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馬頭條】噗哧 那不是山? 居民憶述當年砍柴捉魚樂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日北馬頭條】噗哧 那不是山? 居民憶述當年砍柴捉魚樂

     土崩工地處是在山坡還是平地,丹絨武雅當地居民最清楚。
    土崩工地處是在山坡還是平地,丹絨武雅當地居民最清楚。

    報導:曾雪愛
    攝影:陳金榮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檳城1日訊)土崩現場是山坡還是平地,且聽丹絨武雅“原住民”怎么說!

    丹絨武雅工地土崩慘案發生后,多方都針對當地是山坡還是平地,各執其詞,根據受訪的丹絨武雅當地居民告訴《中國報》,出事工地一帶還未大興土木,發展房屋計劃等之前,從國際學校一帶開始,那裡是甘榜區,他們的老屋就在那裡。

    而他們的屋后林立著山頭,有著一山還有一山高的地勢。

    根據他們的憶述,后山處以前有清澈小溪,他們就在那裡沖涼游泳、抓魚,一輩子難以磨滅的快樂,就在那裡。


    而山上的樹林,更是一些當地居民上山砍柴,生火煮飯賴以維生的地方。

     這些受訪者介于40歲至70歲,都是在丹絨武雅土生土長的當地居民,對昔日家園的巨變,許多人只願口述分享,不願上報曝光。

    成群結伴到後山戲水

    55歲的丹絨武雅居民受訪時憶述,他家在丹絨武雅巴剎后,從小學5年級開始,放學后就會和同學成群結伴,騎腳車或摩哆到事發工地處后山戲水。

    他說,后山小溪溪水充沛、清澈無比,是游泳及洗澡的好地方,而溪水裡有類似泥鰍的淡水魚。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每次去到那裡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啦!”

    丹絨武雅區州議員鄭雨週說,從丹絨武雅水池路聯邦特殊教育(聾啞)學校開始,至拉曼大學學院檳城分院、土崩工地等,70%以上的土地都屬于一家發展商擁有。

    他也說,據當地居民透露,當地甘榜還未開發前,屋后有山又有溪。

    “所以,當丹絨武雅居民聽到那裡不是山坡時,各個都哭笑不得。”

    鄭雨週說,那裡若是平地,每次下雨時,那裡應該會有積水,而不是好像瀑布般的水流。

    丹絨武雅5層樓高組屋興建之前,原本是充滿田園風光的甘榜區。
    丹絨武雅5層樓高組屋興建之前,原本是充滿田園風光的甘榜區。

    丹絨武雅60年老居民
    見證甘榜變鋼骨叢林

    在丹絨武雅住上一甲子的老居民,見證丹絨武雅土崩工地一帶,從甘榜逐步變成鋼骨水泥的房屋住宅區。

    林女士現年66歲,從1949年從出世至結婚后,一直都住在丹絨武雅,當年的甘榜老家還未讓路發展前,就在目前5層樓高組屋。

    她受訪時說,小時候就在甘榜長大,屋前養雞鴨、豬等,鄰居家則種菜,甘榜里有香蕉也有橡膠。

    她也說,小時候,必須到屋后爬到山上砍柴,然后帶回家生活煮食,而山上則有各種動物野獸如山豬、蟒蛇等,有時有山豬從山上下來,還會被村民抓走。

    她說,不僅如此,以前有條很大的溪流,當地的小孩如就讀培華小學的學生,下課后就會往溪流鑽,雨天玩溪水,更是快樂無比。

    她也說,惟,當地一條溪流,疑被改為溝渠,再也不見縱影了。

    職業為教師的謝莉珍(42歲)憶述,從國際學校至採石廠處,當年那裡都是甘榜屋,而她的家就是半磚塊半木板的“3號厝”。

    她說,出事的工地與她的老家有段距離,步行約10分鐘才能抵達該工地處。

    她說,她記得那裡有山有水,還有竹林,非常涼快,雖然該山坡處與她家

    有一段距離,但她曾在那裡戲水。

    她也說,在國際學校前的路段是斜坡地,有紅泥路、有菜園,有人在那裡養豬,但隨著后來逐步開發,此景已不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