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無不言‧郭史光宏:班級共讀的時間,哪裡來?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師無不言‧郭史光宏:班級共讀的時間,哪裡來?

    “都說教師不自由,可我覺得,自由從來不是自上而下賜予的,自由從來是憑信念和意志自下而上爭取到的,自由的程度從來都取決于我們堅守正道、向善向美的信念和信心!我們是教師,長年累月,我們教育孩子要有理想、有追求,要樹雄心、立大志,認準目標不屈不撓!要學司馬遷、要學霍金、要學海倫凱勒,要向阿炳那樣在黑暗和困苦中追求光明和幸福!如果我們說的一切,竟然自己一句都不相信,一點兒都不能做到,我們怎能當起教師的名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中國語文名師薛瑞萍

    班級共讀的意義與價值,我在前幾篇文章有所闡述,不少老師也都認同。然而,理想很美感,現實太骨感,很多老師還在猶豫,仍在彷徨。課本,不用教嗎?作業,不用趕嗎?考試,不用備嗎?一周十節的華文課,300分鐘,似乎一直在疲于奔命,永遠不夠用。

    我是一位華小老師,教華文,身在其中。老師們的焦慮與擔憂,我感同身受。我也要教課本,也得趕作業,也需應付一堆有的沒的瑣碎任務。儘管如此,我依然堅持每週給學生講至少一個故事、進行一次持續默讀,每年與學生共讀至少四本書,而且用的都是課內時間。

    時間,哪裡來?我是這麼做的。


    首先,將必須完成的任務,比如:課本、作業、練習,通通攤開,仔細閱讀。寫得好的課文、值得做的作業、有意思的習題,那就用心對待;不怎麼樣的課文、可有可無的作業、不知所云的習題,不妨蜻蜓點水。分出輕重緩急,可提升教學效率,還能省出教學時間,把精力花在刀口上。一周只要能省出一兩節課,共讀就有了可能。

    低年級,不妨每天撥出五分鐘,給學生大聲朗讀一本書。日積月累,一個月下來,一本書就讀完了。在大家都聽過讀過的基礎上,再用省下來的一兩節課,進行討論與深度交流。《一年級鮮事多》、《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格林童話》,就是用這樣的方式讀完的。

    高年級,可每週安排一節持續默讀課,讓學生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逐步讀完一本書。接著,再用省下來的一兩節課,進行班級讀書會。《一百條裙子》、《俄羅斯娃娃的秘密》、《毛毛》,就是用這樣的方式讀下的。

    把話題拉遠一些,退一百步想:教學的目的何在?教師的意義何在?難道把課本教完、把作業趕完、把分數提高,就功德圓滿了?學生的語文水平就提高了?當初選擇當老師,圖的就是這個?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說:“教育即生長。”用中國人的話說,大概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說到底,教育的對象,不是課本,不是作業,不是考試,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任何教材,任何活動,都是面向學生的。只要能讓學生健康成長,就是好的教育。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如此想來,班級共讀還會沒有時間嗎?

    一個長大了的兒童,愛思考的教師。期望能在浮躁的世道,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