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說第一句話 31歲成特殊奧運雙料選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9歲說第一句話 31歲成特殊奧運雙料選手

    母親朱莉婭(左)與女兒伊莉莎(右)合照。(受訪者提供)
    母親朱莉婭(左)與女兒伊莉莎(右)合照。(受訪者提供)

    出生時因為缺氧而大腦受損,無法說話和行走,所幸媽媽從來不放棄,一直背著女兒做復健,最終女兒8歲學會走路,9歲開口說第一句話,如今31歲成為特殊奧運保齡球和羽毛球選手。

    伊莉莎今年31歲,心智卻停留在5歲左右。

    母親朱莉婭(60歲,兼職行銷員)受訪時坦言,當初知道女兒可能一輩子都不能說話和行走,必須長時間臥床,對夫婦倆是一大打擊。

    “我當時都傻住了,不知道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但我知道身為媽媽,我不可以放棄,便在伊莉莎一歲時,辭去工作,專心照顧她。”

    朱莉婭說,帶著女兒去做復健,過程並不簡單,經常必須面對陌生人的白眼。

    “直到女兒8歲,我都是抱著她搭巴士去做復健,車上的人有時會對我們指指點點,好像不明白為什麼女兒這麼大了,還要媽媽背。”

    但這些努力並沒有白費,女兒在媽媽的堅持下,終於在8歲時,慢慢學會爬行和走路。

    “醫生說,伊莉莎能走是一個奇跡,我看到她每天的進步,讓我覺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茱莉婭還說,她也會讓女兒每天做舌頭練習,讓她學習發音,最終女兒在9歲時,第一次發聲叫“Dada”。

    她說,當一個特殊需要者的家長並不容易,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放棄,因為她堅信,只要肯堅持努力,一定會有回報。

    如今最讓茱莉婭感到欣慰的是,經過這些年的努力,伊莉莎成為了特殊奧運選手。

    “這是我做夢都沒有想到的,她的成就真的讓我們引以為傲。”

    母親希望女兒與外界接觸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特殊需求“孩童”經常被迫“宅”在家中,母親希望有更多人,為智障群體提供機會,安排更多活動或工作,豐富他們的人生。

    朱莉婭說,女兒在18歲以前一直都在新加坡智障人士福利促進會(MINDS)屬下的學校上課。

    “她在學校學習到很多生活常識,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個管道,讓她們能與外界接觸。”

    但她感歎,學校只收18歲以下的學生,其他許多協助特殊需求兒童的慈善組織,也有相似的年齡限制。

    “18歲以後,女兒可以去的地方縮小了,除非她們出來社會工作,但這類機會並不多。”

    朱莉婭說,她好不容易才讓女兒申請到一個簡單的包裝工作。

    她感慨地說,偶爾還是會有人,用歧視的眼光對待智障人士,她希望公眾能給予更多包容。

    “我希望有更多企業會挺身而出,讓智障人士可以有機會做一些不需要太多高技術含量的工作。我相信只要有適當的培訓,以及耐心指導,她們一定可以學習獨立,憑自己的能力賺點錢,活出屬於她們的精彩生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