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國旗 國家 國慶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主題故事‧國旗 國家 國慶

    20180819national01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報導:譚絡瑜
    攝影:覃福榮
    部分圖:受訪者提供

    藍色天空中,黃色星月閃耀,14道紅白輝煌條紋在飄揚。

    國慶日將來臨,馬來西亞國旗高高掛,今年你對國旗特別有感覺嗎?

    我們來聊一聊國旗的故事……


    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國慶,是國家的生日。

    一年一度國慶日,提醒我們國家的成立和成長,有血有淚、有悲有喜,國家的希望得靠人民同心協力爭取。

    趁著國慶來臨,我們請老中青各領域人士,分享他們的國慶和國旗的故事……

    王春秋:再見椰樹熱淚垂 這裡是天堂!

    王春秋是吉隆坡人,1945年日本投降那一年出生。1957年馬來亞宣布獨立時,她小學六年級。8月31日那天,雖然沒有去默迪卡體育場湊熱鬧,但她和同學們都知道,從那一天起,馬來亞獨立了,不再是英國殖民地,馬來亞歸馬來亞人民管理。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1963年,她是中學生,知道馬來亞與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組成馬來西亞,國家版圖擴大了。1965年,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看到報章上李光耀流淚的照片,她也心有戚戚焉,感嘆馬來西亞華人人口一下少了很多。

    她經歷英殖民、獨立、馬來西亞誕生、馬新分家,到今年見證馬來西亞首次政權更迭,人生記憶與這個國家的命運緊緊相扣。1969年513事件發生時,她人在英國,看到吉隆坡宣布緊急狀態,萬分牽掛家人的安危,差一點就買機票飛回來。

    她年輕時留學英國,也曾在西亞國家工作過,人在異鄉時分外清楚自己對這個國家的愛。“畢竟,我們是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華裔,不管政府如何,這片土地就是我們的家。”

    她說:“在國外看到馬來西亞國旗,特別有親切感。在英國生活了5年半回來,我在飛機上第一眼看到椰樹時,就流淚了!”

    她們那一代人的愛國情操,也許跟現今世代不一樣,小學熟背作業練習簿背面的國家原則,一听到國歌就乖乖立正;早年戲院散場時,全體觀眾還會站起來唱國歌。

    愛國之心任何時候都不變,她真心認為:“去過許多國家,更加相信馬來西亞是天堂。沒有天災,除了513事件外,多元種族和平相處,食物多元豐富,居住環境也很好。雖然近十多年來治安變差了,但還是比很多國家好!”

    王春秋(左起)、何笑湄、潘金海和煒菁,祝賀馬來西亞生日快樂。
    王春秋(左起)、何笑湄、潘金海和煒菁,祝賀馬來西亞生日快樂。

    何笑湄:參與游行 半世紀仍記得

    何笑湄出生于1954年,馬來亞獨立時她才3歲。

    對于國慶日,最深刻的印象是小學時期,被老師選中參加國慶游行。綵排和國慶當天起個大早,頂著烈日去游行,又曬又累,但非常好玩,能夠當代表參加國慶慶典,感覺很光榮。

    潘金海:時代變遷峇迪情猶在

    我國資深畫家潘金海的作品,總是有濃得化不開的南洋風情。他早期將油畫、版畫和水墨畫的作畫技巧,糅合成獨特的蠟染技巧,創作獨樹一幟具南洋風的峇迪畫。爾后,他將峇迪畫與水墨畫兩種技巧融合為一體,創出南洋風情的作品。

    他筆下的高腳屋、椰林、稻田、穿著紗籠的馬來婦女,是我們曾經熟悉的人文景色,雖然,這些景色隨時代變遷漸漸改變,他依然鍾情于馬來西亞樸素情懷。他笑言:“或許我是個懷舊的畫家。”

    潘金海于1950年出生在吉隆坡,見證首都自國家獨立61年來的變化,感嘆城巿雖然越變越繁華,但交通變得不方便,屋價太高,人們的薪水追不上通膨。怎樣的生活才算是理想的生活?這個問題值得大家思考。

