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勢堂‧千年書香 為心靈洗塵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架勢堂‧千年書香 為心靈洗塵

    與成千上萬的書籍打交道,菲力蒲藍茨博士說道,每一次的翻閱與翻頁,那種感覺非常棒,並且心情非常激動!
    與成千上萬的書籍打交道,菲力蒲藍茨博士說道,每一次的翻閱與翻頁,那種感覺非常棒,並且心情非常激動!

    特約:子若
    圖:瑞士旅游局、Stiftsbibliothek網站
    今日登場:瑞士聖加侖(St.Gallen)修道院圖書館(Abbey Library)副館長(手抄本編目員)菲力蒲藍茨博士(Dr. Philipp Lenz)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披著一生的風霜,帶著一身的倦意,背上一心的夢想,千山萬水遠渡重洋,只為走進那“撫慰心靈的地方”(Pharmacy of the Soul),借用古老能量給力疲憊不堪的身軀,讓千年書香力挽蒼茫無力的靈魂。

    兩百多年來,瑞士聖加侖(St.Gallen)修道院圖書館(Abbey Library)就只專注做一件事,那就是守著靈魂的善與良,使每一個走進來的靈魂,都能找到安放之處,而菲力蒲藍茨博士(Dr. Philipp Lenz)正是這座世界上最古老、最美麗圖書館之一的守護者!

    輕輕的…別驚擾巴洛克的美麗

    一木一樑、一書一櫥、一雕一鑿,走過的歲月都比我們一生還要久,它除了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最美麗的圖書館之一,也是世界上藏書最壯觀的歷史圖書館之一。


    在冬末春始的三月間,來到瑞士一座有濃郁文化氣質的古老城鎮聖加侖(St.Gallen),拖著沉重的行李踏出火車站,呼吸著寒冷的空氣,行走在陌生的路上,往舊城區前去,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終于來到下榻的多姆酒店(Hotel Dom),放下行李整裝再出發,出發前以當地家喻戶曉的烤香腸滿足了飢腸轆轆的肚子。

    生命裡的出發與抵達,總此起彼落地進行著,不管開心與不開心、喜歡與不喜歡、願意與不願意,腳下的每一步,都是一步步烙印在地面上,每踏出的一步都會成為下一秒的歷史,而歷史的印記在這座古鎮無所不在。

    彼時彼刻,我把腳步留在擁有世遺產的舊城區裡,舉目一望,眼前沒有高樓大廈阻擋視線,也沒有車水馬龍妨礙腳步,更別說幹擾情緒的眾聲喧鬧,有的只是氣勢恢弘,莊嚴肅穆的一座座舊建築群。

    恢宏莊嚴的聖加侖修道院大教堂與圖書館,1983年一起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恢宏莊嚴的聖加侖修道院大教堂與圖書館,1983年一起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先套上軟墊拖鞋

    來到這座位於博登湖(Bodensee,亦稱康斯坦茨湖Lake Constance)和阿彭策爾地區(Appenzellerland)之間的東部古鎮,有兩個不只是景點那樣簡單,是旅人必須大開眼界的地方,那就是聖加侖修道院大教堂(Abbey of St. Gallen),以及置身在大教堂建築群內的聖加侖修道院圖書館(Abbey Library),這個修道院區于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今天的主角是舉世聞名的修道院圖書館,在進入館之前,先來了解此城鎮的歷史溯源:“聖加侖”的命名和創建者為一個名字叫加盧斯(Gallus)的愛爾蘭傳教士,他在公元612年左右,在此地修建了聖加侖修道院。

    如今,這座雄偉壯觀的雙塔式大教堂已成為歐洲的主要精神中心之一,它最為珍貴的“財產”包括最古老的德語詞典,以及從中世紀留下來的聖加侖計劃古老建築圖紙。

    據資料顯示,從公元747年起,聖加侖修道院就已開始遵循“本篤規條”(Benedictine Rule),並要求信徒研讀書籍潛修,為應付當時的需求,修道院於是在1758年至1767年間設立了一個修道院圖書館,是為讀書亦為寫書,後來都成了豐富的藏書。

