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愛精神感召 印裔清道夫當環保義工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慈濟大愛精神感召 印裔清道夫當環保義工

    山迪藍(左2起)將回收到的垃圾,交給慈濟志工鄭蓮淑。左起為也是志工的謝金嵐及韓麗。
    山迪藍(左2起)將回收到的垃圾,交給慈濟志工鄭蓮淑。左起為也是志工的謝金嵐及韓麗。

    獨家報導:和觀娣
    獨家攝影:劉觀發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勞勿23日訊)助人跨越種族及宗教,在慈濟大愛精神感召下,印裔清道夫毅然加入收集資源行列,實踐“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理念。

    為了配合本身早上7時開始的工作,他還犧牲睡眠,在人人好夢正濃的凌晨4時至清晨6時,就在街頭巷尾收集垃圾,精神可嘉。

    來自勞勿新邦卡浪永合花園的山迪藍(59歲),今日受訪時向《中國報》記者說,他每逢週一至週六,因利乘便,兼做環保義工至今已12個月,越做越起勁。

    盡棉力助人


    他說,最初,他發現慈濟志工鄭蓮淑在其印刷店前,堆滿紙箱及其他回收物品,好奇之下,就詢問對方是否收集出售?

    山迪藍獲悉這些回收物品出售后,款項悉數歸公,以幫助貧病交迫者及有需要的弱勢群體,不禁肅然起敬。因此今后工作時,一旦看到可以再循環使用的物品,就收集起來,交給對方作慈善。

    他強調,他只受過6年淡小教育,不懂得講什么大道理。但多次前往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勞勿聯絡處,從職工葉彩虹、雷金梅及其他志工的口中獲悉,出售資源所得的款項,點滴歸公,作為各族家境清寒學子助學金、也發放救濟各族病患及殘障人士,深受感動,就決定每日抽出2小時,收集資源助人。

    “期間,難免有人問,日曬雨淋,何苦來哉?我都回答,不偷不搶,能夠行善幫助不幸的弱勢群體,很有意義,心靈上也很富足和快樂,這是金錢買不到的。”

    “我是虔誠的興都教徒,深信能夠略盡棉力,幫助不幸人士,不論對自己或下一代子孫,都會有好的福報。”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每日走3公里到勞勿市區

    山迪藍說,他從小患有癲癇症,隨時都會發作,必須長期服藥。因此,不能騎摩哆或駕車,每日凌晨3時30分,就從廉價屋的住家步行到勞勿市區,全程3公里多,20分鐘即可抵達。

    他說,抵達勞勿市區,先做環保義工2小時,然后換過衣服再打卡上班,風雨不改。

    “因須照顧中風的妻子,我明年6月退休后,還會繼續當回收資源的義工,幫助更多需要援助的弱勢群體。”

    山迪藍的上司西華說,山迪藍工作認真勤奮,不計較,現代很多年輕人都不願從事清道夫的工作,嫌骯髒及辛苦。

    慈濟職工葉彩虹受詢時說,慈濟在勞勿共有6個環保站,參與回收資源的志工都是華裔,山迪藍是唯一的印裔,非常難得。

    當勞勿縣清道夫16年

    山迪藍指出,因教育程度不高,他少年時,曾先后在勞勿市區兩、三間雜貨店,當過學徒及雜工,收入僅夠個人溫飽。

    過后,進入勞勿縣議會當清道夫16年,在目前任職的阿南弗拉公司也服務19年,還有8個月就滿60歲,要退休了。

    “目前,我每日工作8小時,由早晨7時到下午4時,午餐休息1小時,月薪是每月1600令吉。”

    山迪藍說,最初在縣議會服務,月薪只有區區250令吉,必須省吃儉用,很辛苦才與當家庭主婦的妻子養大2名兒子。慶幸,2名兒子都大專畢業,目前分別在私營化電視台及百貨公司,擔任高職。

    “最令我欣慰的是,2名兒子都很孝順,不會嫌父親的工作骯髒,每隔兩、三個月就攜帶2名孫兒,回來探望我與妻子,屠妖節當天也接我們到吉隆坡度假兩、三天。”

    “不過,妻子卻在2年前輕微中風,慶幸還能日煮兩餐及自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