    煒菁:請多珍惜 大馬月亮圓

    煒菁對國慶日的印象,停留在小時候,那是童年一年一度的娛樂。國慶日不必上學,她會很開心地一早起床,打開電視看國慶游行直播,當聽到戰鬥機飛越天空的轟隆隆聲,就會興奮地跑出屋外觀看。

    愛國心是點滴累積,自然養成的。她在澳洲墨爾本求學時,在街頭聽到馬來話倍感親切,會不自禁停下來多聽一會;想念家鄉食物時,即使很貴也要去大馬餐廳吃Roti Canai解鄉愁。國慶日來臨,墨爾本大馬學生協會都會辦Open House,大馬同胞不分種族聚在一起歡慶,感覺非常溫馨。

    身邊不少同學選擇留在澳洲工作定居,而她學成后選擇回國,原因是家人都在大馬,回來是理所當然的。其實,外國月亮不一定特別圓,她覺得祖國也很好,在大馬做生意的發展空間更大。

    只是,她有感我國政府沒有好好珍惜歷史,每次看到古跡和老樹被破壞,就覺得心痛。期許未來政府更努力保護環境,讓下一代了解及愛惜我國的歷史和非物資文化。

    Jason:假期忙主持活動

    他對國慶日的認知是--公共假期,也是工作最忙碌的時候,每年總是忙著主持活動,參與戲劇演出等。小學六年級,曾跟家人去獨立廣場看國慶游行,感覺不如在家裡舒舒服服地看電視。

    陳宇競:約朋友看煙花

    國慶日,就是國家慶祝獨立的日子,對一般人的意義是公共假期。他有時間會約朋友去獨立廣場看煙花表演,感受熱鬧氣氛。

    鄭錦濠:升國旗儀式非常講究

    鄭錦濠對國旗有特別多的回憶,因為小學二年級和三年級,都是負責週會升國旗。

    升國旗儀式非常講究,每一個步驟都不能做錯,很多小細節得注意,比如:國旗不能碰到地面,要搭在肩膀上,以示尊重。升旗時要配合國歌節奏,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國歌唱完前就必須把國旗升到頂端。

    他記得最糗的一次,同伴不小心把州旗升反了。唯一一次國旗降半旗,是最高統治者去世。

    Amie:東馬西馬國慶都熱鬧

    20歲的Amie是來自沙巴斗湖的馬來同胞,自小跟其他友族朋友和睦相處。他選擇來西馬工作,是因為這里的工資比東馬高。初來時,他對西馬的生活環境和文化,以及首都繁華忙碌生活有點適應不良,甚至,西馬口音的馬來話也與東馬不同。

    幸好,他工作的餐廳里有不少東馬同胞,同鄉互相打氣,協助他更快融入新生活。他表示,東馬和西馬的國慶,熱鬧氣氛都差不多,沙巴人也慶祝8月31日和9月16日,每逢國慶游行,煙花表演也少不了,大家最開心的是,可以趁著公共假期休息和出國旅游。

    黃秀娟:多參與才會有情感

    以往國慶日來臨,會給畫室小朋友畫國旗,但她覺得若只是畫而已,沒真正經歷和體驗,不會有太多情感在里面。

    她曾參與Bersih上街,抗爭是自願為國家做一些努力,在街上與大家一起唱國歌、揮國旗,非常感動。今年新馬來西亞實現了,很開心終于有了改變,希望國家未來更進步!

    劉啟暉:新氣象 希望自由公平

    今年國家政權更迭,大家都說新馬來西亞成立了,希望未來有新氣象,社會更自由、公平,人民對于國家的政策,可以更直接參與和批評。

    張俊虹:體育凝聚人民 為國家加油

    女子跳水運動員張俊虹,在2017年世界游泳錦標賽10公尺高台奪冠,成為馬來西亞歷史上第一位世界跳水冠軍。站在頒獎台上,看著馬來西亞國旗在中間位置徐徐升起,她外表淡定但內心激動,聽到國歌奏起那一刻,剎那間還以為大會放錯國歌,畢竟,馬來西亞國歌從未在如此大的舞台上奏響過。

    國旗飄揚,唱著國歌,征戰體壇多年的老將,也不禁激動地起雞皮疙瘩。

    在那之前,大馬國人難忘的一幕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張俊虹與潘德蕾拉贏得女子雙人10公尺跳台銀牌。雖然輝煌條紋旗不是在中間位置,但飄揚在奧運會跳水頒獎台上,也是歷史性一刻。