    我帶著滿心的期待,一步一步靠近它!未見它之前,先跟前來接待我的圖書館副館長(手抄本編目員)菲力蒲藍茨博士(Dr. Philipp Lenz)自我介紹與寒暄一番,隨後,再由他親自領著我參觀圖書館。

    不到此一游就不知,不管是菲力蒲本人,還是我及其他旅人,踏入圖書館之前必須先做一件事,那就穿著自己的鞋子,再套進圖書館在門外提供的絨毛大拖鞋,此舉是為了保護圖書館內矜貴的古老木地板,免遭旅人穿著的尖鞋跟或是硬鞋底磨損。

    踏入古老的聖加侖修道院圖書館,美得令人屏息,內心有說不出的悸動!
    踏入古老的聖加侖修道院圖書館,美得令人屏息,內心有說不出的悸動!

    最古老最美麗圖書館

    當菲力蒲博士為我推開圖書館的大木門,霎那間,哪怕事先已做足101%的心理準備,也無法為眼前所見而驚呆、屏息!如果世界上有一種美的度數叫絕美,這裡就是。不敢大步走,深怕傷害它過分的美麗;不敢大聲說話,深怕打擾它莊嚴的深靜!那個當下,就算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

    其實,這裡的一木一樑、一書一櫥、一雕一鑿,走過的歲月都比我們一生還要久,堅韌的能力都比我們來得強,它又有何懼呢?彼時彼刻,眼睛有點貪心,心情有點澎湃,因為要看的東西太多,該從何說起呢?

    單單圖書館的裝潢設計,已是一件美到極緻的藝術作品,彎曲的閱覽大廳是巴洛克風格(Baroque)傑作,有絢麗的灰泥天花板壁畫,還有嵌花的木地板,在天花板與地板之間即是木製內嵌式書架與書櫥,有多美倫就有多美奐。

    它除了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最美麗的圖書館之一之外,它也是世界上藏書最壯觀的歷史圖書館之一,至於這裡的藏書有多令人側目,且聆聽生於斯、長於斯,如今活於斯的菲力蒲博士娓娓道來。

    羊皮手抄本最有價值

    此圖書館內約有17萬冊書籍,藏書可歸類為三大部分,當中最有價值是依然保存完好的羊皮手抄本,他透露,該館收藏了2100冊手抄本,當中,有100冊書齡超過800年,另外200冊則超過1000年。

    此館亦珍藏了650冊搖籃本(incunabula),這是指歐洲活字印刷發明之初50年間所印刷的出版物,時間要回溯到15世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古版本,“最後亦是最大部分的藏書是現代文學作品,它們被收藏在館內及其他地方。”

    至於這些古書籍的內容,他提及,中世紀的歐洲社會深受基督教文化影響與支配,在一段非常長的年月裡,傳教士是社會裡少數嗜讀擅寫的一群人,因此,除了聖經,當時大部分書籍的內容皆以宗教為主,其他則有關於教堂的傳統與規條、拉丁語文課本等等。

    因此,有人說走進這圖書館,可感受到古時本篤會修士在苦心孤詣鑽研的氣息,被濃得化不開的虔誠氛圍圍繞,這裡的感動度足以讓人全身起雞皮疙瘩掉滿地,解釋了它何以被稱為“撫慰心靈的地方”!

    據他所言,但凡學者、研究人員都可以借閱這些書籍,“唯一的條件是,一定要在閱讀室裡現場翻閱,謝絕外借,好比你就不能借回去馬來西亞了。”看似嚴肅的他,難得幽了這麼一默,我也有禮貌地回說:“我不會哦!”

