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以勒:卡巴星封神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張以勒:卡巴星封神

    備受敬仰的行動黨已故主席卡巴星(1940~2014),被擁有60余年歷史的安順天峰宮安為神明,以“拿督加巴星”之名供奉,讓善信膜拜。卡巴星“封神”,頓時成了城中佳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這尊“拿督加巴星”的造型,著黑西裝,打領帶,腳下踩著虎皮,不失其生前“日落洞之虎”的威嚴。

    地方賢達、國家偉人等對社會有巨大貢獻的人士,在死后被尊奉為神明,受人膜拜,這在華人民間傳統信仰中,本來就是教化系統的機制之一部分,早已有許多先例。道教和華人民間信仰世界裡的許多神明,其原型其實都是人,在死后經由“封神機制”,由人轉化為神。

    而非華族人氏在華人民間信仰中被升格為神,在馬來西亞也並非新鮮事。本地拿督公的崇拜,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一般認為,馬來西亞的拿督公崇拜源于兩種信仰系統的結合與融匯,第一是華人先祖下南洋時從中國引入的土地神崇拜,第二則是本土馬來人土著的原始泛靈崇拜。


    原始信仰被華族吸收

    中國人或華人的土地神崇拜源遠流長,至今在中港台仍是民間極為普遍的信仰,“土地公”是土地神的通俗稱謂。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人社會,土地神崇拜同樣擁有許多信眾。在馬新兩地或東南亞其它華人/華僑聚居點,土地神的形式或名稱一般上包括大伯公、社稷、后土、地主、唐蕃地主,以及拿督公等。

    在興都教、伊斯蘭在東南亞地區興起和傳播之前,本地馬來土著社會和世界上許多部落族群一樣,盛行的是原始泛靈信仰。馬來土著原始泛靈信仰的內容包括對地方守護神的信仰和崇拜,守護神所在地稱為“聖跡”(Keramat),如德高望重的老人死后埋葬的墳墓,或者老樹、巨石、蟻坵等大自然之物。

    當伊斯蘭在馬來土著社會中居于主導地位后,原始泛靈信仰已沒落。但經過華人民間信仰的吸收、改造和轉化,與中國傳統土地神崇拜融會貫通,形成了今天馬來西亞華人民間的拿督公崇拜。而拿督公的一般造型,仍保留馬來土著甚至穆斯林的形象,如穿著沙籠、手握馬來劍、頭戴宋谷帽等特徵。祭拜拿督公的供品包括鮮花、檳榔、栳葉、煙草、鮮果與蜡燭等等,也禁用豬肉拜祭。

    融合華巫兩種身分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上面提到的“唐蕃地主”其實就是唐地主和蕃地主的合稱。唐地主,就是華人地主公,或直稱地主公;蕃地主,就是非華人地主公,也就是拿督公。

    砂勞越詩巫市的永安亭大伯公廟,建于19世紀末期,是詩巫人的公廟。廟前有一棵大樹,樹下有拿督公壇,壇上有三個塑像——馬來人造型的神像居中,兩側者則是華人和印裔穆斯林造型的神像。這座神壇的佈局,充分展現本地華人唐蕃地主崇拜的特色。

    單看拿督公這個名字,就說明了華巫兩種文化身分認同的融合——“拿督”是馬來文datuk的音譯,而“公”就是純粹的中文詞彙。

    Datuk和公的意義幾乎完全一樣:第一,祖父的稱謂;第二,對德高望重、有智慧的老者或長者的稱謂;第三,Datuk是馬來王國封臣、長老、酋長或貴族的稱謂,而“公”同樣是中國封建王朝時期的傳統封爵,即公、侯、伯、子、男當中的一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