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老課本裡的橡膠業和錫礦業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青年‧老課本裡的橡膠業和錫礦業

    以前割膠的情景,以前曬膠片的情景。
    以前割膠的情景,以前曬膠片的情景。
    以前割膠的情景,以前曬膠片的情景。
    以前割膠的情景,以前曬膠片的情景。
    早期礦業為殖民政府帶來豐厚收入,19世紀中葉之后,在殖民政府的鼓勵下,華人成為最大的錫礦開採者。今天,橡膠行業和錫礦也慢慢走向了沒落,我們也只能從老課本中重溫以前這些行業的故事。

    談起我國早期的經濟命脈,無疑是錫和橡膠。錫和橡膠行業與早期馬來亞華人移民史有著很大關係。本地學者廖文輝曾說過:“19世紀中葉錫礦大量開採,莫不與華工在各邦政府鼓勵下湧入各地開採,且引進新的採錫法,華籍礦工的人數和錫產突飛猛進,錫業成為我國的重要稅收來源。”除了錫礦,另一個當時常見的工作是割膠。這時期的課文都是切合當時的情況,因此當時的課文有許多是與當時的工作有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早期課本也大量收錄與錫礦和橡膠有關課文,1954年聯營出版的課本《國語》三下,第五課〈勞務金礦〉,便是介紹了工人采金礦的情景。第六課〈錫礦工人〉則介紹了開採錫礦的方法。早年我國是以錫礦享譽國際的,除了產錫,我們還生產金、煤、鐵等。第七課〈開礦〉提到了這幾種礦了,並肯定這幾種礦給大家帶來的富足。

    聽!我們的機聲多麼響亮!
    看!我們的工作多麼緊張!
    我們出產寶貴的金和錫,
    我們有豐富的煤礦和鐵礦。
    努力啊!我們努力開礦,使大家生活安康!
    聽!我們的機聲多麼響亮!
    看!我們的工作多麼緊張!
    我們來發掘地下的寶藏,
    我們要造成人間的天堂。
    努力啊!我們努力開礦,使大家快樂無盡!

    以前採錫礦的情景,以前採錫的方法。
    以前採錫礦的情景,以前採錫的方法。

    華人在馬來西亞功勞不可忘

    早期礦業為殖民政府帶來豐厚收入,19世紀中葉之后,在殖民政府的鼓勵下,華人成為最大的錫礦開採者。1961年由吉隆坡文化出版社《華語》三上,第五課〈誰的功績〉和《華語》四上,第十五課〈華人之功不可忘〉,更是進一步歌頌華人對錫礦的貢獻:


    誰的功績
    馬來亞盛產錫。
    我華工,開礦山,
    採礦石,流血汗,
    日夜不休息。
    採得錫礦銷遠方,
    國家富源多仰給。
    看,馬來亞今日繁榮,
    應不忘華人的功績。
    華人之功不可忘
    馬來氣候雖炎熱,
    一雨成秋便清涼。
    四季林木真茂盛,
    產椰產膠產檳榔。
    既有碩莪和煙草,
    還有咖啡和蔗糖。
    地下寶藏也豐富,
    錫和煤鐵品質良。
    以前本是荒蕪地,
    試問誰是開發者?
    華人之功不可忘。

    早期課文不少都會提及錫礦,錫礦和華人的關係。就如以上課文一樣,先是讚美馬來亞農產品豐富,礦物品質好,最后第二句筆鋒一轉,提出誰是開發者?結尾便是“華人功勞不可忘”。這些課文都肯定了華人對這片土地的貢獻。到了《華語》五上,第二十一課〈錫礦〉,這篇課文詳細地說洗流琅的採錫方法。

    文化版《華語》五上,第十八課〈樹膠〉。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黎特如何鼓勵種植橡膠。
    文化版《華語》五上,第十八課〈樹膠〉。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黎特如何鼓勵種植橡膠。

    陳齊賢與黎特的極大貢獻

    除了錫礦,橡膠也是我國當時的經濟支柱,因此這時期的課文不少與這兩個行業有關。橡膠曾是我國的經濟命脈,獨立后的課文也大量地介紹與橡膠有關的課文。1961年吉隆坡文化版出版的〈華語〉三下,第三課〈樹膠是怎樣來的〉,課文中除了帶出橡膠的由來,在馬來亞的發展,並帶出陳齊賢對我國橡膠業的貢獻。

    南來的華人,和很多建功立業的華人,大多數是先到馬六甲,葉亞來就是其中一個。馬六甲的樹膠業很發達。聽說馬來亞的樹膠種植,要算馬六甲為最早,華人陳賢齊算是最有功勞的人。樹膠的原出產地在南美的巴西,他在1896年以后,首先在馬六甲試行種植,成績良好。接著就組織公司,大量生產,從此以后,馬來亞各地也就開始種植了。現在,新加坡人為了紀念他的功績,把一條街稱為齊賢街。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文化版《華語》五上,第十八課〈樹膠〉。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黎特如何鼓勵種植橡膠,和介紹錫礦的課文一樣,在介紹橡膠行業的時候,編者不忘寫到華人對這兩個行業的貢獻。今天,橡膠行業和錫礦也慢慢走向了沒落,我們也只能從老課本中重溫以前這些行業的故事。

    謝增英:新說老課本——文字工作者,喜歡看書,也喜歡編輯書。近年來都在和教科書“打交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