與精神。

    過去十數年來,把“紅姐姐”演活的兒童劇場推手洪繡晴,從街頭講故事出發,后來搬進了商業店舖,延伸出兒童中文劇品牌,在因陋就簡的空間裡,迎來一群又一群愛看戲劇的孩子;當那些年的孩子都長大成了少年劇場觀眾,她也先后換了好幾個地方,只是,製作兒童劇這件事從未停止下來,辦一座劇場的念頭更是蠢蠢欲動。

    直至2016年年杪,“聲活小戲場”終于誕生,成為本地劇場界的新晉分子!那是洪繡晴聯同在本地音樂界深耕已久並負有盛名的錄音工程師丈夫、人稱“JJ”的陳嘉健、弟弟洪良友,以及一群建設推手,共同付出心力、財力打造的新空間。

    找到寬敞場地

    在“聲活小戲場”之前,洪繡睛也曾牛刀小試過,她把租來的一個樓上店舖變成“小黑箱劇場”,化腐朽為神奇,劇情要什麼就盡可能化作什麼場景。只是,空間始終有限!她說,很多舞台效果難以達到,也無法容納再多的觀眾。為此,她一直都在尋覓更恰當的空間,伺機而動。


    直到擔任市場行銷的弟弟洪良友獲悉城裡有家新起的購物中心,“有個場地要出租。”他們馬上去探個究竟,“這個地方比過去的空間寬敞,卻又能達到表演者與觀眾互動、眼神交流的效果,于是就拍案敲定!”這個場地接近理想中兒童劇場的場域要求,為本地兒童劇找個固定的家,仿彿是水到渠成的事。

    過程中,他們的另一位藝術同行者曾德嘉(Taka)也殷切盼望,此間可以成為呈現好聲音的音樂空間,加上紅姐姐工作室每個月都會製作一部兒童劇,雙方英雄所見略同,于是一拍即合,傾全力打造一個讓好戲、好歌發揮的場域。

    “最重要的是,這個恰到好處的面積使我們得以用原音(acoustic)方式來呈現兒童劇。”這裡指的原音,即是最原始的肉嗓,洪繡睛說,給孩子聆聽有最原始的聲音,遠比通過麥克風等傳播出來的聲音來得更有溫度,也更能觸碰孩子如清水般透澈的心。

    耳朵能辨別環境

    在劇場裡,肢體和聲音是最強而有力的媒介,有了讓肢體語言發揮的空間之際,“聲活小戲場”也想要讓有靈魂的聲音在這裡找到安住之處。如此一來,擁有豐厚錄音工程資歷的JJ,成了此空間的靈魂人物。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一個空間足以影響人們的聽覺,是件鮮為人探討的事,“在閉上雙眼的情況下,一個人其實可以通過耳朵來辨別所在之處是戶外抑或戶內,假如是戶內,耳朵也能辨認出空間的大與小。”JJ指出,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聽覺辨別本能,只是,我們都習慣了聆聽從麥克風等媒介處理過后傳播出來的音響,加上周圍充斥浮躁、雜亂的聲音,以致人們逐漸失去聆聽的敏感度,“人們于是不再對聲音的本質有所要求。”

    也是資深播音人的洪繡晴,對聲音亦抱有細緻的敏感度,她曾有過一個讓她陷入沉思中的觀劇經驗,“記得當時在一群表演者當中,有人採用麥克風、有人則沒有,整個表演下來,我發現聲音的不協調,並且影響了觀劇的素質。”這個難忘經歷埋下了她后來決定以原音打造“聲活小戲場”的伏線。

    若要以原音呈現演出內容,它涉及一個空間設計工程,對JJ來說,空間是有生命的,所以,他從來都尊重每一個空間,他也經常到不同的空間,跟它對話,“人類擁有跟大環境連接的原始本能,可惜,我們都忘了曾擁有過它。”

    隔音回音皆要考量,

    “聲活小戲場”的裝潢設計,是他跟此空間交流后一點一滴堆疊出來的成果,“在硬體設施方面,它需要有完善的隔音設施,把外來的聲音干擾隔離,這包括空調製造出來的噪音。”目前,“聲活小戲場”只能達到40%的隔音效果,但一直都在進行調整,以邁向理想中的百分百隔音。

    至于內部空間的高度、長度、寬度,以及聲音的共鳴,皆需要按照此間即將上演的節目性質而定奪設計,“哪怕是牆的角度皆攸關看戲、聽歌的素質。”他特別提到,當中聲音的共鳴來自于整個空間所採用的表面材質,“一個空間的牆面、地面等表面所採用是磚、木、洋灰、玻璃或毯子等村料,都會出現不同共鳴的效果。”

    目前,聲活小戲場的牆面以磚砌成,地面則是以木為設計基調,“未來將朝向以木為主軸,那是因為木材質總是會透出絲絲溫度,讓人倍感溫暖;在這樣的空間下做戲、賞戲,特別舒心。”

    他解釋,聲音的共鳴有正面亦有負面,當一個空間的回音很強,人發出來的聲音容易變得虛而不實,“這是具有破壞性的共鳴。”反之,正面的共鳴可以讓人聲音填滿整個空間,這是他我所說的空間具有製造聲音效果的功能。無論如何,不管空間有多大多小,在他眼裡,不會有最好的空間,只有按照不同空間去進行完善設計的空間,把空間與聲音美學提昇到能力所及的水平之上。

