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聚焦‧保健從腸道開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健康聚焦‧保健從腸道開始!

    報導:陳筱柔
    圖、資訊:相關單位、互聯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便秘、腹瀉、腸道不適等症狀,幾乎已經成為現代人通病,但這些症狀,也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兆!

    進入4月份,許多腸道相關的醒覺活動,例如:大腸激躁症醒覺月、腸癌醒覺月等接踵而來,讓我們共同學習,愛護腸道健康,打造輕鬆“順暢”的健康人生!

    腸道菌叢
    守護健康第一道防線

    腸道,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免疫器官。打造健康人生,從愛護腸道開始做起!


    腸道,主宰著人類消化、吸收、免疫、排泄等各種生理功能,也是幫助我們抵抗外來病原菌的第一道免疫防線。因此,無論是肝膽腸胃專家或營養學家,近年來都不斷在強調腸道與人體健康的關聯與重要性,同時更鼓勵人們多從飲食中攝取有助於促進和守護腸道健康的益生菌。

    馬來西亞衛生部去年公佈的健康事實數據指出,消化道疾病分別是私人醫院和政府醫院住院率的第四大和第七大常見原因,結直腸癌更是全球三大癌症之一,而我國當然也不例外。

    除此之外,大馬人的消化系統健康水平並不理想,統計顯示,除了癌症(例如:結直腸癌),許多大馬人也患有其他常見的腸道或消化道疾病,例如: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簡稱IBD)、大腸激燥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腹瀉、便秘、腹脹等。

    UKM醫藥專科中心肝膽腸胃專科拉惹亞芬迪醫生(Dr.Raja Affendi Raja Ali)表示,腸道的常見疾病(例如:腹瀉、便秘)和癌變等,都是現代人不可掉以輕心的健康問題。

    肝膽腸胃專科拉惹亞芬迪醫生呼籲現代人應關注及維持腸道健康。
    肝膽腸胃專科拉惹亞芬迪醫生呼籲現代人應關注及維持腸道健康。

    頻密腸道問題
    影響生活作息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馬來西亞營養協會主席鄭怡祥博士指出,腸道健康是整個消化系統的重要關鍵,同時也是免疫系統的重要部分:“但是,很多人往往忽略腸道健康,直到反复或經常性出現干擾生活作息的腸道問題或疾病。雖然部分腸道疾病不見得會危及性命,但頻密面對腸道問題困擾卻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品質。更嚴重的是,長期對腸道的各種問題症狀置之不理,最終也可能會導致危害生命的重大疾病,例如:結直腸癌。”

    腸道菌叢,正是守護人類腸道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馬來西亞營養協會主席鄭怡祥博士強調,腸道健康是人體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的重要關鍵。
    馬來西亞營養協會主席鄭怡祥博士強調,腸道健康是人體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的重要關鍵。

    當心腸道菌叢不平衡

    腸道菌叢,指的是寄居在我們消化系統的微生物群體,人類的腸胃道中住了上百億的共生菌,而且種類繁多,其中有提升人體健康的好菌,也有導致人體生病的壞菌,所以好菌與壞菌的“菌叢生態平衡”,是決定人體健康的關鍵。事實上,近幾年來腸道菌叢 (Gut microbiota) 的相關研究,經常出現在許多頂尖的醫學和科學期刊,成為科學家們防治各種疾病的下一個可能因素。

    腸道菌叢生態不平衡,會導致我們出現各種腸胃道問題,例如:腹瀉、便秘、排便習慣改變、經常腹脹或打嗝、腹部不適、疲累、注意力不集中。

    重點提醒★若經常出現上述症狀,除了腸道菌叢不平衡,也可能是其他健康問題或嚴重疾病的徵兆,建議最好會診肝膽腸胃專科醫生找出問題根源,避免延誤診治。


    腹瀉怎么辦?
    補充益生菌吧!

    在各種常見的腸胃道問題中,急性腹瀉一直都是馬來西亞,甚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健康問題,同時也是一項嚴重漏報的醫療課題。

    世界衛生組織(簡稱WHO)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180萬人死於腹瀉相關疾病,其中有90%都是年齡5歲以下的孩童。因此,拉惹亞芬迪醫生強調,推廣腸道健康的早期管理刻不容緩,這樣才能避免在未來引發更複雜健康問題的可能性。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肝膽腸胃部主管兼資深專科醫生郭承福教授,在一項S boulardii CNCM I-745(布拉氏酵母菌)菌株類產品發布會上坦言,在維持腸道健康生態,甚至是管理腹瀉問題方面,益生菌對於健康和保健的效益,漸受重視:“當然,人們必需了解並非所有的益生菌都是相同的,原因在於每種不同類型的益生菌都有不同的功能,其有效性也有所差異。因此,若想要被歸類獲得臨床研究證實,能為人體提供多種健康效益、幫助應付導致腹瀉的各種原因,以及改善部分腸胃道問題的有效益生菌,需要根據其獨特菌株區分特徵,同時經由國際性儲藏機構保存。這些嚴謹條件包括菌株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需經由科學驗證,同時也必需採用最高標準生產,以確保益生菌品質。目前,在各種酵母益生菌中,布拉氏酵母菌是最廣為人知,而且研究數量最多的益生菌菌株。”

    肝膽腸胃專科醫生郭承福教授坦言,在維持腸道健康生態,甚至是管理腹瀉問題方面,益生菌對於健康和保健的效益漸受重視。
    肝膽腸胃專科醫生郭承福教授坦言,在維持腸道健康生態,甚至是管理腹瀉問題方面,益生菌對於健康和保健的效益漸受重視。

