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無不言‧郭史光宏——批判考試的背后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師無不言‧郭史光宏——批判考試的背后

    “總結性評價又稱事后評價,是指在教學活動告一段落時,為把握活動最終效果而進行的評價。總結性評價注重的是教與學的結果,藉以對被評價者所取得的成果作出全面鑒定、區分等級,並對整個教學方案的有效性作出評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中國教育技術學者何克抗教授

    又到考試的季節。小六檢定考試(UPSR)才過,網上已風聲鶴唳,一片批判之聲。大家都說,華文理解的考題太難,“考官何必刁難考生”“華人何苦為難華人”。尤有甚者,更把厭學、棄考歸咎于此,似乎考試局就是萬惡之源。

    眾生喧嘩之際,不妨冷靜想想:考題,真的那麼難?考題,不該那麼難?

    先談第一個問題。


    說考題難,一般有兩種原因:一、看過考卷,嘗試作答,對自己的答案沒有把握;二、身邊同事朋友都說難,于是人云亦云,也跟著覺得難。這樣的判斷,很多時候只是一種情緒反應,不能準確反映客觀現實。我們只能說,考題感覺上很難,實際上未必如此。

    那麼,要如何客觀鑒定考題的難易?

    從測驗原理來說,考題的難易度,視考生的作答情況而定。大部分人答對,代表容易;大部分人答錯,代表困難。考題是易是難,完全取決于考生表現,而不是由某個專家或你我說了算。

    按照標準作業程序,考題在初步擬定后,必須拿到各個學校進行前導試驗(pilot test),確認考題的難度,確保有效可信。經過反覆修訂,再依據試卷的格式和難易比例進行配置。我們今天看到的考卷,正是經歷了如此複雜而嚴謹的過程后的結果。

    再談第二個問題。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考題應該簡單或困難,其實是個偽問題。不妨回歸測評的本質。簡單來說,測評分為形成性測評(formative assessment)與總結性測評(summative assessment)。前者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展與表現,后者評估學生在某個學習階段后的知識與能力。

    小六檢定考試屬于總結性測評,目的在于評估學生在六年小學階段后達到的水平。一份理想的總結性測評試卷,要能準確區分學生程度,測出真實水平。換句話說,就是讓水平高的學生得高分,讓水平低的學生得低分。

    若試卷中全是簡單考題,無法測出真正優秀的學生;若試卷中儘是艱難考題,則無法區分出中等和偏弱的學生。從測評專業出發,一份理想的總結性測評試卷,肯定包含了難、中、易三種程度的考題,並按合理的比例進行配置。帶著這樣的眼光來看今年的UPSR試卷,能否讓我們少一分情緒,多一分理性呢?

    任何一份試卷,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瑕的。還有很多部分,值得我們關注與探討。比如:試題的整體指向,是否符合學科的核心精神?篇章的選擇,是否契合兒童的思維情感?理解題的設置,是否抓住了篇章的精華所在?

    考試的發展與進步,需要監督,需要批評。多一分冷靜與同理,多一分思考與專業,我們的關注與關懷,能帶來更大的反思與促進。

    一個長大了的兒童,愛思考的教師。期望能在浮躁的世道,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