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洛:熊小孩爸媽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張瑋洛:熊小孩爸媽

    在華裔出生率日益下降的年代,以前一對夫妻會有5個以上的孩子,現在的夫妻只是養育1個孩子也大喊吃不消,甚至很多選擇不生孩子。一些父母在疼愛獨生子女的同時並沒有把一些常識言傳身教給孩子,以致不顧慮他人,做事我行我素的“熊孩子”就到處橫行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日前美國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去社區中心參加婚禮。婚禮開始前,她坐在沙發等待,而孩子就在社區中心大廳追逐動手亂摸。該大廳有許多藝術品,結果貪玩的孩子打翻了其中一件雕塑藝術品,幸好孩子沒事。誰知道該媽媽隔天收到保險公司信件,指她疏忽看顧孩子,導致雕塑受損,需賠償13萬2000萬美元(約51萬9000令吉)。

    以上的一幕多么熟悉。之前還在面子書看到,親戚孩子闖入日本宅男的收藏品房間破壞了心愛的手辦模型,后者要向親戚索償400萬日元。這些事件真的是罄竹難書啊。

    曾經的你或許有這樣的經驗,就算不是凶巴巴,只是以引導的方式希望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事,就會面對家長站出來維護孩子:他只是一個孩子啊(小孩無罪論)、你自己的東西沒有收好或沒有註明不能動(責任不在我論)、現在弄壞了我也沒辦法(蠻不在乎論)。你會發現,優先需要被教育的不是熊小孩,而是父母。

    成年人自尊心高,在針不扎到肉不會痛的情況下,你和對方理論只會破壞彼此感情或關係(特別是親戚關係)。我個人非常贊成機會教育,下次如果你面對熊孩子破壞價值不高的物品,不妨這么做。


    說出自己的感受

    先彎身或蹲下與孩子視線平高,盡量放鬆臉部表情,要不目無表情也行,輕輕地壓低語調詢問“發生什么事?”。接著提問“你的感覺是什么?”、“你想怎么樣?”、“你有什么辦法?”、“你打算怎么做?”、“你希望我怎么做?”等等問題,讓孩子敘述事情也平靜心情,這時候孩子父母也應該出現了,記得堅持完成以下步驟:說出自己的感受。

    “這是叔叔很喜歡的一樣東西。現在壞了,我很難過,你有試過喜歡的東西壞了而難過么?或許你不在乎這樣東西的價值,但等你真正的東西不小心被人破壞了,你就會想回以前曾經發生類似的事情,並反省自己的過錯,下次再也不會這么做了。”

    以上對白有需要強調語調的部分,才有可能成功在熊孩子不講理父母腦中種下一顆“反省”的種子。至于這么做值不值得,那就見仁見智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