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勢堂‧南洋開枝散葉 薪伙相傳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架勢堂‧南洋開枝散葉 薪伙相傳

    20180723interview01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特約:子若
    攝影:張智玟
    部分圖:受訪者提供

    樹木聚生一塊,成了林子;無數個林子聚長一起,又成了森林。
    林伙家族從第一代人由中國南來馬來亞,開枝散葉,如今傳到第六代,成員早已超過五百人,最年長已90歲,最年幼不過是剛出世的嬰兒,人丁興旺,不只出了一個大馬房地產界的金漆招牌,企業人才更是輩出。
    世代相傳,眾木成林的故事,一切從籌辦家族晚宴開始,就由其中林福山與林立傑這對堂兄弟,談起祖父林伙的過往事跡!

    眾木成林六代人
    根植豪情天地

    林子裡有粗壯的參天大樹,也有細嫩的小樹,不論是大樹或小樹,每一個生命都在林子裡貢獻其角色,承擔其大任,少一個都不可。林伙這個大家族,何嘗不也長成如此林般欣欣向榮呢?

    所謂“獨木不成林”,當許多獨木站在一起,即成了無數個林;一旦無數個林,都結集在一起,又成了一大夥林子。在大馬,從前有個年輕小伙子的名字,就叫著林伙(1904年~1988年)!


    從中國南來馬來亞后,他在赤道陽光下如樹木般開枝散葉,事跡發展到如今,林伙家庭成員早已超過五百人,最年長已90歲,最年幼不過是剛出世的嬰兒,當中不乏有成就的人物,名副其實是個大家族。

    林子裡有粗壯的參天大樹,也有細嫩的翠綠小樹,不論是大樹抑或小樹,這一片綠景展現的是生命的生生不息,而每一個生命都在林子裡貢獻其角色,承擔其大任,少一個生命都不可。林伙這個大家族,何嘗不也長成如此林般欣欣向榮呢?

    林福山說,林伙家族是通過團結才能壯大起來,沒有林伙南來馬來亞的刻苦耐勞和用心經營,成就不了他跟林立傑的堂兄弟之情。
    林福山說,林伙家族是通過團結才能壯大起來,沒有林伙南來馬來亞的刻苦耐勞和用心經營,成就不了他跟林立傑的堂兄弟之情。
    林立傑透露,聽到祖父在謀生之餘,依然不忘幫助他人的小故事后,就把它緊記在心裡,直到今天。
    林立傑透露,聽到祖父在謀生之餘,依然不忘幫助他人的小故事后,就把它緊記在心裡,直到今天。

    堅守祖訓,團結家族

    顧名思義,林伙家族就是從第一代人林伙開始,如今已來到了第六代人,從這一代傳承到下一代期間,不僅出了一個大馬房地產界的金漆招牌,家族裡的企業人才更是輩出。

    當中,最廣為大馬人所知的,計有:第二代的林木生私人控股有限公司創始人拿督斯裡林木生(現任林木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主席)、第三代的林木生集團董事經理丹斯裡林福山、創建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執行長拿督林立傑等人。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隨著時間的步履來到2018年,如果林伙仍健在,他會是114歲。只是,我們都知道,生命沒有如果,卻可以有成果,林伙用84年歲月凝煉而成的精神,終究留了下來,那是一種憑著刻苦耐勞,在南洋落地生根創出一片天地的生命豪情與激情。

    這份精神被林家后世子孫記住了、堅守住了,也一直在傳承著!

    為了不忘這位為人父親、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的世代長者林伙的恩情,第三代的靈魂人物丹斯裡林福山在今年新年前聆聽了姑姑們的心願,再徵得父親的意見后,決定以“世代相傳”之名辦一場林伙家族晚宴。

    這場定于今年8月12日舉行的晚宴,不只是讓林伙數百位家族成員參加,更廣邀好友們參與其盛,一同見證他們濃得化不開,不會隨著時間而流逝、不會隨著科技而疏離的親情與恩情。

