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和:寫意寫──貝多芬的田園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趙德和:寫意寫──貝多芬的田園

    “田園交響曲,與其說是景色的畫像,其實它更像感覺的表達。第一章:到訪鄉間再次被喚醒的喜悅,第二章:悠悠河流的景色,第三章:村民歡聚一堂,第四章:突然被暴風雨干擾,第五章:感恩以及對神靈的禮讚。”貝多芬如此形容這首交響曲。大自然一直都是貝多芬獲取慰藉的泉源,1808年,相隔了六年,貝多芬再次踏入海林根施塔特的這片土地上。六年前,萌生自殺念頭的他便是在這地方寫下為人津津樂道的海林根施塔特遺囑(Heiligenstadt Testament),當中一句“是藝術,就只是藝術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把我感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覺得不能離開這個世界。”(傅雷譯)依舊振奮人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在維也納森林漫步的他,把鄉間的大草原、河流、鳥鳴、酒吧裡半醉的樂手,還有那比文明還早的藍天,精確地往手中那本小簿子裡轉化成音符。

    這是貝多芬唯一一首以標題音樂的方式來呈現的交響曲,但如他所言,這更像是他嘗試描述置身大自然懷抱時,當下的精神狀態。

    說回當晚的音樂會,壓軸曲目就是這首《田園》,鳥語花香的世界只需稍微的想像力便即現眼前,但在還沒說接下來發生的事前,我必須先提一提在1808年12月22日的那場傳奇性音樂會。

    當晚,貝多芬在維也納河畔劇院首演了他的第五和第六首交響曲、C大調彌撒、合唱幻想曲、第四首鋼琴協奏曲和貝多芬的即興演奏,幾乎全是他的傳世佳作,音樂會耗時四小時,是場名副其實的音樂馬拉松,費解的是,沒有任何關于這場音樂會的評論可尋,而這也是貝多芬完全耳聾之前的最后一次公開演出了。


    當晚,難熬的不是音樂會的長度,而是那寒風凜冽的天氣,當音樂進行著時,觀眾在沒有暖氣的音樂廳裡,不停地往手心呼氣,跺腳,試想想,《田園》的音樂和刺骨的寒流要如何達到融合?

    說回當時的我,當音樂大約進行到第三樂章時,相隔同一排五六個位子的一個女孩突然嘔吐,一陣酸臭撲鼻而來,當時我是竭力嘗試以強化聽覺的集中力來抵消嗅覺靈敏,即使成效不顯著。

    但其實到最后,當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時,關鍵還是我們選擇回應的態度而已,也算是斯多葛精神的一種表現吧?

    現在想起來,第三樂章的村民歡聚一堂,我想也許半醉的樂手過后也多喝了兩杯,那接著發生的事就合情合理了。那一次,或許是我唯一一次,兼具視覺、聽覺與嗅覺的體驗“田園”了。

    鋼琴教師,音樂、電影與書籍的雜食動物,零嘴雖少吃但不否認該營養價值所在,偶爾藉健身來消除罪惡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