    不用麥克風 與空間共振

    “聲活小戲場”不但讓本土中文兒童劇有個固定的家,也讓劇場人多一個安心立業的地方,同時,它也讓聲音以最真實、最有力量的方式投射至觀眾,于是,眾演出者不再依賴耳麥小蜜蜂或麥克風,而是更精確地駕馭肉嗓,“對演員而言,這是重大考驗。”

    當配戴麥克風成了一種習慣,不戴麥克風往往成了藝術工作者不敢站舞台的藉口和致命傷。這些年來,栽培了不少本地中文兒童劇場演員的洪繡晴指出,一個好的劇場演員,他需要用心去感受聲音與空間的共振,並且在不依賴音頻器件情況下,把聲音真真實實投射至空間裡所有觀眾。

    電子器材只是輔助

    她以大馬單人劇資深演員蔡寶珠(Pearly Chua)和知名女高音卓如燕為例,經歷使兩者對空間具有高度的敏感,當她們走入“聲活小戲場”,一開聲就能感受到此空間或具備、或欠缺的條件,“在任何空間,她們都是一上場就有能力把戲中話和歌中語,完全投射到場內所有人,並確保觀眾席的音量充足與聲音清晰。”此外,“聲活小戲場”的開幕劇《The Cleaning Lady》的導演甄山水,“他是一個連吊麥也不用的導演。”

    JJ補充說,在特定情況下,即便需要用到麥克風等器件,表演者的注意力理應集中在觀眾,而不應該落在音頻器件上。他再三說明,儘管他強調原音,但並不完全排斥電子器件的使用,“不過,這些器件不能喧賓奪主,以致整部戲的美感和觀眾的視覺受到嚴重干擾,任何的媒介只能起著輔助的作用,而且它所扮演的角色是隱形的。”

    至于每個月推出一部兒童劇的洪繡晴,她所理解中的孩子觀眾群是這樣的,“基本上,孩子不會去理會是否有採用麥克風,但他們追求可以接觸的真實演員、用真心做戲的演員,還有聆聽源自演員的真實聲音。”這種源自孩子才有的純天然“高清”要求,與JJ想要打造的原音空間不謀而合,“我們會在‘真’這方面追求更大的跨越。”

    真心建設,推手相助

    他們所做的以上種種無非是追求一個讓“聲音活起來”的空間,“聲活”這兩個字順理成章被有份為劇場取名的曾德嘉納入劇場的名字裡頭,而它的英文名“The Play Haus”的Play兼具戲劇和嬉戲的意涵,與其匹配的中文字無疑是“戲”這個字了,它既可組成“戲劇”又可以是“游戲”,加上JJ與洪繡晴形容這是一個小而巧的場地,“聲活小戲場”就這樣成為這個新劇場空間,字中有話亦有畫的招牌!

    因為真心在做事,他們也因此得到外界溫暖的回應。在打造“聲活小戲場”的過程中,最令三位掌舵人陳嘉健、洪繡晴與洪良友感動的,是一群建設推手挺身而出。由于基建費的增額,以致他們出現錢不夠用的狀況,在不得已情況下,他們推出建設推手的計劃。最終,“聲活小戲場“獲得卅二個推手的支持,籌得近10萬令吉的建設經費,其中不乏打動人心的小插曲。

    據洪繡晴披露,當中,有個擁有獨生孩子的家長,其孩子自四歲開始就觀賞紅姐姐工作室製作的戲,之后也上過兒童戲劇班,“有一天,她從懷裡把一筆現錢交給了我,並對我說:反正這筆錢是存給我孩子用的,剛好你也是為孩子做事的,一定能用這筆錢為孩子創造出更美好的事,那就先把這筆錢給你用吧!”這個善意舉動直入其心,讓她感動得無法語言,即使重述這件事時,依然激動著。

    民眾心意凝結成力量

    在另一個個案裡,洪繡晴從面子書中得知有個販賣素食雜飯的書友留言,對說表示他會進行一天的義賣,並把當天的收入悉數捐作“聲活小戲場”的經費。她原來也不以為意,直至那一天,她經常光顧的素食檔老闆迎面而來,然后對她說:“紅姐姐,這就是我義賣回來的錢,給你!”她才恍然大悟,面子書上的留言者就是她熟悉的人。

    這種講一次、淚流一次的故事太多了,無法逐一而寫,重要的是,他們的心意她都領略到,“大家都抱著同一個願望,那就是共同成就一個環境,為孩子們灌溉藝術養分,形塑全面的人格內涵。”

    在“聲活小戲場”裡,從導演到演員到觀眾,這都是一場對劇場美學的學習與追求,然而,任何的真功夫都不可能一蹴而成,當今劇場裡的年輕演員需要時間與磨練重拾本能,進而有能力駕馭自己的聲音。而身為觀眾的我們,不也需要回歸初心,學會欣賞質樸而真實聲音的演出形式,與劇場產生私密的共振。“聲活小戲場”提供了一個共同尋求更美好未來的空間,演戲者求進步,造空間者也不能停滯不前,觀賞者更要提昇個人鑑賞能力,彼此之間存在著唇齒相依的微妙關係,誰也不能失去誰!

    擅長與空間對話的陳嘉健指出,“聲活小戲場”的宗旨是讓表演者的聲音活起來,使大家重新找回人類本該有的敏銳聆聽本能,以及對聲音最真、最質樸的要求。
    擅長與空間對話的陳嘉健指出,“聲活小戲場”的宗旨是讓表演者的聲音活起來,使大家重新找回人類本該有的敏銳聆聽本能,以及對聲音最真、最質樸的要求。
    能夠擁有一個更佳的表演空間,讓洪繡晴開心不已。
    能夠擁有一個更佳的表演空間,讓洪繡晴開心不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