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儒:請別窩心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楊欣儒:請別窩心

    老友拿督吳恆燦提到他有一次在中國,當眾說那天他很“窩心”,立刻引來週遭異樣的眼光。后來他才知道“窩心”在大陸指內心鬱悶,或心中受委屈,有異于台灣的意義。台灣的“窩心”是褒義詞,指的是舒心、稱心、心中受感動。可見有些詞語海峽兩岸的用法迥然而異。現在我們就來談大陸與台灣用語的差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兩岸詞義主要差異

    兩岸詞義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類:

    (1)同義異名。大陸的“空調”在台灣叫“冷氣”,“彩電”是“彩視”。聯繫(“聯絡”,括號內為台灣詞語)、導彈(飛彈)、武術(國術)、民樂(國樂,馬來西亞叫“華樂”)、航天飛機(太空梭)、軟件硬件(軟體硬體)、摩托車(機車)、曬台(露台)、匿名信(黑函)、高壓鍋(快鍋)、立交橋(交流道,馬來西亞叫“高架公路”)、末班車(尾班車)、出租汽車或的士(計程車)、廣播電視大學(空中大學)、市場經濟(自由經濟)、殘疾(殘障)、弱視(視障)、曠課(翹課)、元音和輔音(母音和子音)、接班人(接棒人)、家長會(懇親會)、專利權(特許權)、聯歡會(同樂會)、盒飯(便當)、地鐵(捷運)、熊貓(貓熊)。

    (2)同名異物。“機車”大陸指火車頭,台灣是摩托車。“營業員”台灣叫“薪火”。“高工”大陸是高級工程師的簡稱,台灣則是高級工業學校的簡稱。大陸的“愛人”可以是丈夫或妻子,但是台灣只能是情人或戀人,不能用于已婚的配偶。大陸的“渠道”(途徑、方式)到了台灣卻變成“管道”。大陸的“流氓”,台灣卻叫“太保”。“公車”大陸指“公家的車”,而台灣卻是“公共汽車”的簡稱。“麵包車”大陸是多人乘用的小型旅行汽車,台灣卻指流動販賣麵包的車子。


    用華語交流須謹慎

    (3)譯名不同。美國的電影城大陸叫“好萊塢”,台灣叫“荷裡活”;“老撾”和其首都大陸叫“萬象”,台灣卻叫“寮國”和“永珍”;大陸的“沙特阿拉伯”,是台灣的“沙烏地阿拉伯”。非洲國家“津巴布韋”,台灣卻叫“辛巴威”。我們的鄰國“文萊”,台灣叫“汶萊”。古巴前總統大陸叫“卡斯特羅”,台灣叫“卡斯楚”;美國總統是“特朗普”,台灣卻叫“川普”。美國前總統“布什”和“約翰遜”,台灣卻叫“布希”和“詹生”。

    (4)方言詞語。台灣從閩南話和客家方言借用了很多方言詞,普通話也從北方方言、粵方言、吳方言吸收了大量的方言詞。例如“漲價”,台灣叫“起價”;“漁民”台灣叫“討海人”,“大碗”到了台灣變成“碗公”,“冰箱”成了“雪櫃”,“醬油”台灣叫“豆油”,“去世”叫“過身”,“頭髮”台灣是“頭毛”。

    瞭解了兩岸詞語的異同,我們在兩地使用華語交流時,就要特別謹慎。在台灣你可以到處“窩心”,而在大陸可就別隨時隨地“窩心”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