    為了這個家族盛事,這場晚宴的大會主席丹斯裡林福山連同籌委會主席拿督林立傑,一起做客《架勢堂》,給大家述說他們的祖輩林伙和龐大家族一路走來的情深意重。

    林伙夫婦與大兒子林木水、二兒子林木生和大女兒林亞扁。
    林伙夫婦與大兒子林木水、二兒子林木生和大女兒林亞扁。

    種菜養家兼濟人祖父樹立好榜樣

    林福山和林立傑是林伙家族的第三代成員,兩人以堂兄弟相稱,既然他們因林伙之名而聚首在此次訪問之中,讓我們打開話匣子的主人公自然落在林伙身上,林伙是他倆的祖父。

    從他倆的憶述,我們得知,林伙出生于中國福建省安溪官橋新春村,13歲即南下馬來亞,先是在親戚的雜貨店當了6年的雜役,在有了些許積蓄后,決定返鄉成家立業。

    “由于當時家鄉仍是個物資匱乏的偏遠山村,婚后不久,祖父即帶著妻子王玉離鄉背井,再度回到馬來亞這片土地,從此在此落地生根。”

    林伙最初是以種植和養殖業為生,憑著與生俱來的一股辛勤與努力精神,所經營的事業規模逐步擴大,直至1941年年杪,日軍入侵馬來亞, 當時老百姓都難以倖免,陷入水深火熱的苦日子。

    從小不忘祖父善行

    所幸林伙的農村未受太大的波及,以致于他還可以收留抗日難民,並讓他們在農場裡幫忙,這段經歷其實后來成了他們家族成員之間,一直流傳的小故事。

    林立傑說道,當祖父去世的時候,有個印度人來拜祭他,“我們都驚訝,噫,這個素未謀面的人怎麼會出現呢?”他們仍記得,對方還稱祖父為pendek(小矮子),他倆齊聲說道:“跟祖母比較起來,祖父的身材略為矮小。”

    結果,在他們詢問之下才發現,當年戰亂時期,許多人沒有食物吃,也沒有地方住,祖父于是就把自己種植的番薯和木薯送給他人吃,期間,幫助過不少人。這個故事雖小,但是,聽在林立傑的耳裡,卻在其內心掀起了相當大的激盪。

    “當時,祖父是以種菜為生,你看,他謀生之餘,還能夠幫助人,兩件事是可以一起執行的!”他說,當初聽了這個故事之后,就把它記在腦海裡了,那一年,他不過是個9歲的孩子,一等他講完,林福山趁機調侃他說:“這麼早就知道啦?”

    與我們分享了這個小故事之后,林立傑有感而言,林福山其實也跟祖父一樣做著同樣的事,實踐著同樣的理念,“林木生集團建可負擔房屋,不也是給渴望有個家的人助一臂之力,實現居者有其屋嗎?”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我們靠所得來謀生,但靠給予來創造生活。”惟有兩件事一直都在輪迴交替發生著、存在著,才能成就一本本有意思的生命事件簿!

    林木生與林福山父子,在林木生建築公司最初開幕時的一張合照。
    林木生與林福山父子,在林木生建築公司最初開幕時的一張合照。

    當不成書法家
    卻成了企業家

    在那個多子即是多福的年代裡,林伙跟妻子育有6男6女,當中二兒子林木生和四兒子林木春,分別是林福山與林立傑的父親,不論是孩子或孫子眼裡,林伙是個嚴肅且家規甚嚴的長輩。

    林福山憶述:“只要哪個孩子犯錯,他都會給予處罰,但是,據父親說,他對我很好,也不曉得為什麼。”語畢,他笑一笑,望向與他同坐在一起的林立傑,說道:“你有被打過咩!當時,他還很小呢!”林立傑則笑笑回說:“是的,我還小。”

    現年61歲的林福山憶述,直到廿多歲,那段年輕飛揚的年輕歲月裡,一直都有祖父的陪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儘管祖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他非常注重子孫的教育。”在他看來,那是因為祖父清楚知道“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的道理,而這也是林伙對孩子們的“祖訓”。

    “在我四五年級的時候,每天下午時分,祖父都會到距離住家半小時路程的一間屋子裡休息,”那是出租給人家的屋子,不過,祖父給自己留了一間房間。

    “不知為何,在眾多孫子當中,他總愛拉著我跟最小的叔叔到那裡寫書法,我們就在那兒邊寫大小楷做功課,他則在一旁休息睡覺。”

