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金教育(下篇)不再共用校舍 400萬捐款最多 甲洞二校終於有個家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公益金教育(下篇)不再共用校舍 400萬捐款最多 甲洞二校終於有個家

    20171204mb65
    甲洞二校與一校共用校舍60載,公益金助甲洞二校一臂之力建校,新校舍美輪美奐,讓超過2000名學生在新課室中繼續快樂學習。
    該校向公益金成功申請到400萬令吉捐款,成為公益金至今為止最大筆的捐款。
    甲洞二校董事之前以專業方式為甲洞三校建校,同時承諾以同樣模式為甲洞二校建校,這種可信賴的手法或才贏得公益金的認同而捐出巨款,應作為其他學校向公益金申請捐款的參考藍本!
    報導:潘有文
    攝影:李玉珍/謝蔚卿/受訪者提供
    吉隆坡甲洞一校和二校同用一塊校地和校舍,學生輪流分上下午班上課60年,2014年二校才正式在新校園上課,公益金捐助這二校新校舍的至少25%款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該校于1960年就開始分一、二校,擁有不同行政,但在同一個建築物內上課;其實兩校早就想要分校,但礙于不同的問題而未分開校地。

    在完成甲洞三校的籌建之后,該校董事部于2009年開始為甲洞二校向社會大眾籌款,不管是一校、二校或三校的董事部,由于皆是同一批董事在出錢出力,因而大伙兒也一起為二校的事情奔波。

    一元對一元共籌800萬

    “當時預算總數是1600萬令吉,開始籌款后,已籌得大眾捐款600萬令吉,不包括軟體設備,還缺少800多萬令吉。”


    甲洞二校校董事長謝南才表示,當時的時任董事長江富龍聯系公益金,並向其總執行長陳光漢解說擴建二校的原因和用途,得到了公益金答應撥款。

    同一批董事在建立甲洞三校時,以專業的方式建校,包括委任審查師處理賬目,同時每6個月進行一次審計,以及每月都提呈建築報告給教育局和董事部,因此甲洞二校董事部向公益金表示會以同樣方式建校。

    “我們歡迎公益金的職員參與建委會,至少能瞭解每分一錢都用在建校,至于請捐款者吃飯或應酬,都會是董事自己輪流出錢,不會使用捐款的錢。”

    該校董事部的專業處理方式,讓公益金方面有了信心,並答應以一元對一元的方式,即雙方各負責400萬令吉,捐助甲洞二校興建新校舍。

    甲洞二校新校舍于2013年完成工程,並于2014年啟用,公益金400萬令吉的捐款協助該校的發展,以及甲洞華小董家教三機構的努力,讓甲洞二校邁向新的里程碑。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建禮堂以地養校

    尋求捐款非長久之計,以地養校尋求永續發展!

    甲洞二校署理董事長潘秋光指出,董事部完成三間學校的建校后,同時向政府申請建立一個大禮堂,經時任馬華總會長黃家定協助,取得一塊原是用于發展組屋的地段。

    謝南才表示,目前已向華社籌募建立大禮堂的款項,希望未來建好后,除了學校自用,也能開放予社區民眾使用,從中取得收入,以地養校。

    “禮堂建好后,初步計算一年能有四五十萬令吉的收入,未來可靠這些收入回饋給學生,如獎學金。學校將來要發展也要籌錢,不如各華校設有一些活動中心,從中有收入來養校,這個方式相信可以傳承下去。”

    他表示,以地養校非常重要,既然民眾捐出了一大筆金錢給學校發展,如果能夠利用這些設施和設備持續發展,就無須向外大量籌錢。

    家協校友會紛獻力

    甲洞二校除了董事部扮演建校重要角色,家協與校友會也參與其中,各自為學校作出貢獻。

    校友會主席兼副董事長陳春發表示,校友會在各活動上,給予積極配合,協助母校的發展。

    家協主席蔡利源指出,家協負責籌募其他設備如學校的冷氣和先進教學工具──“智能一體機”的經費,讓每間教室都擁有這些設備。

    開設師訓學院增師資

    在探討華小師資課題上,第二任公益金主席兼董事局成員蔡傌友認為,馬華開設的拉曼大學與其開辦醫學院,不如開設師訓學院,一勞永逸的解決華小師資問題。

    “為政者應該向政府爭取在該大學設立師訓學院,提供各種師資課程,甚至新版本教學課本。教育不可以原地踏步,一些教材已不適合現在的教育方式。”

    就他而言,長期有效的培訓師資,才能事半功倍克服華小一直以來的師資問題,如此一來才不需時常的向政府投訴師資不夠。他認為應把這些每次重複投訴的精力用在對的地方,才能解決華小師資長久以來的需要。

    甲洞二校新校舍于2014年建峻后,學生不用再與一校輪流上下午班上課。
    甲洞二校新校舍于2014年建峻后,學生不用再與一校輪流上下午班上課。

    缺資金二校近年才發展

    甲洞華小三間學校的董事部,在各校扮演自己的角色,有者甚在董事部超過30年,為3間華小籌劃發展。

    然而,甲洞一校和二校存在已有一段時間,為何二校卻是近年才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呢?

