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其他亞洲學生那麼擔心 大馬考生比較快樂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沒其他亞洲學生那麼擔心 大馬考生比較快樂

    調查顯示,大馬學生在面對考試時,比大部分亞洲學生來得輕鬆。(檔案照)
    調查顯示,大馬學生在面對考試時,比大部分亞洲學生來得輕鬆。(檔案照)

    (吉隆坡11日訊)調查顯示,大馬學生在面對考試時,比大部分亞洲學生來得輕鬆與快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據《星報》報導,儘管2015年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成績顯示67%大馬學生擔心考試,但比日本的78%、澳門、台北及新加坡的74%、香港的71%、韓國的69%低;但中國部分地區包括北京、廣東、江蘇和上海,及泰國則比大馬稍高,即66%。

    國際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合夥曾立凱(譯音)說,部分東亞地區學術成績優秀的學生對考試最焦慮,也對生活滿意度最低。不過,在大部分區域,只有學術表現不好的學生才會對考試非常焦慮。

    日韓績效最好

    他說,考試焦慮程度低是好,但零擔心未必有利,因擔心可促成更好表現,並指對考試非常焦慮的國家如日本和韓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績效系統之一。


    “構成考試焦慮的因素很多,包括高風險考試和文化。”

    他說,與許多亞洲國家不同,高績效國家如愛沙尼亞和芬蘭的學生擁有低考試焦慮和高生活滿意度,而高績效亞洲國家若要維持世界最佳教育制度的名聲,就需培養更多不止能在標準化考試中稱霸,也能創意表現的全面性學生。

    另外,曾立凱說,儘管大馬在該計劃的表現有所提升,不過依舊欠佳,且成績更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平均分數之下。

    “雖然大馬在教育的花費與高績效地區的台灣相同,但成績僅處在一般水平,台灣則是良好水平。這不關乎你花費多少,而是花費在什么。”

    他說,許多國家因採取錯誤做法,導致教育改革失敗。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20180312mb81d-noresize

    學生心態更易影響成績

    據麥肯錫公司發布的《影響學生成績的動因之:亞太篇》報告指出,學生心態對成績的影響比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多兩倍。

    該報告分析PISA數據發現,在亞洲,學生心態對PISA分數的影響為31%,家庭環境和人口統計學影響僅15%。

    報告指一些心態對成績影響更大,如“動機校準”,即能在日常生活中識別動機,且與“自我認同動機”相比,前者的重要性高4倍。

    “在同年亞太地區的科學測試中,高動機校準學生比低動機校準的學生分數高出13%,而自我認同動機較高的學生比自我認同動機低的學生僅高出3%。”

    在包括大馬在內的亞洲發展組中,動機校準對四分之三來自較差學校的學生影響最為顯著。

    在這些學校中,處在社會經濟底層四分之一,但具備高動機校準的學生成績,比處在社會經濟最高層四分之一,但動機校準弱的學生更好。

    此外,相信努力學習就能成功的學生,比認為自身成績不會進步的學生表現更優異。

    唯報告強調,只憑學生積極心態不足克服經濟和社會阻力。

    20180312mb81e-noresize

    麥肯錫公司發布的《影響學生成績的動因之:亞太篇》報告封面。
    麥肯錫公司發布的《影響學生成績的動因之:亞太篇》報告封面。

    受學前教育學生成績較好

    報告說,學前教育對學生分數有正面影響,但必須注重教育質量和學校類型。

    “從亞太地區總體情況來看,獲學前教育的學生在10年后PISA科學測試的分數,比未獲學前教育學生高出21分。”

    報告說,學前教育的影響在不同組別國家或地區間的差距相當明顯,如包括中國內地、港澳台地區、日本、新加坡、韓國和越南的亞洲優秀組的成績提升幅度為6分,大洋洲組(澳洲和紐西蘭)則是11分。

    不過,大馬、泰國和印尼組成的亞洲發展組因數據不足,無法獲得具有統計意義的結果,但此組在PISA成績最好的15歲學生,一般是4歲開始接受學前教育,亞洲優秀組和大洋組皆為3歲。

    另外,報告指學生6歲前接觸電子設備在PISA評分,比13歲或以上才接觸的學生高55分。

    “在亞洲發展組和大洋洲組,適度使用互聯網(日均2-4小時)與學生PISA分數高相關,但上網時間逾4小時,相關性就開始減弱,逾6小時則開始呈負相關。”

    學生在校使用電子教學設備的影響。(截圖取自《影響學生成績的動因之:亞太篇》報告)
    學生在校使用電子教學設備的影響。(截圖取自《影響學生成績的動因之:亞太篇》報告)

    受指導也須自我探究

    《影響學生成績的動因之:亞太篇》報告指出,教師指導和自我探究式學習相互結合,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報告說,教師指導方式為老師解釋並演示科學知識點,提出問題,引導課堂討論;自我探究式學習法則是學生發揮主導作用,提出問題,並進行科學實驗。

    報告補充,若所有受試學生接受多數課程由教師指導,一些課程採取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方法,那平均PISA分值可在亞洲發展組提高1.2%。

    鑑于當前對探究式教學法呼聲較高,報告對上述結果提供兩個可能的解釋,即沒有強大的知識基礎,學生就無法進行探究式學習,而強大的知識基礎要依靠教師指導得來。

    其二,是進行探究式教學本來就更難,沒有經過充分培訓、沒有強大資源支持的老師很難開展這樣的教學方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