    聽罷,立即以促狹的口吻問他:“丹斯裡,當時你是否心甘情願做這件事?”他以無可奈何的語氣回說:“沒辦法呀!”漸入輕鬆狀態后的他,轉以閩南語說道:“”阿公叫到,就這樣寫、寫、寫呀……”

    如今回想起來,他自嘆有點可惜沒有一直深入勤練下去,“不然,現在就變書法家了!”大筆一揮的書法家當不成,卻成了大膽一搏的企業家,同樣是出人頭地。

    當了企業家之后,是否還有閒來揮毫抒胸臆,潑墨著豪情的意致呢?他不假思索,說道:“幾十年沒寫了,寫得很差啦!”在場有人見過其書法作品的人,卻給了“很好”的評價。

    林木生全家福
    林木生全家福
    小小的林立傑被林伙抱在懷裡,這份難能可貴的祖孫情,讓長大后的他難以忘懷,一輩子都記住了。
    小小的林立傑被林伙抱在懷裡,這份難能可貴的祖孫情,讓長大后的他難以忘懷,一輩子都記住了。
    林伙與林福山的珍貴合照。
    林伙與林福山的珍貴合照。

    家人是永遠的依靠

    儘管與林福山同輩,但林立傑跟這位堂哥的年齡相差了19個年頭,“差我很多咯!”林福出如是說道,從訪問過程中的細微末節,可以感覺到林立傑對這位堂哥的尊重。

    談到祖父林伙,他說,打從一出世就跟祖父母同住在一個屋簷下,“也就是說,祖父人生中最后的10年,是跟我們一家人住在一起的。”那也是林立傑人生中的最初10年,在他的記憶裡,祖父是個沉默寡言的人。

    上一代的人雖然不多言、不多語,但是,他們往往都把所思、所想付諸于行動中。對他而言,他最常見到的一個畫面是,祖父與孩子之間的親密互動,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的伯伯和叔叔們,都會經常與他聚在一起,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這些孩子都很尊敬且愛戴他。”

    “其實,我對阿嬤(閩南語)的印象比較深刻,她的體格比較高大,並且很壯。”他繼說道:“祖母在生了那麼多孩子過后,還可以每一天抬著水去澆花(她種了很多九重葛),還做了很多的事情,是一個非常能幹的阿嬤。”

    從阿公與阿嬤跟孩子之間的互動中,“我看到一家人團結在一起的重要。”這個“團結就是力量”的精髓從上一代延續到了父親這一代人,“同樣的,我的父親跟他的兄弟姐妹,經常都會相聚在一起。”

    托祖父給的緣,結為堂兄弟

    “所以,只要哪一家遇到生活上的困境,都會趁著相聚的時候提出來,大家也就會彼此互相幫助,共同面對與渡過難關。”這些發生在尋常日子的許多例子,印證了“家人是永遠的依靠”這句話。

    在籌備晚宴的過程中,他也得以聆聽到來自不同家庭關于他們跟祖父母之間的故事,時至今日,他才發現到,不同的家庭都有不同的需要,而祖父母卻在每個家庭裡成功扮演著他們該有的角色,“這是很不簡單的事,他們真的很偉大!”

    一個人之所以被尊重、被愛戴並不是理所當然,那是因為他不僅做對的事,也把事做得對。此時,林福山接腔答道:“從我父親的身體力行中,可以體會到祖父是如何教育他的孩子們。”

    他繼續說道,除了家教非常嚴格之外 ,自幼開始,父親就不斷給他們灌輸不同的思想,包括:做人要具備謙虛的心、謀事要講求信用等等,都是積極且正面的道德觀念,“以前,我們會覺得他很長氣,每天都不斷重複說同樣的話……”

    其實,正是因為習慣了這樣週而復始的教養方式,“所以,才成就了今天的我們。如果沒有林伙,哪有我們呢?(此時,他望向林立傑……)我們之所以結為堂兄弟,全賴林伙當初的一個抉擇,成就了一段緣分!”

    在長大后的林立傑心目中,王玉是個非常能幹的阿嬤。圖為小時候的他,與阿嬤的珍貴合照。
    在長大后的林立傑心目中,王玉是個非常能幹的阿嬤。圖為小時候的他,與阿嬤的珍貴合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