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糖醣真的很恐怖?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悅讀‧糖醣真的很恐怖?

    3天改變體質的斷糖飲食.西脅俊二.采實文化
    3天改變體質的斷糖飲食.西脅俊二.采實文化

    讀書人:趙演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糖是一種毒品,具有成癮性。當人類攝取碳水化合物時,我們的中央處理器——大腦會分泌類似鴉片,讓人感受快樂的物質:腦內啡。于是,產生了“碳水化合物=美味=幸福快樂”的美麗幻象。戒掉糖分變成很高難度的事,我們都糖中毒了,沒人願意捨掉幸福的感覺,即使當你知道只是被蒙在鼓裏……

    身為資深薯片迷戀者,我很好奇薯片這個快樂與痛苦並存的食品,到底是怎麼被發明的?谷歌顯示,大約在公元1853年,紐約一家度假村裏,有位客人抱怨該餐廳的炸薯條切太厚,影響口感,要求廚房重新準備。廚師將薯條切薄一半,客人仍覺得不滿意。

    廚師認為客人吹毛求疵,決定惡作劇對方,將幾顆馬鈴薯切成薄片並炸得卷卷脆脆的,撒上鹽,讓客人無法用叉子來吃,計劃讓對方出醜。豈知,客人不怒反喜,非常喜歡如紙張一樣薄的薯片“卡滋!卡滋!”酥脆聲音,吸引了其他客人紛紛點了這道菜,惡作劇反而造就了薯片誕生!

    薯片鹹香酥脆,不管是聚會派對、獨自看漫畫或看戲都受歡迎。可是,它多油多鹽高熱量。我可戒掉軟飲料、不吃辣食,卻戒不掉薯片,每次明明只想吃幾口卻忍不住整包吃完。我以為這種現象可稱之為“薯片之謎”,卻在《3天改變體質的斷糖飲食》裏發現,“薯片之謎”原來和很多女生明明很飽了卻還可以騰出另外一個胃來裝甜點的現象一樣,都歸因為“糖中毒”!


    糖是一種毒品,具有成癮性。當人類攝取碳水化合物時,我們的中央處理器——大腦會分泌類似鴉片,讓人感受快樂的物質:腦內啡。于是,產生了“碳水化合物=美味=幸福快樂”的美麗幻象。戒掉糖分變成很高難度的事,我們都糖中毒了,沒人願意捨掉幸福的感覺,即使當你知道只是被蒙在鼓裏!

    碳水化合物讓人恐懼?

    《3天改變體質的斷糖飲食》作者西脅俊二是名精神科醫生,察覺到西方醫學存在著一些限制,無法將疾病根治。他鑽研中醫學、印度古老的阿育吠陀醫學。為了瞭解及探討糖分與癌症、糖尿病、憂鬱症之間的關係,他更秉持著醫生的實驗精神,在接近50歲時執行斷糖飲食法。除了在第一個月體重減輕5公斤,三個月后共瘦了17公斤,更發現斷糖飲食法可讓大多數第二型糖尿病及高血壓,在減少或不透過醫藥治療下,獲得改善。

    平時看似均衡的飲食,如:米飯、麵包、麵食、水果、沙拉、蔬菜汁等,隱藏了很多糖分。糖分營養價值低,不宜大量攝取。一碗白飯,含糖量高達九顆方糖!碳水化合物並不會像方糖有明顯甜味,在吃的時候不會知道在攝取糖分,這正是碳水化合物恐怖的地方!

    作者提及,人體可自行生產葡萄糖,我們不需依賴糖分來提供身體能源。糖分過量,除了化成脂肪,加速人體老化、易改變情緒或人格、也讓癌細胞更易生存。通過作者親身驗證,斷糖飲食法有以下效果:健康瘦身、大部分病都能痊癒、下午精神更好、降低焦慮感和壓力、預防失智症及憂鬱等。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糖化就是老化的開始

    古人運動量遠大于現代人,能將吃入體內的糖分耗盡,不形成脂肪。現代人因科技發達,生活便利,加上攝取的食物精緻,根本不能把能量消耗完畢,反而纍積越來越多的體脂肪。因此,亞洲人的主食:米飯、麵包、麵食等碳水化合物在作者的禁食名單內。

    作者在書裏強調糖是毒,更是癌細胞的最愛。他鼓勵讀者進行斷糖飲食,尤其有高血壓、糖尿病、癌症、肥胖患者。書中提及了當攝取太多糖分,以及進行無糖飲食時身體的各種變化。

    他在前言中提及,若讀者願意在琳琅滿目的書籍中,挑起他這本書看,斷糖不會是難事。我想他大概沒想到,在閱讀這本書的幾天裏,我邊看邊吃了兩個麵包、兩小包玉米餅、一小包薯片,還有一個杯麵,這些都是高糖食物!

    看完這本書,雖不能馬上戒掉薯片,但我開始對薯片有恐懼。人類細胞一旦糖化,就是老化的開始。“最終糖化蛋白”是一種老化物質,是生于體內的內因性最終糖化蛋白,第二種是經過攝取的食物,由蛋白質及糖一起加熱製成的料理,就含有大量的最終糖化蛋白。而薯條和薯片,就含有大量的最終糖化蛋白!我可不想未老先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