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仁傑:能潛,也要能浮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邱仁傑:能潛,也要能浮

    今年11月15日,載有44名潛艇官兵的阿根廷海軍“聖胡安”號(舷號S-42)潛艇失蹤,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搜索后,阿根廷宣布停止搜索失蹤潛艇生還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根據國際媒體報導,阿根廷當局宣佈,行動“已從拯救官兵改為找尋潛艇殘骸”;當局目前仍無法確認船員是否死亡,搜索範圍內並未找到失蹤潛艇殘骸的證據。

    這並不是第一次有潛艇發生意外;除了“聖胡安”號外,2000年,俄羅斯海軍“庫爾斯克”號爆炸沉沒,造成118名船員全數罹難;2005年美國海軍一艘核潛艇“舊金山”號核潛艇,在當年1月7日,在太平洋海域從事水下行動時觸礁,但所幸仍能夠升到水面,平安返回關島母港。

    不管是“聖胡安”號或“庫爾斯克”號,這些慘痛悲劇應當成為各國海軍潛艇部隊的借鏡和警愓,務必確保潛艇安全,保障好潛艇官兵生命。

    當然,這個悲劇也可以是對我國海軍帶來借鑑,我國海軍目前裝備有2艘法國制造的潛艇,即“東姑阿都拉曼”號和“敦拉薩”號。


    在應付潛艇緊急事故方面,我國海軍目前也有一艘“美佳峇迪”號潛艇逃生和救援艦,隨時可在潛艇發生緊急事故時,採取支援行動。

    建立應變機制

    在東南亞,擁有潛艇的國家除了我國之外,尚有印尼、新加坡、越南和泰國(剛與中國簽購採購合約)。和我國一樣,新加坡海軍也裝備有一艘潛艇支援和救援艦“雨燕救援”號。

    簡單來說,潛艇航行在水下,一旦發生意外事故后,比起水面艦,要展開搜索和拯救行動,可說是非常困難,所以當我們在建立一支潛艇戰斗力量時,建立起綜合潛艇緊急事故的應變機制也就顯得重要。

    我記得在2016年,“美佳峇迪”號曾經前往韓國,參加“2016西太平洋潛艇事故救援演習”(Pacific Reach 2016),在當時的演習中,“美佳峇迪”號模擬救出了發生事故的澳洲海軍潛艇“藍金”號與韓國海軍潛艇“張保皋”號官兵。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美國海軍在當時的新聞稿中形容,“美佳峇迪”號在演習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說明了我國海軍建立起的潛艇緊急事故應對機制努力受到了肯定,更也在這項演習中獲得驗證。

    我希望我國海軍能夠繼續努力,建立好潛艇緊急事故的應對機制,加強訓練,保障潛艇官兵的安全,平平安安出航和返航。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