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勢堂‧逆風中的承諾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架勢堂‧逆風中的承諾

    20170911moradabad01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特約:子若
    圖:子若、大馬宣明會提供
    架勢人物:世界宣明會印度莫拉達巴(Moradabad)社區發展計劃經理魯本朝翰(Ruben Chauhan)

    生命縱有逆風,承諾卻不曾被吹走!

    行走在古文明大國四月間逾攝氏四十度的逼人熱氣裡,《架勢堂》特約作者子若隨著印度世界宣明會團隊來到離首都新德里(New Delhi)170公里外的莫拉達巴(Moradabad),在偏鄉曠野裡直擊荒涼裡的溫暖、艱難中的堅強、童眼裡的世界,見證生命逆風中的承諾,如何讓人長出了希望!

    愛,勝于一切 把幸福送往遠方


    這趟印度探訪之行之所以成行,不得不提2016年3月那一場與世界宣明會(簡稱宣明會)創辦人鮑伯皮爾斯牧師博士(Rev. Dr. Bob Pierce)女兒瑪麗莉(Marilee Pierce Dunker)不期而遇的面對面聊訪……

    當時,在馬來西亞世界宣明會的安排下,我得以和瑪麗莉會面。在那次訪談中,獲知瑪麗莉因為父親創造了這個把希望帶往全世界的人道救援組織,讓她明白,哪怕我們活在一個支離破碎的世界,心裡從來不認為有絕望的存在,人們的愛遠勝一切,只要願意伸出援手,每一個人都有能力讓孩子與幸福靠攏多一步,而宣明會願意代勞,把幸福送往該去的地方!

    父親最常對她說過的一句話是:“儘管我們無法對所有人付出一切,卻可以為一些人付出一點一滴,只要是妳能做到的,就去做吧!”結果,她從一個家庭主婦蛻變為宣明會的兒童權益大使,把足跡留在地球上許多面臨絕望的地帶。

    她把一則則既悲催卻又觸動人心的所見所聞,說給我聽,這些事、那些事看似離我很遙遠,偏偏都發生在我們同住的一個星球上,我把她說的都聽進心坎裡去了,有的化作淚水在眼眶裡打轉。那個當下,我暗地裡對自己說:假如有機會,一定要去親眼目睹這群有愛的有心人,在地球某個角落做的某些事。

    魯本(左)與他的隊友尼迪斯(Nitesh Singh)給我們解說在聖拉村莊進行的太陽發電系統計劃,后者是印度宣明會的策略聯盟與監管協調員,同時也在此行擔任咱們的翻譯員。
    魯本(左)與他的隊友尼迪斯(Nitesh Singh)給我們解說在聖拉村莊進行的太陽發電系統計劃,后者是印度宣明會的策略聯盟與監管協調員,同時也在此行擔任咱們的翻譯員。

    風塵僕僕,往莫拉達巴奔去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距離此番會面逾365天后,我終于從吉隆坡出發飛抵印度的首都新德里,這還是我第一次踏上這片古文明大國的遼闊土地上,在大馬與印度宣明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我們一行人從新德里乘車再出發。

    車子駛上往東部的高速大道,經過大大小小熱鬧與荒涼皆有的城鎮跟村落,數個小時以后,我們終于到了距離新德里約170公里以外位于北方邦烏塔普拉德什(Uttar Pradesh)的莫拉達巴,在我們下榻的酒店旁,除了橫跨而過的高速大道,週遭幾乎是陳舊敗絮的景觀。

    此番印度之旅的同行者,還有該組織的“200天改6000個生命故事”兒童助養計劃代言人葉劍鋒,他最廣為人知的身分是新聞主播兼主持人,同時也是宣明會兒童助養人之一,此行的其中一個行程正是探訪其助養童克麗達(Krita)。

    由于抵達時間已近傍晚,探訪行程只能留到隔天才進行了,這天夜裡,心情難免有點緊張跟迫不急待,因為不曉得沿途會看到怎樣的景致、聽到的又是什麼故事?

