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健傑:外勞也是人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羅健傑:外勞也是人

    在便利店與當班的外勞閒聊,平時看來文靜的他,原來聊開后健談得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來自尼泊爾的他今年23歲,是名佛教徒,來馬當便利店員工前,是一名英文教師,遠赴我國是為了讓家人有更好生活。

    他的工作合約為期3年,來馬兩年內的月入不到2000令吉,但他只能拿到一半,每月把其中500令吉寄回鄉,自用400令吉,為了節省開銷,他幾乎不在外吃喝,平時在宿舍煮食;也鮮少外出,更別說奢侈的娛樂,腳車是他的代步工具,用以平時往返于宿舍和便利店,過著兩點式生活。

    他與數名到異地謀生的同鄉,同住在被本地人指“外勞入侵”的市鎮裡,該地點附近,也有其他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外勞居住的宿舍,大家雖同是外勞,但其實是各個社區自成一格,平時不會特地往來。

    他所了解到的是,能在本地經商者都以巴基斯坦人居多,尼泊爾人多以打工為主,他來馬的兩年間交友不多,在外靠同鄉解決問題。


    自然,我們談到了旅遊的話題,他自豪地介紹,全球最高峰、世界最有名的“聖母峰”就在他的國家。聊到當地社區,他說,尼泊爾還算安寧,穆斯林、佛教、基督教組成多元社會,就像馬來西亞一樣,多元和諧。

    問他,這裡好,還是家鄉好?他不置可否,但合約期滿后,他計劃回鄉休息,再走步見步,未婚的他並不急著結婚,雖然他知道有很多來馬工作的外勞,都會通過與本地人結婚后經商,甚至落腳發展,但他不會要過那樣的生活。

    把和他交談的內容寫成文,是要傳達一個反歧視訊息:外勞也是人。

    政府引進外勞填補工作空缺,其中有許多是本地人都不願做的工,但種族歧視卻總是無所不在,外勞群體更是首當其中。

    所以,國內又何止新山移民局官員對外勞動粗事件一宗?只希望讀了這篇文章的你,不會帶著有色眼睛看待外勞。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