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逸山:國際觀察──美馬關係,追溯長遠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胡逸山:國際觀察──美馬關係,追溯長遠

    我在本欄長期以來很喜歡寫有關美國的政經社會事態,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很小年紀就在當地學習、生活,自認對其國情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另一方面,當然也是乘機懷舊一番,因為至少在其國內,美國的民主實踐在世界上還是數一數二的,而我又偏偏“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借用Beyond樂隊的《海闊天空》歌詞),回到本地發覺整個社會還是處在專制壓抑的半封建狀態,至少強調群體、不太尊重個人,我心裡十分苦悶,只好藉機宣導何謂不折不扣的美式民主來聊以自慰,正面宣洩一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現在可好了,我承認自己看錯眼,之前以為本地民眾還是放不下心來推翻統治超過半個多世紀、越來越腐敗無章的前朝政府,不料大家還是鼓起勇氣如此做了,不得不豎起拇指點讚。509對我個人來說,也是一個心靈“解放”的開端,在寫作上會繼續分享我的美式民主理念,讓大家多理解美國,也多借鏡美國的自由民主。

    在馬哈迪醫生重新上台拜相之際,略為回顧美國與本地的關係,還是有其必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首30年左右吧,美國在東南亞的主要關注點是中南半島,尤其是它逐漸泥潭深陷的越南戰爭。當然印尼軍人半個多世紀以前的奪權,也有人把它算在美國的賬面上。無論如何,為了確保中南半島不至于全面赤化(為共產政權所奪取),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就率先主導成立東南亞條約機構,仍在英殖民下的我國也通過英國成為一分子。當年仍身為參議員的著名美國總統肯尼迪就曾造訪我國,還乘著裝甲車沿著當年仍屬“黑區”(即有馬共遊擊隊出沒的地區)的安邦路上遊車河。

    莊遜總統到訪我國

    到了60年代,東南亞大部分殖民地相繼獨立,如我國正式成立時,已是肯尼迪總統被暗殺前的幾個月,白宮也有發來賀電。過后東協也在美國的祝福下成立,我國就是其中一個創始成員國。與今天更關注經濟文化發展的東協不太一樣,成立初期的東協是更為關注戰略課題。繼任肯尼迪的莊遜總統,有一次到越南勞軍時,也有過境訪問我國。有一張著名的照片,即莊遜在一座園丘簡陋小屋裡與墾殖民屋主倚著窗,一高一矮談笑風生相映成趣。該園丘后來也易名為LBJ園丘,即莊遜姓名首個字母拼起來的縮寫,就在今天的吉隆坡國際機場附近,有好幾次機場德士司機有意無意地繞道,不知是要尋短路還是長路總之經過附近,我也不以為意,看到路牌寫著LBJ園丘,心裡反而十分感觸。我國著名的已故丹斯里級政治人物與前報人,當年甚至還當過莊遜的白宮新聞助理。


    所以美國與我國在戰略與其他各項關係上,可謂從我國建國以來就極為緊密。往后續談美馬在馬哈迪上一任任相時與過后的關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