    益生菌主要分兩大類

    世界衛生組織將益生菌定義為“一類在攝入適當數量後會對宿主機體產生益處的活體微生物”,益生菌主要有兩大分類:細菌類微生物和酵母類微生物,而每個分類都包含不同菌株,可以透過其獨特菌株身分來辨識。

    目前,益生菌被製作成許多不同種類的食品和營養補充品,同時也已經有多個國際組織提出了不同的臨床應用指南。其中包括世界腸胃道組織和歐洲兒科胃腸病學、肝病學和營養協會(簡稱ESPGHAN)。

    上述兩個機構建議應用S boulardii CNCM I-745(中文通用名稱為布拉氏酵母菌)作為腹瀉的治療和預防。馬來西亞衛生部也在去年4月份,公佈了一項有關益生菌的食品條例,提出益生菌相關食品的要求與規範,比如:產品或食品必需使用此條例核准的益生菌株,而且必需符合指定的益生菌株數量等。

    目前,大量臨床研究已經證實,這類酵母益生菌株能有效改善兒童與成人的各種腹瀉原因和腹瀉類型,同時也能夠安全及有效治療急性腹瀉、預防成人的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問題、預防與成人使用餵食管相關的腹瀉情況等。

    另外,也可以在旅行時預先服用或攜帶備用,以預防腹瀉問題。

    益生菌教育計劃

    益生菌雖好,但民眾對於益生菌的正確概念其實往往一知半解,為了讓人們了解益生菌在保持腸道菌叢平衡與消化系統健康方面的知識,馬來西亞營養協會推出了益生菌教育計劃,提高人們對於腸道健康重要性的認識、幫助人們了解保持健康腸道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以及益生菌在這方面的作用。欲了解更多有關益生菌與腸道健康的資訊,請瀏覽馬來西亞營養協會網站http://www.nutriweb.org.my/probiotics。

    益生菌知多少?

    益生菌好處雖多,搞懂益生菌基本知識,才能贏在守護腸道健康的起跑點!

    ●所有益生菌都是一樣的?

    正解:不同的益生菌食品/產品,所蘊含的益生菌菌株和數量都不盡相同。因此,選購任何益生菌產品或食品之前,都應該看清楚標示,譬如:蘊含多少分量或多少種菌株。

    ●所有人都可以吃益生菌嗎?小孩或孕婦吃會不會有問題?

    正解:益生菌並沒有完全零風險的絕對保證,但研究顯示,益生菌使用於成年人、老人、嬰幼兒或懷孕婦女等族群,原則上都是安全的。無論如何,建議懷孕婦女或嬰幼兒,在食用任何益生菌類產品之前,應先咨詢婦產科或小兒科醫生意見。

    ●益生菌如何儲存最好?

    正解:益生菌的儲存(例如:是否需要冷藏)與製造技術和菌種有關,未必全部都需要冷藏,也可以放在普通室溫下存放。因此,應該根據產品所標示的保存方式,才能最有效地保存益生菌的效益。


    多吃益生菌食物
    腸道不鬧脾氣

    補充益生菌,一定要通過保健品嗎?答案是未必!

    ★泡菜

    沒錯,如果你熱愛韓國餐,別光顧著吃飯嚼肉,桌上小盤擺設、酸辣口感的泡菜,才是多種營養素(例如:膳食纖維)和益生菌的最佳來源。

    ★優格乳、乳酸菌飲品

    優格乳或優格乳飲品、乳酸菌飲品等,都富含對人體有益的益生菌菌種,但購買前要小心閱讀標籤。原因在於益生菌活菌會隨著出廠時間、保存方法而遞減。所以,挑選時應選擇有註明活性菌種數量的產品。

    ★發酵糯米

    這是一種馬來同胞常見的發酵甜點,本地常用糯米泡水後蒸煮再發酵製成,是一種味道甜香的平民小吃。

    ★味噌

    味噌是日本料理中常見的發酵豆醬,可以用來煮味噌湯,當作醃料或抹醬使用。

    守護腸道健康須知

    保持腸道健康,你一定要做好幾件事!

    保持腸道菌叢生態平衡,只是守護腸道健康的一部分,因此補充益生菌也只是方法之一。平時還是要做好以下幾件事,才能促進腸道正常運作,保持整體健康!

    ★多元均衡飲食方式

    攝取多元均衡飲食。在日常飲食中增添各種蔬果水果,把腸道想像成由多種微生物組成的社群,各有自己愛吃的食物,所以盡量不要挑食,確保獲得充足營養。

    ★增加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促進腸道蠕動和消化的食物來源。多攝取富含水溶性纖維及水分食物,例如:海藻、豆類、水果、全穀類、蔬菜等,幫助軟化糞便及刺激腸道蠕動。

    ★多運動

    身體活動會連帶刺激腸道,可預防消化物滯留在腸道裡。如要改善便秘,可以考慮做瑜伽、大步走路等運動。

    ★少吃煎炸和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大多含有壓制益菌生長、促進壞菌滋生的成分。油炸食物則會影響腸道吸收能力,加重腸道負擔,甚至引發各種腸道不適症狀。

    ★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也會影響腸道健康,進而導致排便不規律或其他腸道不適現象,因此每天至少要睡足7-8個小時。

    ★定期檢查

    若頻密或長期有腸道不適問題,應及早就醫找出問題根源防患於未然。另外,每年也應定期檢查健康,才能確保早期篩檢出任何腸道相關的疾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