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佩妮:媽祖都飛天了,你還不轉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余佩妮:媽祖都飛天了,你還不轉型?

    最近有個神聖和莊嚴得來,又有趣味的新聞,引得國內外媒體爭相報導,包括英國廣播公司(BBC)也詳細講解其過程和背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這個新聞就是“林默坐商務艙從中國遠途來馬”。一個人坐飛機來馬來西亞有什么特別?特別在于這個“林默”不是人,而是受人敬仰“媽祖”神;代表神祗的神像也要坐飛機越洋來馬,隨機者還有耳熟能詳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不食人間煙火的神都下凡來,走過和做過與凡人一樣的事,神也要有國際護照過海關、有登機證、綁安全帶才可過海關,不少人看了新聞后都以趣聞看待,尤其是非此宗教信仰者。

    這已不是一場宗教盛宴,引來的是大家熱切討論當中細節,身旁就有人先是戲言討論“媽祖”、千里眼和順風耳的素食飛機餐,后談及眾神是否享受了商務艙特有的服務(很多無經濟能力者都享往商務艙的特別服務)。

    以新點子傳承文化


    再談下去,大家都忍不住尋找“林默”的背景和資料,最后,這不再是可以說笑的趣聞,而要談的是崇尚“立德行善大愛精神”的宗教,大家對“媽祖”有更進一步瞭解,達到了主辦當局的原意和宗旨,即是以“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來促進文化傳承。

    這次當局成功以新穎和特別的點子和處理方式,來達到傳達傳統宗教真正意義和精神的目的,確可作為我國一些組織和華團的學習對象,傳承文化未必要以傳統方式來進行和推廣,一個小小的點子和細節,可能就有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和成果。

    國內各類華團組織多如恆河沙數,但年輕人卻對加入社團組織興致缺缺,尤其是宗鄉團體的青年團,更面對難招人入會情況,以致許多社團面對青黃不接局面,這與華團給人老舊和沉悶的刻板印象有關。

    本地華團搞活動一向主要以晚宴形式進行,各項活動沒有與時並進,吸引不到年輕人去瞭解血緣性和地緣性的團體和成立背景(基于業緣性團體有其商業和經濟考量,確還有年輕一代加入成為會員),令這類華團日漸走入老人鄉團,無以為繼的窘境。

    時代變遷,華團和鄉團轉型勢在必行,但轉型要到位,而不是口說轉型卻為了保留傳統仍故步自封,不願脫離一直以來的經營和傳統管理方式,這只會令年輕一代敬而遠之。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