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紙袋製成的“八月十五”,特顯中秋佳節的到來。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用紙袋製成的“八月十五”,特顯中秋佳節的到來。

    用紙袋制成的“八月十五”,特顯中秋佳節的到來。
    用紙袋制成的“八月十五”,特顯中秋佳節的到來。

    獨家報導:侯愛玲
    獨家攝影:黃敬疄
    (怡保28日訊)手制環保燈籠,傳承傳統中華文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1年前,首次為9歲兒子制作環保燈籠參加比賽后,自此對制作環保燈籠產生興趣,多年來,每逢中秋佳節就會開始制作環保燈籠,希望讓年輕一輩了解制作燈籠的手藝,一同傳承傳統中華文化。

    來自霹靂甲板新村的曾慶發(64歲),一直以來利用再循環物品,如礦泉水瓶、工業廢料及紙盒等,制作獨一無二的環保燈籠,除了為興趣,也希望將這門手藝傳給下一代。

    “21年前,我從未接觸過手制環保燈籠,為了協助兒子完成比賽,制作了第一個燈籠,也慶幸該作品得獎,給了我鼓勵和動力,讓我繼續創作。”

    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以前小時候家境不好,許多東西都是省吃省用,也因如此,造成了他天生節儉,廢物利用的性格。


    讀報章獲取靈感

    他披露,他曾前往巴剎及花園撿材料,若不是逼不得已,找不到材料,絕對不會花錢購買。

    “制作環保燈籠所用的材料都是可再循環的物品,一些民眾透過報章得知我會制作環保燈籠,都會送上材料給我,如一些塑料桶或紙盒等,讓我有足夠材料制作燈籠。”

    他告知,一直以來,他都靠自己鉆研及設計燈籠,很多時候都是透過閱讀報章或書籍等獲取靈感,提升自己的手藝及創作。

    “在制作環保燈籠的道路上,透過不斷制作,提升我的手藝,同時我也參加許多燈籠制作比賽,參考別人的作品,希望能設計出特別的環保燈籠。”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切割考功夫不能過度用力

    曾慶發說,制作環保傳統燈籠最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在進行切割動作時,必須非常小心,若一不小心就會弄傷自己。

    他說,每一次的切割都很考功力,除了需自我小心,更需在切割時拿捏好力度,避免力度過大,切毀作品。

    “一般上,我都會在中秋節前3個月開始籌備制作,當中包括準備材料及構思造型等,制作一個普通的燈籠需花一星期時間完成。”

    他告知,他曾于2013年參加過由《中國報》舉辦的中秋活動,並以“一帆風順,載滿而歸”的環保燈籠獲得亞軍,至今,他還完整保存該作品。

    “其實,我都會保存我所制作的作品,若一些作品面積過大,存放空間不足,我就會拆掉有關作品。”

    盼栽培接班人傳承手藝

    “如果有機會,希望可以栽培接班人,傳承制作環保燈籠的手藝。”

    曾慶發說,目前一些民眾會找他指導制作參加比賽,他希望有更多人學習制作,讓制作傳統燈籠的手藝不會失傳。

    “雖然我有3名兒子,但只有大兒子對制作環保燈籠有少許興趣,只要有任何比賽,他都會讓我知道,或會為我報名參賽。”

    他說,除了制作環保燈籠,每逢農曆新年時,他也會以紅包封制作一些新年吊飾,讓家里充滿濃濃的新年氣息。

    單靠一眼製作費力

    11年前因工作意外失去一隻眼睛的視力,加上制作燈籠很費眼力,因此曾慶發每天制作燈籠的時間也不能過長。

    他披露,他之前為鐵匠,但因工作意外失去了一隻眼睛的視力,自此他就無法工作,並把時間都用于制作燈籠。

    “以前只要我一有靈感,我就會制作燈籠到三更半夜,但如今會給自己足夠的休息時間,避免傷到眼睛。”

    他坦言,有時靈感到來,他還是會花至少6至7小時的時間制作燈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