    左:這座雙層圖書館的面積並不大,但巴洛克風格的極致精美設計,使它把小而美的態度發揮得淋漓盡致。 右上&下:從前人親手用文字與插圖打造的藝術傑作,感受到書寫者下筆的力度,這是電腦書寫給不到溫度。
    左:這座雙層圖書館的面積並不大,但巴洛克風格的極致精美設計,使它把小而美的態度發揮得淋漓盡致。
    右上&下:從前人親手用文字與插圖打造的藝術傑作,感受到書寫者下筆的力度,這是電腦書寫給不到溫度。

    每星期五翻一頁
    似與古人共閱讀

    這些古書籍守著人們靈魂深處的善與良,那又有誰來守護它們呢?答案是菲力蒲博士與他的團隊。他表示,館方必須確保這些書籍遠離火與水,以及免於被偷竊,有的手抄本會被儲存在相對安全的倉庫裡頭。

    他緊接著說,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是燈光,“若是它們曝露在燈光下過多、過久,都會影響到書冊的紙質與書中的插畫。”因此,館內的燈光不能過強,亦不會直射。

    雖然我沒有問,但大概也瞭解到為何圖書館內禁止拍照,這除了免遭相機閃燈的照射,同時也避免發出聲音停不了的按快門聲音,我想,最用心良苦的不外是,務必要每一個人都可以用雙眼專心致志與書對話,把與古書最美的相遇定格在腦海裡,而不是相片中。

    館齡久遠,不裝空調

    除了光線,溫度與濕度對於書冊的壽命影響甚大,他表示,無法確切透露圖書館內的溫度與濕度,但他告訴我,建築物的年齡相當久,館內不適合裝置空調。“那為何我能感覺到陣陣冷意傳來呢?”他回說:“那是外頭傳來的冷氣。”

    慶幸的是,當地不會出現如大馬的大熱、大雨的溫度與氣候的驟變,因此,此地漸暖與漸寒的氣候變化,依然成為古書籍最好的安身之所。“一般上,手抄本則需要控制在恆溫十六七度。”現場所見,那些羊皮手抄本則被存放在溫度與濕度嚴控中的玻璃書櫥內,供人們欣賞。

    顧名思義,羊皮手抄本即是使用綿羊的皮曬乾後製成羊皮紙,所以,儘管三四百頁的一本書冊,依然非常厚重而耐久;然而,畢竟這些書冊蒙上了一層又一層歲月的塵霜,存在一定的脆弱度,所以,他們在陳列書籍時都不會作180度平放,“此舉是為了避免書背折斷。”

    “除此之外,每逢星期五,我們都會翻到下一頁作展示,那是因為要把燈光的傷害減至最低。”問他每次他觸動這些古書冊時的心情時,他臉露喜悅,說道:“感覺非常棒,心情非常激動!”他難以想像在千年以後,他跟千年以前的某個人翻閱著同一本書,有那麼一點夢幻,亦有那麼一點虛幻!

    圖書館內另一個吸睛之作是16世紀的地球儀。
    圖書館內另一個吸睛之作是16世紀的地球儀。

    守著人們靈魂的善與良

    出身於聖加侖州的菲力蒲,在日內瓦的大學修讀中世紀歷史,最後一篇論文是撰寫此館的手抄本,因此,他對書籍上的拉丁文不會太陌生,但也沒有精通到可以直接翻譯全文。

    自12年前加入修道院圖書館後,他必須學習歷史書籍的裝訂技術,因為它可以讓他探究出該書是在哪一年誕生,甚至是從哪兒而來,“很多時候,我們不曉得這些手寫書是幾時寫或者由誰寫,惟有分析整個書冊才會得到更多線索。”他把這些陳年老書都當作古物研究了。

    不僅如此,當我在現場欣賞這些手抄本時,發現它不只是作為一本傳播知識、傳遞智慧的書冊,同時,它還是一件藝術品,裡頭漂亮的手寫字跡,還有手畫插圖,如此有機的書寫,仍讓人感覺久遠時候圖與文的溫度!

    在這裡,人們要看的東西很多,要做的事情一樣多,“例如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展覽,我們必須製作目錄冊,構思有趣的主題,並閱讀和尋找相關的手抄本來陳列,然後,再把它化作解說文字。”

    兩百多年來,修道院圖書館就只專注於做一件事,那就是通過穿越歲月而來的古書籍,守著人們靈魂的善與良,使每一個走進來的靈魂,都能找到安放之處。而菲力蒲藍茨博無疑是它最精忠職守的守護者,讓它繼續閃耀著人類慧黠的光芒!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