    20180819national04

    張俊虹:拿獎牌披國旗,感動驕傲

    張俊虹當時的心情是興奮又激動,完全沒有錯過金牌的遺憾。“奧運會是運動員的夢想,能夠參加就已經很榮幸了,在奧運會奪得銀牌的感覺非常不可思議。”

    在世錦賽和奧運會之前,她曾奪過亞運會銀牌和銅牌、跳水世界杯銀牌,連續三屆東運會衛冕冠軍,每一次拿著獎牌身披國旗拍照,她都會感到驕傲。每每在國外賽場,看到觀眾席上有同胞揮動國旗加油打氣,也令她莫名感動。

    馬來西亞國旗並非人人都認識,她曾在2010年亞運會上,聽見觀眾席上有人問:“這是什麼國旗?”張俊虹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更多人認識馬來西亞,這是她做為運動員的使命和榮譽。

    2017年吉隆坡東運會開幕儀式上,張俊虹和其他兩位大馬世冠選手阿爾祖菲里與阿茲祖,手持國旗引領874名大馬代表團進場,全場歡聲雷動。“那是我第一次當旗手,感覺努力了那麼多年,終于獲得肯定,非常開心。”

    過去連續兩年的國慶,她和其他奪牌健兒受邀參與國慶日游行,看到許多公眾揮旗熱烈迎迓,加油鼓勵,覺得特別感動。體育凝聚人民,大家不分種族為國家努力加油,愛國之心將大家拉得更親近了!

    身披輝煌條紋 明志愛國心

    “國旗最能象征馬來西亞色彩繽紛的多元文化,國旗把各色各樣的馬來西亞人連結一起,使我們為自己的國家感到驕傲。”―—這是Stripes and Strokes攝影展的初衷。

    訪問在撒肖像風波鬧得風風火火之時進行,檳城喬治巿藝術節攝影展現場28幅愛國肖像剩16幅仍參展。我與攝影師約在吉隆坡孟沙一間餐廳見面,承受巨大壓力的他仍輕松以對,因為一個攝影展引起的課題始料不及,但也反映了當下馬來西亞社會現象。而他,選擇看見烏雲后鑲著的銀邊。

    慕亞銘莫哈末(Mooreyameen Mohamad)有個中文名叫“亞銘”,他是華巫混血兒,母親為華人。亞銘自小在古晉長大,小學就讀華小,常被老師選上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比賽,升中學后繼續上每週一堂的中文課,在老師鼓勵下初級教育文憑報考中文。之后獲獎學金赴英國深造,考獲機械工程師文憑,加入一家石油公司服務12年。他曾一度轉換職業跑道,加入BFM電台策劃黃金時段節目,兩年后離開電台重投本身專業領域。憑著在石油和天然氣工業工作經驗和諳中文條件,他得到馬石油公司聘請,負責亞太區業務,經常到各地出差,就是那個時候對攝影產生濃厚興趣。

    “其實,我年輕時也喜歡攝影,但只是拍拍照自娛而已,沒想過認真學攝影。”亞銘買了一架新型數碼相機,報讀紐約攝影學院線上課程,利用工余時間練習實驗。用一年時間完成攝影課程后,他開始思考要進行怎樣的攝影計劃。由于對人像攝影特別感興趣,去年適逢馬來西亞慶祝獨立60週年,他決定拍攝60位來自不同背景的馬來西亞人與國旗的愛國肖像。

    左:林吉祥-行動黨資深領袖、國會議員 右:Nurul Izzah Anwar-公正黨副主席
    左:林吉祥-行動黨資深領袖、國會議員
    右:Nurul Izzah Anwar-公正黨副主席
    左:Syed Saddiq-青年與體育部長 右:王觀成(Jeffrey Ong)-資深游泳運動員
    左:Syed Saddiq-青年與體育部長
    右:王觀成(Jeffrey Ong)-資深游泳運動員
    左:Anita Ibrahim-電視主持、馬背射擊運動員 右:Chef Wan-著名廚師
    左:Anita Ibrahim-電視主持、馬背射擊運動員
    右:Chef Wan-著名廚師
    左:Mohanadas Nagappan-首登珠穆朗瑪峰大馬人之一 右:Ras Adiba Radzi-新聞主播、身障運動員
    左:Mohanadas Nagappan-首登珠穆朗瑪峰大馬人之一
    右:Ras Adiba Radzi-新聞主播、身障運動員