    “資金是一個問題,也因為當時發展其他方面,一校以前是陳舊教室,經過數次籌款發展,一校才有現在的規模;之后,政府允許我們開一間分校,經過多年籌款和找校址,才于2009年把三校建起來。”

    謝南才表示,隨后他們繼續投入甲洞二校的籌建工作,這其實是一段相當漫長的時間,由于各種原因發展順序變成是:一校、三校,最后才是二校。

    利用機會增建華小

    有關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宣佈未來將會建立更多華小,蔡傌友認為從政者應該積極響應首相的談話,藉此機會即刻爭取增建更多華小。

    “從政者應該審時度勢,積極工作,利用首相的呼吁,馬上去做,好好的利用這個窗口,否則事過境遷又再原地踏步,就會錯失良機。”

    他指出,公益金並不會介入這方面的事,這是政治人物應有的責任,公益金只是出錢出力,這些與教育界有關的課題,應由相關政黨著手跟進和處理。

    “他們應迅速解決微小搬遷和校地問題,不要等到以后又再去吵(爭取),做這些事是為了華小前途,必頁在1298間華小的基礎上繼續下去。”

    百分百支持微小遷校

    在現有的1298所華小中,不到150人的微型華小佔了455間或35%,其中砂勞越有89間,柔佛則有80間,其他的地區還包括霹靂、吉打、森美蘭、彭亨和沙巴。

    一些微小選擇搬遷到其他地方,以解決學生來源不足的問題,教育部副部長拿督張盛聞就曾提醒微小董事會,計劃遷校需要及早申請,避免學校因無學生自動關閉。

    對于微小的問題,蔡傌友表示,微小搬遷是耗心耗力的工程,無人能確保遷校成程能夠順利。但他指出,公益金方面將會給予欲遷校的微小在資援方面100%的支持。

    ◆微小搬遷的條件

    得到所有家長同意、董家教負責找校地、遷校地必須是旺區、不能征用國小保留地、遷校須獲教育部批准、新建校舍須獲批准、搬遷后原校須關閉。

    甲洞二校先進的教學工具──智能一體機;左起為校長黃孝居、謝南才、潘秋光、蔡利源及陳春發。
    甲洞二校先進的教學工具──智能一體機;左起為校長黃孝居、謝南才、潘秋光、蔡利源及陳春發。

    設信托單位管理校地

    國內華小分為半津點和全津貼學校,前者的校地多為社會人士捐贈和持有,后者則是屬于政府土地。

    在全國1298所華小中,有885間華小或68.18%屬于政府資助學校,政府完全負責學校開銷;但是,剩余的半津學校則需要支付水電費和硬體建設費用。

    蔡傌友表示,如果半津學校轉至全津學校,校地就轉為政府名下,即可由政府支付所有費用。然而,半津學校的董事部擔心失去自主權,大多數不願意交出校地。

    他建議教育部應設立一個信托單位,管理半津學校交出的校地,才能去除華社在這方面的憂慮。

    深化改革華文教育

    “在我國首相兼財政部長拿督斯里納吉的鼓勵下,我們有機會參與公益金成立和慈善工作,並在過去5年內取得空前成就,由此可見,公益金對教育的貢獻,己經得到充分的肯定。”

    蔡今友表示,我國華文教育發展蓬勃,至今共有1298間華小,在校學生共有55萬2600人。目前在華小就讀的非華裔學生,佔華小學生總數的16%,且有持續增加的趨勢,由此可見各友族同胞皆領會到學習華文的好處,並取得共識。

    他指出,華文作為聯合國六大官方語言之一,證明華文不是華人專屬的母語教育。隨著中國崛起,華文更成為有利政治、經濟、學習和求職的語言工具,不能夠停留在種族視野。

    “教育乃是益國強民之本,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這個互聯互動的信息時代內,我們不能墨守成規,原地踏步,或停留在族群和母語的氣氛中,反之必須與時併進,以世界宏觀視野,求新求變。”

    他認為教育部應與董教總應合作,重新審核華小課程和課本學習內容,在各方面與時併進,利用互聯互動信息時代的平台,有效善用資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而培養學以致用且具有競爭力的下一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