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儒:「盃」「箇」是啥字?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楊欣儒:「盃」「箇」是啥字?

    小時候看華文報,時常看到標題“默迪卡盃足球賽”,翻查了詞典(當時只有繁體字)才知道那是“杯”的另一種寫法,是“杯”的異體字。而“箇”又是啥字呢?那是“個”的異體字。今天就來談異體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所謂異體字是指音同義同但形(寫法)不同的字體。魯迅小說《孔乙己》筆下的主角孔乙己,提到茴香豆時,說“回”有四個寫法,另外3個就是異體字。其實筆者小時候就經常看到“回”的另外2種寫法:囘囬。

    為了統一字形,方便學習與掃盲,中國文化部與文字改革委員會于1955年發佈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的聯合通知,1956年2月1日在全國實施。該表共793組,1815字,其中被選用的規範字形(也叫選用字)793字,被淘汰的異體字形1022字。以下是一些例子(括號內的為異體字):A背(揹)、豆(荳)、果(菓)、志(誌)、巨(鉅), B.詠(詠)、洩(洩)、秘(祕)、耕(畊)、款(欵)淚(淚),C.個(箇)、拿(拏、挐)、災(災、烖)、煙(菸、煙)。A組沒有部首的字形為規範字,B組為偏旁不同的異體字,C組為完全不同字形的異體字。

    異體字是被淘汰的字形

    作為華文老師,教學是以規範字形為根據,異體字是被淘汰了的字形,不宜教導學生。關于學生的姓名,有些家長堅持要用異體字,造成老師行政工作上的不便,例如叫“姍詠”,家長因為相信姓名學,堅持孩子要寫成“姍詠”。更離譜的是“詠”的部首“言”卻簡化成“讠”,寫成“讠永”,而這個字電腦裡的字庫根本就沒有。


    台灣教育部于1988年(民國八十七年)發佈了《國字標準字體細明體母稿》與《國字標準字體方體母稿》,確定了4808字、次常用字6343字、罕用字3986字、異體字2820字號附錄字412字。有趣的是中國發佈的規範字形,台灣卻收錄為異體字;中國視為異體字的,台灣卻接受為正體字(規範字形)。例如大陸規範的字形“災”“淚”“煙”“癒”,台灣卻列為異體字;大陸視為異體字的“災”“淚”“菸”“癒”,台灣卻接受為規範字形。這種字形的差異是兩岸文化和學術交流的絆腳石。

    如果是音同義和形不同,就不算是異體字,例如“輝”和“暉”,前者指閃耀的光彩,照耀;后者指陽光。要確定是否異體字,詞典能告訴你們。詞典收字,括號裡的字有的是繁體字、舊字形和異體字。(“舊字形”將另文專述。)

    出版界與媒體應該注意,避免使用已經被淘汰了異體字。以下為華人社團經常看到的異體字(括號裡的字):僥倖(倖)、匆匆(怱怱)、侄(姪)兒、周(週)會、公佈(佈)、山脈(脈)、記敘(敘)、攜(攜)帶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