    莫拉達巴的民間生活情景。
    莫拉達巴的民間生活情景。

    用行動,建立彼此信任

    翌日,大夥兒起個了個大早,我們一行人首先到宣明會在莫拉達巴社區的辦事處,它就置身在一座位于鬧市大街旁的舊建築物,出來迎接我們的是莫拉達巴社區發展計劃經理魯本朝翰本人,還有在他領導下的十人團隊隊員。

    在后來跟魯本的聊天裡,我得知他在成為印度宣明會一分子之前,原來是一名執教鞭的物理老師。在某年夏天的假期裡,他因為有空檔而參與了宣明會通過教會發起的一項災難救援計劃,他自動報名當起義務工作者。

    身在印度東部奧裡薩邦(Orissa)的他,在短短一個月裡有了不同于平常的體驗,這個經歷甚至改變了他后來的生命軌跡。他對宣明會有了深入瞭解,他說,“這裡的人很好,計劃也對老百姓有助益。”當救援計劃結束,他重返工作崗位后,馬上就投書申請加入宣明會這個大家庭。

    他很快接到上班通知,首個職位是從實地工作者開始做起。爾后,在不同部門效勞過,從而吸取不少經驗。直至2010年,被擢升為社區發展計劃經理,“自此之后,我就來到了莫拉達巴。”

    在這個起早的見面會裡,魯本先是向我們解說莫拉達巴社區發展計劃的現狀,他披露,這個計劃涵蓋了森珀爾(Sambhal)縣內的28個鄉村,此地帶的經濟活動以農業耕作為主,老百姓從事的職業有日薪勞動者、農業工人、磚窯工人等等。

    當他初到此地時,擺在眼前的挑戰有二,那就是由于當地處于偏遠地帶,一切基本設施皆因陋就簡;其二,他們的遠道而來也引起當地居民的質疑,認為他們別有居心。但古語有云:“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更何況,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建立在行動而非言語。

    在位于森珀爾縣Hallu Sari的辦公室裡,魯本親自針對莫拉達巴,給我們詳盡的解說。
    在位于森珀爾縣Hallu Sari的辦公室裡,魯本親自針對莫拉達巴,給我們詳盡的解說。

    籌措長遠計劃 改良枯田瘦地

    在接著下來的數天,我們跟著魯本走一趟他們走過的地方,看他們做過的事跡。從2010年開始推行的莫拉達巴社區發展計劃,是一個預計長達15年的長遠計劃,對象為散落在各個村莊的4萬2000名村民,當地村民有七十巴仙是興都教徒,其餘卅巴仙為穆斯林。目前,此計劃已進入第七年的第二階段(Phase 2),在社區的推動開始見到成果。

    基本上,宣明會每到一個地方,都與夥伴的方式跟當地居民合作,由該組織提供有效的方案,再由當地居民執行,宣明會的工作人員則扮演支援角色,一旦計劃獲得全面落實,當地居民有了自理自管能力,整個宣明會團隊就會撤出轉往下一個地點。

    灰朦朦,沙塵滾滾

    這個操作模式跟我們常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如出一轍。在此趟隨團探訪中,我得以看到涵蓋面非常廣而涉及村民方方面面的提昇個案,其中有太陽能發電系統、輔導教學中心、公民之聲與行動、經濟發展支援、水源和衛生計劃,以及緊急營養成長管理計劃。

    在聆聽過魯本精細明確的報告后,跟著大夥兒啟程出發到第一天要到的其中兩個村莊─聖拉(Semla)與普裡特維普爾(Prithvipur),我們分成數個隊伍前往目的地,有的乘坐車子、有的坐摩哆,從一個村莊走到毗連著的另一個村莊的方式穿行,車在路上時而快而慢的行走。

    有的時候,一大片的農耕地在眼前開展,甚有一望無際的廣闊感,只是遼闊中卻帶有一絲絲揪心的蒼涼。由于旱天連連,以致觸目所及的景象多半是枯田瘦地,難以望見綠油油。無論如何,當地村民主要是以種植麥、稻米、馬鈴薯、薄荷葉等為生。

    從車窗看出去,景色往往是一片灰朦朦,除了沙塵滾滾的原因,也因為這個四月天高掛在頭頂上的是偌大艷陽,每天中午以后的溫度超過攝氏四十度是稀髮平常的事,灼膚的熱度令人大喊吃不消;為免中暑,我唯有把原本用來抹掉汗水的面巾弄濕,然后蓋在頭頂上,再不然就是戴上草帽,也管不著能否起到作用,總好過毫無防範措施。

    一路上有成群結隊的牛馬慢行而過,還有川流不息的摩哆、人力車、大小羅裡、行人,街上總是熙熙攘攘!初報到者如我,必須在最快的時間內,習慣此起彼落的喇叭聲,還有雜亂無章的街景。說實在,這就是印度的特色之一,既來之則安之,重點是,生命本平等,每個人都有其生存之道,沒有誰比誰更高尚!

