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裔老師為華裔生籌款 幫人從不看膚色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巫裔老師為華裔生籌款 幫人從不看膚色

    莎麗扎娜分享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小故事。
    莎麗扎娜分享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小故事。

    獨家報導:曾欣艷
    (吉隆坡19日訊)為有需要者伸出援手時,就應跨越種族藩篱,愛心老師莎扎麗娜就在“出示父死亡證書求助,巫裔老師幫華裔生籌款”事件中,以行動證明,助人從來就不應有種族或膚色之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原來莎麗扎娜(39歲)早在過去3年,就透過個人面子書貼文,為有需要學生向朋友籌款,只是此前都沒像上述事跡般,引起外界關注及媒體報導。

    莎扎麗娜日前接受《中國報》專訪時說,該事經媒體報導后,卻有一些網友給予負面言論,聲稱她僅幫助友族。

    她加以否認,直言這純屬巧合,她從不選擇性提供協助。

    “我們生活在同一國度,彼此應團結一致,相互扶持與協助。


    “慶幸的是,面子書朋友不曾質疑我為何僅協助友族,且他們提供援助之際也不會加以追問。”

    不理會批評

    莎扎麗娜說,在經歷質疑與謾罵后,如今早已學會不理會外人的批評。

    詢及為何會願意給予學生協助時,她引用伊斯蘭聖訓的一個故事,指一名性工作者餵了一隻非常飢渴的狗喝水,上蒼選擇原諒她,讓她進入天堂。

    “這名從事性工作者的女子因救一隻狗而升天,所以,對我來說,我幫助的是人,有何不可?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我也為人父母,看見孩子沒好的鞋子或衣服上學,同樣會感同身受,所以,我選擇幫助學生。”

    至于提供援助的朋友,莎扎麗娜感謝他們的信任,籌款時總二話不說即伸出援手,唯她強調,只接受來自相識朋友的捐款,不曾接收陌生人的金錢。

    “當然,身為公務員的我也擔心受對付,因此,接獲款項后會給予捐款朋友證明,包括拍照記錄,以給予明確交代。”

    曾為印裔生籌款應急

    莎扎麗娜分享過去曾協助學生的“案例”時說,包括2016年有一名巫裔學生,其父親為某公司總執行長的司機,唯不幸遭遇車禍逝世,而作為永久居民的外籍母親在沒有工作下,仍需撫養4名孩子。

    “隨著這名學生父親逝世,其家庭沒有了經濟來源,家庭也陷入困境。我知道情況后即籌得約3000令吉,讓他們能暫度難關。”

    她透露,另一名受惠學生則是名印裔女學生,她父親患癌逝世,母親為照顧父親而沒法外出工作。

    “在她父親逝世后,家里僅靠父親每月的700令吉社險賠償,以及母親當保母看顧2名孩子的500令吉月薪過活。

    “每月僅以1200令吉收入養活全家,這根本不夠。”

    莎扎麗娜為她籌得1800令吉,盼能解決該名學生家庭的燃眉之急。

    她說,對于有需要協助的學生,希望他們會去找她訴說,而她也會竭盡所能,給予協助。

    感謝朋友信任捐款

    在學校擔任福利老師的莎扎麗娜坦言,校方給予學生協助的資源有限,而她在協助學生度過困境時,主要全靠朋友信任,慷慨解囊。

    “在發現不少學生是孤兒后,我都會詢問朋友,有沒有意願捐款給這些學生,包括提供這批孩子開齋節的青包。”

    提及為該名不願透露身分的華裔生籌款,她說,此前並不認識該名學生,是后者主動向她求助,她在進一步了解情況后,才在面子書貼文尋求友人協助。

    “一名久未聯絡的學院同學聯絡我,在沒詳問受惠學生種族情況下,主動答應捐出1000令吉予該名華裔生。

    “還有,另一名朋友也答應每月給予該學生零用錢,直到2017年年尾。”

    她說,這些朋友其實都已知道受惠學生是華裔,但他們毫不介意。

    對此,莎扎麗娜說,幫助學生從不求回報,也不刻意對外宣傳,且慶幸一路以來,家人對于她的舉動都給予支持。

    “幫助他人我從不求回報,我相信所做的事,都會回報在孩子或家長身上。”

    同事不知感輕鬆
    幫學生是件樂事

    莎扎麗娜說,幫助華裔生籌款的事件雖經媒體報導,但這對她的生活沒有太大影響或改變,且基于學校同事或上司都不是其面子書朋友,因此也不知道她協助學生的種種事跡。

    “同事們不在乎我私下做了些什么,這反而讓我更輕鬆。

    “其實,我幫助學生已有3至4年之久,能夠幫到學生,我感覺很快樂。”

    詢及幫助學生的動力,她說,3至4年前,因在學校發生一些事故,校長把她從早班老師調為午班老師,這其實讓她非常難過。

    “當時,我女兒正值小六檢定考試年,我需要更多時間陪伴和教育她,可惜,我被調至午班,陪伴女兒的時間少了,種種不愉快的事情讓我倍受壓力。

    “機緣巧合下,我發現,幫助學生解困是件令人快樂的事,漸漸的,我也一直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協助,且我會一直這么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