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曉珊:老之將至——通羅馬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戴曉珊:老之將至——通羅馬

    我是比較幸福的,從小家裡就有車子。小學三年級時,老師教交通工具的種類時,問同學們哪種交通工具是每個人都坐過的。我內心的答案是車子,結果,老師公佈答案是公共巴士。我當時納悶:“怎麼我都沒坐過公共巴士?”小小的心靈覺得,似乎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我老公則是出生在貧困家境的孩子,他的父母一輩子都沒擁有過車子。所以,直到我們拍拖結婚的年齡時,他坐車子走長途時(尤其是山路)會暈車。我這才知道,自己從小就幸運地被訓練了:還沒上幼兒園的時代起,我已跟隨大人,坐車子從吉隆坡出發到新加坡。

    小時候,我一上車子就打瞌睡。我想,車子比搖籃還舒服,因為車裡有冷氣。長大后,上了中學,一坐上車子,我就胡思亂想。車子成了我發呆和做夢的地方。我對車子的好感,從小培養也一直持續到少年。從小,爸媽偶爾會帶我到處尋訪親朋好友。我們常迷路,也不知為何,爸媽從來沒想過要買一份地圖。一路上,媽媽總需要下車問路。可是,問了路還是找不到目的地。于是,爸媽總是吵起來。當時,我心裡總是納悶:迷路有什麼問題?

    沒錯,每次大人在一個分岔路猶豫不決時,我內心的旁白就是:隨便吧,反正條條道路通羅馬,不是嗎?走錯路是開心的事,因為不曾目睹和體驗的新鮮事與物,將會是一道很精彩的風光。我以為,每個人都應該有信心,迷了路,還是能回到起點:找到了羅馬,就能找到熟悉的路線,不是嗎?我以為,不會永遠回不來的,只是花的時間比較長。而能長時間坐在車裡,是很愜意很自在的事啊!小時候的我一直認為,迷路不但不是壞事,還是應該常常經歷的好事。

    現在,出門都是我和老公一起在車裡。每次去新地方,我們便分工:一人駕車,一人用GPS導航(即使手機導航能發聲,我們還是不放心讓它主導)。不論我是導航員還是司機,我都那麼害怕走錯路。每次進入陌生地區,我會著急焦慮。為什麼呢?是因為走了太多冤枉路?是因為害怕麻煩?是因為不想浪費時間、精力與金錢?是的,都對。原來當自己是司機、或者對司機負責時,走錯路不再是浪漫的歷險了。原來,人長大后,就有人與事在目的地等待。遲到或不到,都得對人家負上責任。原來,人長大后,就有時間與車油的限制。一直在路上,得自己賠上越來越少的光陰與越來越不夠的金錢。


    現在的我,不再像幼年時那般無憂無慮,上車便睡覺和享受冷氣;也不再像少年時那般好奇愛冒險,每段旅程都可以不斷耗上青春和爸媽的錢。陌生的路途,不再讓我興奮,未知的地域不再是奇幻的旅程。

    現在,每次上路,我總是希望,車子能走在從起點直接到終點的直線上。如果駕駛盤在自己手中,我只希望平安抵達。人老了,最平凡最熟悉的路程最能讓我心安。

    戴曉珊——觀影、閱讀與寫作為持續日常,間歇性掃地、煮飯和遛狗,以調和生命中的瘋狂與平庸。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