    一大片農耕地在眼前豁然開展出來,遼闊中看到一絲蒼涼,只是點點綠意燃起了生命之光!
    一大片農耕地在眼前豁然開展出來,遼闊中看到一絲蒼涼,只是點點綠意燃起了生命之光!

    供電薄弱,夜裡一片黑!

    在這個古文明大國,每天每個角落都有好多生活故事處于搬演和散場的狀態,老天爺給了一些又不給一些,恰恰如此,在他們的故事裡頭,全都是堅韌生命力培養出一套境不轉心轉的生存道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皆然!

    我們的車子穿過一片農耕地轉入狹小擁擠的巷子,隨之置身在聖拉村莊裡的一間磚造小房子,走進小房子,除了牆面漆上醒目的綠色,裡頭就只有極簡陳設。當天,小房子裡坐滿了當地村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門窗外亦站了不少人在張望跟圍觀,可能難得有遠方的客人到村裡來,大家都抱著好奇心而來了;這裡的村民都非常熱情好客,是一群比我們都懂得樂天知命的人。

    在他們的生活裡,每天睜開眼睛都是挑戰,哪怕是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生活基本需求。在莫拉達巴,許多村莊都面對基本建設和設施薄弱的狀況,其中一個就是電供問題,“雖然有些村莊設有電線,電源輸出卻不規律,有的村莊電供中斷長達一個星期是常有所聞的事。”這個電源不穩定的狀況,受影響的是婦女與孩子。

    在第一天裡,當我以為“鑿壁偷光”只有在遙遠科學不先進的年代才會發生的事之時,處于廿一世紀的今天,這個地球上仍有一群人在暗夜裡得不到光源,而有可能錯失了生命中寶貴的東西。

    過去,他們必須跟暮色進行賽跑,一旦夜色降臨,意味著他們無法獲得照明,也等于說婦女無法做家務,孩子也不能做家課和溫習功課;雖然家家戶戶都有煤油燈,但它會散發油膩的黑煙,進而影響孩子們的健康。

    鬧鐘告訴人們光明時間到了!

    這種情況對在地孩子們的教育進展造成莫大阻撓,有的因此跟不上學習進度導致成績不佳,甚至面臨退學的結果。縱使生命有逆風,始終人間有愛,讓人懷著希望!為了改善這情況,魯本透露,宣明會與當地的社群合作,通過太陽能發電系統提供電力以改善兒童的學習環境。

    后來,我們齊齊走出小房子,走到它頂樓的平面屋頂上,在那裡,其實安置了兩片藍色太陽能模塊。魯本指出,這個裝置將自太陽能板產生直流電流,並將之儲存在充電池中,每天在傍晚7時至11時和清晨3時至5時的固定時間內,這些電池直接讓有裝上太陽能電燈的家庭亮起來!

    目前,該村莊有40戶家庭受惠,而現時所採用的太陽能板獲得銷售方給予五年保用期;為了讓計劃持續進行下去,每個家庭必須繳付一筆十盧比(約70仙)的微薄月費,再由受惠家庭組成的鄉村發展委員會管理這筆錢。一旦過了保用期,這筆儲備金將用作維修費用。

    魯本說:“它的操作像鬧鐘。”只不過,這個鬧鐘不告訴人們時間,而是光來的時間!有了正常且穩定的電供,這意味著孩子現在在天黑以后可以做/溫習功課了;暗夜不再暗,太陽能發電系統讓孩子的生活裡有光,不光是如此,它還讓孩子的生命見到了曙光!

    改變孩子命運,從行動開始!
    改變孩子命運,從行動開始!

    採訪手記:獨有印式迎賓禮

    在與聖拉的村民進行交流之前,村民派了不同少年輪番站出來,給我們每個人都掛上用鮮花編綴而成的花環。據知,這是印度人迎接尊貴或遠方客人的一種禮儀,這也是對客人的一份尊敬。這個儀式在后來我們每到一處都進行一次。不同花環採用不同色彩的鮮花,不僅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同時還散發不同香氣,這花環成了最天然的裝飾物和香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