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朝驥:意識形態的詛咒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廖朝驥:意識形態的詛咒

    我從機場回家一定叫Grab,從每次與Grab友族司機交談,都讓我馬上補上國內政治局勢最新發展的勢頭。消費指數高漲對中產階級的傷害,莫過于自己要在晚上或週末開車載客補貼家用。一上車,阿曼先生就和我攀談最新的國內局勢。他先自嘲一番,自己孤陋寡聞,從不知道有幾十萬的一個包包,還以為新聞報導失真。然后他說:“巫統整天說馬來人的鬥爭,馬來人的使命,結果是鬥自己的錢包厚不厚。”“不過,我回鄉下讓我父母投希望聯盟,他們還是覺得有點不妥,因為巫統是為馬來人鬥爭而生的政黨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族裔政治已經是我們國家的禁錮咒,按照族群來分配資源,公開的種族歧視已經是國人忍耐多年的隱痛。各族裔之間對“平等”、“權益”的界定沒有足夠的共識,常被政客政黨操弄,然而歸根究底主要還是三大族裔政黨的宗旨與執政近半世紀的僵化導致。只為馬來人鬥爭的巫統、只為華人鬥爭的馬華和只為印度人鬥爭的印度國大黨,從2008年大選逐漸失勢到2018年政黨輪替,這些族裔政黨都在為自己的意識形態找出路。

    保守聲音逐漸抬頭

    然而投機的心理還是充斥在目前這些政黨領袖腦中,講了三代為族裔鬥爭,一下子要換成為“國民”鬥爭,這個難度猶如吃葷者要改去吃素。從單一族群走向多元族群,黨內有許多批評,指他們將失去原有的基本盤。歷經第14屆大選后,唯一可以號稱有基本盤的只有巫統。所以黨內的保守聲音又逐漸抬頭,宣稱“馬來人鬥爭尚未完成”,巫統還有生存必要。他們重新撿起族裔口號,聲討財政部發出中文文告,有損馬來語作為國語的地位。民間和媒體也沒有隨風起舞,副首相旺姐一句話:“看馬來文電影都有中文字幕啊。”就把這個看似可以無限上綱,聲討希盟政府的錯失,給打發掉了。

    巫統要大破大立轉型為以馬來黨員為主的多元族裔政黨,或與馬華、國大黨合併為國陣黨,都預示著巫統至少得要10年臥薪嘗膽,才有機會重建自己的問政政績,以政策和服務跟希望聯盟別苗頭。然而這大一群突然下野的達官貴人,有這個彎腰的身段,從新學習新的政治語言、新的鬥爭目標,以及修正自己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嗎?眼看當務之急是要奪取黨產中少有的政治資源,以維持自己的體面生活,再加上原來都聽慣了馬來人鬥爭、馬來人萬歲的黨員。這一屆巫統黨選只會趨向保守,猶如困獸咆哮怒吼,都忘了衝破牢獄,才是重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