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燈有約‧果東法師:世間事需融合多元觀點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心燈有約‧果東法師:世間事需融合多元觀點

    聖嚴法師
    聖嚴法師

    特約:江子
    攝影:惠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法鼓山首位方丈為創辦人聖嚴法師,退位后由現任方丈果東法師接位,連任十二年。即將屆滿任期的果東法師,感恩社會各界對法鼓山的信賴護持,出家人是終身為眾生服務的義工,退居之后,仍將秉承創辦人聖嚴師父當年遺範,在僧團中修學佛法、護持佛法、弘揚佛法……

    1‧法師即將屆滿任期,請您談一談退居之后的生活規劃與心情分享……

    自接任方丈以來,我依循聖嚴法師的教導,時刻以奉獻自己、成就大眾、建設自心與人間淨土為期許,和合四眾,尊重專業,群策群力。而弘法行履,遍及海內外,除體系內關懷,也經常受邀為政府、校園及民間機構舉行專題講座,分享法鼓山“心靈環保”理念,推動聖嚴法師提倡的“心五四”、“心六倫”運動,將法鼓山“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的整體關懷,落實于每一個當下。

    秉承師囑,帶領法鼓山僧俗四眾推動佛法的普及化、年輕化及國際化,期以同心同願,凝聚共識,將法鼓山“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在人間遍廣深行。


    你問退居之后的生活,我沒有什麼所謂的規劃,出家人是終身為眾生服務的義工,只要:在謙卑中提起承擔,珍惜相遇的每個因緣,在奉獻中放下得失,感恩生命的起承轉合。盡心盡力,盡責盡分;心平氣和,安于當下。體諒包容,敬業樂群;感恩報恩,奉獻利他。

    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緣,如果只從自己的立場來看並不客觀,還需融合多元觀點,才能讓事情比較圓滿,對自己的成長才有幫助。我將所體悟的心得,匯整成“安心奉獻箴言”--理解現象、包容狀況、持續溝通、成就修行。這也正是聖嚴法師所開示的“奉獻即是修行,安心即是成就。”

    面對各種狀況變化,起心動念仍是難免,只有時時提醒自己回到佛法,調心轉念。當然,轉念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練就,而是慢慢調整自己、轉化、消融自我。我自己的方法是經常反省檢討,慚愧、懺悔。而且,一回生,兩回熟,靠的是不斷地練習。

    每天清晨上殿做早課前,我都會在方丈寮的觀音像前禮佛發願,祈願身、語、意三業隨時保持清淨,並勉勵自己向觀音菩薩學習,聞聲救苦,觀世自在。晚間上香禮佛時,則是反省檢討一整天的言行舉止,不論是自己的起心動念、與大眾互動有待改進之處,或者團體有哪些可以再努力、成長的細節,我都會一一反省檢討懺悔;也隨喜讚歎因佛法而提昇自我的法師、居士,並為需要佛法的大眾、生老病死中的眾生,念佛祝福。

    反省檢討不是檢討別人,而是反觀自己是否與慈悲、智慧相應,能否超越自己的立場,對他人體諒、包容;而非一味地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2‧近年來,“附佛外道”這字眼,在大馬佛教界頻繁出現,教界大德都不斷呼籲正信團體團結一致,將利用“佛教”卻不做“佛事 ”之附佛外道舉罪于世,以便善良單純的佛教徒認清實相,遠離魔道,走向光明。請問師父,您對“附佛外道”的現象,有什麼看法?

    常有人問我:如何區分正信佛教與新興宗教的不同?有關新興宗教的現象,我一向抱持尊重的態度,兼以分享正確信仰的基本觀念。

    從歷史來看,一切信仰及宗教的出現,都是因緣和合的現象,始于人類身心安頓的需求,故有宗教與信仰的問世。

    由古至今,各個宗教皆是歷史上某一時期新生的信仰,例如,二千六百多年前的印度社會,佛教即是當時的新興宗教,不過,從新興宗教發展成為百年、千年的傳統宗教,教義必然具有共通性、普遍性、安定性的正向價值,才能跨越不同世代,延續至今。

    例如,佛法講“慈悲”、“智慧”,天主教與基督教講“大愛”,伊斯蘭講“寬容”、猶太教講“愛人如己”,為一切正信宗教共通的價值。反之,假使宗教信仰者在實踐教義過程中,致使個人身心行為產生異常,或使家庭違和、社會不安,以及對人類生存及和平造成威脅,建議能對所信仰的教義重新詮釋。

    法鼓山僧俗四眾的本分事,即在實踐“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理念,以心靈環保為核心主軸,推廣佛教人間化、佛學人性化、佛法生活化,期以淨化人心、淨化社會。

    3‧請問法師,如何加強佛教教義之法,認識佛教本義,破邪顯正?

    學佛,主要是修習戒、定、慧三學。戒,能使我們不受誘惑、污染;定,能使我們心平氣和、不混亂;慧,能使我們不起煩惱、不受困擾。

    透過戒、定、慧三學的次第薰習與漸修,幫助我們從觀念、心態及行為上,逐漸止息貪、嗔、癡、慢、疑、邪見等無明煩惱,即人心淨化與人品的提升。

    〈專家提醒〉

    面對各種狀況變化,
    起心動念仍是難免,
    只有時時提醒自己回到佛法,
    調心轉念。
    我自己的方法是經常反省檢討,
    慚愧、懺悔。
    而且,一回生,兩回熟,
    靠的是不斷地練習……

    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
    2018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放下心包袱,發現心自己】

    日期:8月4日至5日(星期六及日)
    時間:9.00am~5.00pm
    地點:蕉賴孝恩館 Jalan Kuari, Cheras.
    報名:請洽法鼓山知客處 03-79600841

    20180804xd01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