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志豪:不考試,可以嗎?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駱志豪:不考試,可以嗎?

    最近,面書上有個朋友抨擊學校的董家教領導們,請他們不要在學生面前提及「重賞」開始獲全A的狀元,因為這等同于「重傷」其他大部分無法考獲優異成績的學生,這絕對不是教育的本質。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頃刻間,引來了很多網友發帖討論,大家紛紛認為我們當今的教育體系實在有點乖離了教育本質,常常以考試為主,以考試成績做比較,學生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

    甚至,我國新任教育部部長馬智禮也表示要改革教育,一改以考試為主的惡性文化,讓學生可以快樂學習。

    那么,一個沒有考試的教育體制可行嗎?

    考試存在的目的就是幫助我們篩選與發掘人才,而發掘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這茫


    茫人海中我們又要如何去發掘人才呢?為了避免『海底撈針』似的尋找人才及浪費社會資源,所以為了避免海底撈針和浪費資源的事,考試在發掘人才方面有絕對的必要性。

    如果沒有考試,我們會錯失不少潛在的人才和將會有許多濫竽充數,自命不凡的人涉入專業領域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那將會是一個人才大量被埋沒的時代。

    好比如家長看不到孩子的進步或退步,孩子們也學不到豐富的知識,長大了就成不了才,只會一事無成,一敗塗地。而且,考試具有挑戰性,面對挑戰,我們才會不斷提升個人能力,才能讓莘莘學子們變成有才能的人。

    不過,這看似公平性,標準性極高的考試其實一點也不公平,而且滿滿都是負面效果。

    試想想,考試結果總是有意無意地將學生區別成優等生、中等及差等生,有些人才在考試中考得不好而被分派到差班,在現實考量下,比起優等班的學生,差班學生總會得到較少的資源,而埋沒了人才。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說到負面效果,考試不但過于墨守成規、過于講究標準性的考試也有礙人才的個性發展及創造力,如此看來,成功在考試中考獲好成績的人也不見得會是我們所謂的人才,所以考試真的有在發掘人才嗎?另外,精神壓力顯然是考試的副產品,千萬別小看這副產品,輕則導致考生逃避現實,抗拒學習;重則導致考生承受不了過于巨大的壓力而選擇提早結束生命,無論是輕是重,考試根本就在無意間破壞許多有潛力的人才,沒了人才,還談什麼發掘人才?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考試有如一把雙刃刀,使用得當,它是一把評估學生能力,協助社會發掘人才的強弓利器;使用得過于氾濫,它會成為摧毀學生信心及學習樂趣的冷血武器。

    所以,教育需要考試嗎?我想,還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是環境。回歸教育的本質,我們為何要接受教育?是為了獲得考試的機會?還是為了獲得學習的環境?我們要的顯然是學習的環境,因為只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會促使我們學習,進一步發掘自我的潛能。

    試想想,一個學生對科學充滿熱誠,但在學習方面有障礙的學生考不及格;另一個對科學毫無興趣,只靠死記硬背,考好成績的,何者更擁有成為人才的素質?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籲請大家別再把教育重心放在考試上,而把心思花在如何為莘莘學子們營造一個快樂

    舒適的學習環境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