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鏡‧下背痛 知多少?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西洋鏡‧下背痛 知多少?

    奧茲蘭醫生提醒人們平日要多活動,增強肌肉和關節力量,從而更好地預防下背痛和各種健康問題。
    奧茲蘭醫生提醒人們平日要多活動,增強肌肉和關節力量,從而更好地預防下背痛和各種健康問題。

    報導:陳筱柔
    圖:連利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統計顯示,80%以上的人都曾遭遇過下背痛,而且下背痛也是普通診所,與骨科專科門診最常見的問題之一。
    讓人坐立不安、徹夜難眠的下背痛,到底是不是嚴重疾病的警訊?
    疼痛時該怎麼處理?如何才能有效預防下背痛?
    讓骨科兼脊椎和外傷專科顧問,為你精闢分析!/font>

    鷹閣醫療中心骨科兼脊椎和外傷專科顧問奧茲蘭醫生(Dr.Ozlan Izma Bin Muhamed Kamil)強調,大部分的下背痛問題,其實並不會導致嚴重后果,妥善處理的話,甚至會在幾個星期后,逐漸改善或自動康復。他也指出,很多人在面對疼痛或下背痛時,往往會選擇“不活動”或完全進入休息狀態,其實,這樣做復原效果可能更差。

    “長時間不活動,反而容易導致肌肉萎縮退化,進而造成關節僵硬,下背痛復原的效果反而更差。當然,在急性期適當的臥床休息確實有必要,但這並不表示應該完全休息不動。”

    “在患者能夠容忍的情況下,還是應該盡量維持適度的活動。”他提醒下背痛患者應根據個別情況,在專業醫護人員的建議下,適當地活動,才能促進下背痛的康復進度。


    新觀念痛也要動

    下背痛也是老年人常見的問題,面對老年人的疼痛,很多孩子往往會勸阻家中長輩“少活動”或“不要動”,以減少疼痛問題,卻不知道可能會適得其反。

    “即使進入老年,老人家還是應該保持一定的活動量;正確適當的活動,可以幫助他們保持體能,避免加速肌肉關節衰退的速度。因為,我們的肌肉是設計來活動的,不應該長久維持不動。”

    事實上,醫學界近年來倡議“痛也要動”的觀念,而不是過去我們所認為的“痛則不動”的傳統觀念。

    多為良性治療可改善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當然,下背痛的成因很多,從姿勢不良、老化、椎間盤突出,甚至內臟疾病與腫瘤等等,都有可能引發下背痛。因此,醫學上把下背痛成因,粗略分類成“機械性下背痛”與“非機械性下背痛”。

    奧茲蘭醫生表示,這兩大類下背痛中,又以機械性下背痛(例如:外傷、疲勞導致的肌肉拉傷等等)較為常見,佔所有下背痛比例的80%以上;其他非機械性疼痛的成因,則包括了脊椎相關問題(例如:脊椎感染)、風濕性骨關節疾病、腫瘤侵犯,或是腹部臟器疼痛轉移等。

    他指出,大部分下背痛個案,醫生通常會經由詢問病史及進行一些生理性檢查來診斷,必要時會加上X光檢查或磁力共振掃描等檢查,找出原因以擬定治療方案。

    “所幸多數的下背痛其實都是良性的,多半會隨著生活方式調整、減少風險因素及經過專業治療,而逐漸改善或康復。”

    8個致痛風險因素

    奧茲蘭醫生提出了容易引發下背痛的8個風險因素,並呼籲民眾應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這些風險因素。

    1‧缺乏活動量,例如:長時間久坐不動
    2‧長時間呆在電腦前
    3‧運動量不足
    4‧超重
    5‧吸煙
    6‧年齡老化
    7‧疾病因素,例如:關節炎或其他發炎症狀
    8‧生活、工作上經常性彎腰舉起重物

    個別情況手術治療

    雖然大部分下背痛都屬於良性,但奧茲蘭醫生提醒,如果出現以下症狀,應儘速會診醫生找出原因,避免嚴重影響生活或潛伏其他嚴重疾病而不自知,一般可求助普通醫生、骨科、神經科或復健科。

    他分析,一般人出現下背痛,最重要的就是設法緩解症狀並尋求治療,進而預防再發。

    “由藥物、復健與運動等,保守治療來舒緩疼痛。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則可根據個別情況,考慮是否需要進行手術。

    下背痛紅色警訊!

    1.在下背部的地方產生疼痛與僵硬感覺,而且逐漸延伸到臀部或腳,產生麻痺現象。
    2.疼痛有逐漸加劇的現象,甚至伴隨著針刺的疼痛感。
    3.疼痛一直持續存在,並愈來愈嚴重,即使休息也無法緩解,甚至影響睡眠品質。
    4.腿部感覺日漸衰弱或無力。
    5.伴隨發燒、夜晚冒汗和體重減輕現象的下背痛。
    6.跌倒后,背部感到劇痛。
    7.周而復始不斷反复發作的下背部疼痛。
    8.膀胱控制能力受影響,例如:無法排尿。

    預防下背痛5大原則

    1‧避免錯誤姿勢

    站或坐時,都應採用適當姿勢,勿彎腰駝背,不良的姿勢容易造成下背部扭傷。

    2‧維持正確動作

    日常生活中,應採用正確的搬舉技巧,如果物體太重或太大時,不要逞強,應請求他人協助。

    3‧強化肌力

    進行一些讓背部、腹部、髖部和大腿肌肉更為強壯,且柔軟度更好的運動,以減輕或預防下背痛問題。

    4‧從事規律適度的運動

    慢跑、步行、游泳等運動,都可以幫助維持良好體能狀況,同時改善下背痛問題。

    5‧保持適當體重

    體重超重的人,會增加背部肌肉拉傷的幾率。原因在於人體的腰椎會承受身體的重量,太胖或腰部肥肉愈多,腰椎負擔就愈多,背部扭傷的幾率自然越高。

    居家運動減輕疼痛

    運動1:沿牆壁滑動

    站立,背部靠牆,雙腳張開與肩同寬,將身體向下滑動到半蹲姿勢,使膝蓋彎曲約90度,數到5,再緩慢沿著牆壁向上滑動,重複做5次。

    作用:強化背部、髖部和大腿肌肉

    運動2:抬腳運動

    俯臥,將單腳肌肉挺直,並從地面抬高,維持單腳高舉,數到10,然后放回地面,另一腳也做相同動作。兩腳各重複運動5次。

    作用:強化背部和髖部肌肉

    運動3:踢腿運動

    站立在椅背後面,雙手扶著椅背,將單腳向後上方抬高,另一腳則伸直。然後緩慢復位,接著抬高另一腳,再復位。兩腳各重複運動5次。

    作用:強化髖部和背部肌肉

    (資料來源:台灣輝瑞製藥公司官方網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