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儒:“口天”就是“吴”嗎?(上)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楊欣儒:“口天”就是“吴”嗎?(上)

    我們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姓氏時,通常用拆字法來說明,避免對方誤解,例如“弓長”是“張”,“立早”是“章”,“木易”是“楊”。那么,“口天”是“吳”姓嗎?這裡涉及新舊字形問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秦始皇對中國文化的其中一個貢獻是“書同文”,就是統一了當時各國不同寫法的漢字。然而由于時代的變遷,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同一個漢字的寫法不斷湧現。中國解放過后,有關當局積極推行漢字的改革工作,其中一個是廢除異體字,本欄已經在4月21日(《“盃”“箇”是啥字?》)討論過了。現在談新舊字形問題。

    新字形是相對于舊的印刷字形而言。1965年中國文化部與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公佈了《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6196個字)和關于統一漢字字形的聯合通知。1988年,國家語委和新聞出版署又聯合發佈了《現代漢語通用字表》(7000字),該表是在《印刷通用字表》的基礎上制定的,發佈后,印刷通用字字形即以《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為準。

    筆劃和筆勢便於橫寫

    新字形的特點是:


    (1)印刷體力求與手寫體一致,例如“教”,舊字形是“敎”,開頭的部件是“乂”,不是“十”。

    (2)筆劃和筆勢盡量便于橫寫,例如“呈”的第四筆是橫,舊字形是撇。

    (3)筆劃省減,例如“呂”(6筆)的舊字形是兩個口中間多一小撇“呂”(7筆);“郎”“朗”的左下角是點,舊字形是乂;“奧”(12筆)的舊字形的第四筆是撇,多了一筆,寫成“奧”(13筆);“奐”(7筆)的舊字形是“奐”(9筆)。“巨”(3筆),第二筆是豎折橫,舊字形4筆,第二和第三筆是豎和橫。“印”有5筆,第二筆是豎提,舊字形的第二號第三筆是豎和提,6筆。以“開”(4筆)作為部件的舊字形“幵”是6筆,例如新字形的“形”“研”“並”。部首草字頭“廾”舊字形是“十十”。例如“花”。

    (4)筆劃連接,例如“象”是11畫,第六筆是長撇,舊字形12劃,第五筆是豎,不連接下面的撇。“差”和“養”是9劃,第六筆是長撇,舊字形是10劃,第五筆的豎沒有穿過第三橫。

    (5)筆劃延伸,例如“角”的最后一筆豎穿過第二橫,舊字形的最后一筆停在第二橫。“丑”舊字形的第三筆穿過第二筆的橫折。“另”的舊字形“叧”,口字下是“刀”不是“力”。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6)調整部位,例如感”是上下結構的字,舊字形的“心”在裡面,是半包圍結構的字;“盛”上下結構,舊字形也是半包圍的字,“皿”在裡面。

    (7)整體結構調整,例如為了方便橫寫,上下結構的“峯”和“羣”改為左右結構的“峰”和“群”。“默”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黑”,右邊是“犬”,舊字形“黙”,是上下結構的字,下面是四點水。

    (8)豎鉤改為豎,例如“不”的舊字形第三筆豎鉤,“朱”舊字形的第四筆是豎鉤。(下週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