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經營策略的虛與實 游枝:國產車的失與得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汽車經營策略的虛與實 游枝:國產車的失與得

    汽車,是工業革命以來,用上最多技術配件的工業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從機械到電子用品,有室內裝璜又包括縮小到恰到好處的傢俬。近來技術的進步,簡化了不少零件。今天,一輛汽車,仍然需要將近2萬件配件才成車,還沒有任何一件現代技術產品像汽車那么需要大量又精細的配件。

    也就是說,一輛汽車、要靠電子、機械、電池、傢俬、漆、鋼、鉛、膠及稀有金屬材料,再加上千項科技制品的結合。明白的事實是制造汽車的同時,必須具備各項工業技術、人才、經營經驗及保養與研究開發的財力與技術力。

    當年,首相馬哈迪積极發展汽車工業,多數人只看到他一心打造國產汽車的一面用心,其實他另一番的努力用意,是扶起大量高度技術工業,培訓人力資源,從而提升經社實力,這才是馬哈迪當年的國產車最主要目標。

    國產車大計劃,因人事、策略的欠缺,加上國際政經環境變化,最后落到賣落外人主控又失去國產的名分。造車是不能說成功,不過,這些年,大量與汽車工業相關的技術企業興起,技術人力的壯大,是從低度開發走向工業國的有力基礎。


    打下堅實基礎

    從整體看,國產車艱苦掙扎的數十年,帶動經社自立成長,算一項大成功。

    汽車是不斷從研究開發中确保成長的時代恒久工業產品,研究開發是汽車業及科技業活命的根源。

    過去的30多年時間,雖然沒有如當日預設的進程達到自國產造汽車的目標,卻帶動起工業與技術實力,培訓出大量經營與研究開發的專業人才,這是今后再創汽車工業及其他高層面企業一份堅實的基礎。

    當然,國產車的失落,是經社一大遺憾,也是難以消除的傷痛,帶動經社成長又為未來打下踏實基礎,這一方面有收成,善加利用,又可另創一番成長景象。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