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鏡‧防甜蜜殺手 斷你走路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西洋鏡‧防甜蜜殺手 斷你走路

    報導:陳筱柔
    圖:有關公司、互聯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腳趾、手部有痲刺感或疼痛?

    疼痛性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可能已經找上門!

    千萬別以為只是小事置之不理,否則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截肢后果!

    漠視疼痛困擾
    糖尿病患恐截肢


    “疼痛”忍一忍就會過去?答案是未必!

    尤其是與糖尿病相關的疼痛性周邊神經病變,小痛不治,不但會演變成劇痛,甚至會造成無可挽回的截肢遺憾!

    我國糖尿病盛行率高居不下,伴隨糖尿病而來的周邊神經病變發生率也隨之與日俱增。根據統計顯示,高達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中,會面對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困擾。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困擾,醫學上稱為疼痛性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是一種最常見的糖尿病並發症之一。

    事實上,糖尿病除了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等大血管病變的風險,也會引發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與周邊神經病變等並發症。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若血糖長期控制不良,就會使周邊神經損傷;嚴重時,恐面臨截肢后果。

    遺憾的是,儘管疼痛性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影響患者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后果,但糖尿病患者卻普遍對它缺乏認識!

    缺乏認知忽視嚴重性

    根據一項由輝瑞制藥公司主導,涵蓋馬來西亞、台灣、香港、菲律賓以及泰國等國家的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平均60%以上患者,不知道糖尿病會導致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患者更會在第一次症狀出現后平均等上1至2年時間(我國患者的等待時間為1.7年)才向醫生反映或咨詢疼痛問題。

    我國除了有高達68%糖尿病患者不知道糖尿病可能引發疼痛性周邊神經病變,也有74%患者擔心必需因此而支付額外的治療成本,55%患者則表示醫生有限的看診時間,讓他們無法解決長期的疼痛問題。

    超過半數的患者表示,疼痛性周邊神經病變會影響睡眠和運動能力並導致焦慮。事實上,參與調查的醫生也坦誠,嚴重或非常嚴重的疼痛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素質。

    另外,調查結果也揭露,大部分醫生在患者主動申訴本身的疼痛問題前,都不會討論與糖尿病有關的疼痛問題。

    由此可見,無論是馬來西亞或亞洲各國,都對於糖尿病引起的疼痛性周邊神經病變認知意識偏低,當務之急是提高民眾認知意識,並確保醫患正視這個不只是“疼痛”而已的嚴重問題!

    患者應每年做相關檢查

    理科大學內分泌科高級顧問拿督瑪法玆醫生(Prof. Dato. Mafauzy Mohamed)指出,隨著糖尿病盛行率提高,糖尿病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在亞洲和馬來西亞都出現了明顯上升的趨勢,因此,及早診斷和及時管理,對於醫生和患者都非常重要。

    “2015年,美國糖尿病協會《臨床實踐建議》提出建議,認為所有患者,都應在確診罹患第II型糖尿病時,以及確診罹患第II型糖尿病的5年后,至少每年接受一次周邊神經病變相關性檢查。”

    “糖尿病患者往往很容易忽略周邊神經病變,並且經常將相關的疼痛症狀誤認為是老化跡象。事實上,四肢部位感到疼痛或麻痺,都有可能是周邊神經病變的徵兆。”

    他坦言,家庭醫生和內科醫生在發現與診斷疼痛性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這方面尤其扮演重要角色,因為他們經常是與糖尿病患者最先接觸的前線人員。

    由於周邊神經病變會導致患者感覺不敏感或消失,因此,患者很可能足部燙傷沒有痛覺,或受傷了也不知道,不但可能引發如糖尿病足等嚴重的併發症,延遲處理和治療,更會增加感染和截肢風險!

    亞洲各國糖尿病患者在疼痛症狀出現后咨詢醫生的等待時間

    20170315diabetes02

    控制血糖有助降低風險

    “管理糖尿病患者的疼痛性周邊神經病變,並非單一性方案,患者需遵從全面的治療計劃,其中包括維持健康的血糖水平、按規定服用藥物(例如:降血糖藥、止痛藥和抗發炎藥等等),以及醫生根據個別患者情況,處方的抗神經病變疼痛的藥物等。適當的壓力管理,也有助於預防疼痛惡化。”

    “最重要的是,一旦出現類似症狀或感覺疼痛,務必與醫生跟進及商討應該如何應對,確保有關的疼痛管理計劃能改善疾病症狀,以及提高整體生活素質。”

    瑪法玆醫生強調,糖尿病引起的疼痛性周邊神經病變,是極為常見的並發症之一,無論是患者或醫護人員都應予以正視,以達到及早發現、及早診斷和及早治療的目標。

    事實上,世界各國的研究都顯示,血糖值的高低,與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生直接相關。因此,血糖控制良好,就可以延緩糖尿病包括周邊神經病變在內的並發症的發生。所以,無論是面對糖尿病或疼痛性周邊神經病變等並發症,積極治療、遵照醫囑、調整良好生活形態和定期運動,仍然是良好控制血糖和降低並發症風險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原則。

    高風險群3大指標

    疼痛性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高風險群三大指標:

    指標1:罹病久--罹患糖尿病越久的患者,疼痛性周邊神經病變的發生率就愈高。

    指標2:未達標--意思是罹患糖尿病期間,患者的血糖控制狀況幾乎未曾達到標準。

    指標3:異常疼痛--下肢或腳部容易出現異常疼痛情況,而且痛感超過半年並沒有改善。

    糖尿病引起疼痛性周邊神經病變常見症狀

    1. 手部和腳部有灼燒、刺痛或像受到電擊般的疼痛,一般在夜間加劇。

    2. 手部和腳部感覺像無數只螞蟻爬過般的不舒服情況。或伴有灼痛和麻木的感覺。

    3. 腳部、腳踝和手部有麻刺感。

    4. 穿鞋或站立時感到疼痛。

    5. 平衡感變差,出現走路不穩、位置感變差等現象。

    20170315diabetes03

    5策略防周邊神經病變

    事實上,良好血糖控制是預防疼痛性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的重要關鍵,患者應該儘量做到不讓神周邊經病變發生,而不是發生后再來治療。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診斷初期,就應確保做到以下5個生活要點,避免或延緩周邊神經病變的發生。

    1.良好的血糖控制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降低周邊神經病變發生的幾率,同時也要盡量避免容易引發周邊神經病變的危險因子(例如:抽煙、酗酒等)

    2.做好手足部位保護

    糖尿病患者要做好手足部位的保護措施,尤其是足部更應儘量避免受刺激、傷害。最簡單的做法是戴手套、穿襪子來保暖、以及穿鞋前先檢查鞋中有否異物等等。另外,最好避免穿尖頭或高跟的鞋子或涼鞋,同時經常檢視足部,以免受傷而未察覺,剪指甲也要小心,避免剪得太深。

    3.適量合理的運動

    適度的散步、伸展運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提升個人健康。也可嘗試局部按摩或溫水浸泡足部等生活護理方案。

    4.藥物治療

    由醫生診斷並根據個別情況給予止痛藥、抗癲癇藥或其他神經痛相關藥物,確保遵照醫囑服用藥物。

    5.定期接受檢查

    除了血糖檢查,糖尿病患者也應定期接受神經傳導或神經學與足部理學檢查,同時確保自己了解糖尿病各種神經病變的症狀,才能早期治療,避免嚴重的並發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