    每個人都有故事讓照片代言

    “當我把這想法請教攝影前輩時,被說這題材並不新鮮,早有人拍過。我不算是專業攝影師,資歷沒有很深,技術也許不夠好,只想單純以60幅肖像為馬來西亞獨立60年做記錄,希望拍出人物的愛國精神。”他笑笑解釋,“我曾在電台節目訪問過許多人,但聲音播出后就消失,而照片能夠將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定格,這是攝影吸引我的地方。”

    他擬了60人名單,當中許多是認識的朋友、曾經在電台節目中訪問過的名人,也有自己敬仰的公眾人物,比如行動黨資深領袖林吉祥、公正黨副主席努魯依莎、青年與體育部長賽沙迪、公正黨國會議員瑪麗亞陳、社運分子拿汀巴杜卡瑪麗娜馬哈迪、人權律師西蒂卡欣、演員張家揚、名廚拿督旺師傅、企業家維諾瑟卡、賽車手嘉澤曼等等。

    他花了9個月時間,逐一打電話預約拍攝,挑選照片、印制肖像、籌備展覽,終在去年9月國慶月期間于吉隆坡舉行個人首次攝影展,由于獲得好評,今年得到在檳城喬治巿藝術節重展機會。愛國肖像有來自不同背景領域的人:政治人物、社運分子、商人、作家、藝術家、醫生、運動員、母親、電召車司機……他們在鏡頭前,身分只是馬來西亞人,盡本分為建造一個更自由開放、公平包容的馬來西亞出一分力。

    每個人都有一個故事,亞銘想讓照片說話,只以一行字交代人物身分。人物以不同姿勢與國旗合影,攝影師捕捉人物自然流露的神情,拍出每個人的精神面貌。一生為國抗爭的林吉祥取下了標誌性眼鏡,眼神堅定而坦然;瑪麗亞陳身穿Bersih黃衣,背后國旗飛揚;賽阿茲米右手握拳置于胸前,以手語向聾啞人士致意。其中一位默默無名的電召車司機哈尼夫韓東,因為主動幫助亞銘朋友解救拋錨汽車,被邀當拍攝對象,以表揚其善行。

    工餘不忘攝影 作品以人為本

    馬來西亞最獨特的地方在于多元,多元族群和諧生活,繽紛多彩的文化自然交融。身為混血兒的亞銘在多元文化中成長,身邊有各種不同膚色、語言、信仰的親人朋友,與友族做同學共事,彼此尊重學習。在外國多年,他發現自己更熱愛這個國家,即使有機會離開到外國工作生活,仍選擇留下,原因是不捨得馬來西亞同胞,更不想錯過參與建造更美好的馬來西亞。

    今年509是馬來西亞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亞銘和許多大馬人一樣,期許我們的國家未來變得更好。縱使網絡上充斥吵雜聲音,有人挑起各種話題,制造對立情緒,他都樂觀面對,不曾失去希望。他相信,多點耐性,做好身為大馬公民的本分,即使再微不足道,每個人都能為國家付出一點正面力量,涓滴成河就能改變國家。

    61年前,馬來亞和平爭取到獨立。61年后,人民不流血爭取到政權和平更迭。亞銘希望大家記住並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

    他目前在本地企業工作,可以有更多時間投入攝影上。完成愛國肖像計劃后,他將著手下一個攝影計劃,毫不意外地,仍是以人為本。

    亞銘 Mooreyameen Mohamad(攝影師) 擁有機械工程師及電台節目策劃背景,關注社會時事及弱勢群體。
    亞銘 Mooreyameen Mohamad(攝影師)
    擁有機械工程師及電台節目策劃背景,關注社會時事及弱勢群體。

    紅是勇敢白是純潔 閃爍聯邦之星

    關于國旗的知識,大家知道多少呢?國旗是誰設計的?
    什麼時候設計?為什麼設計?
    什麼時候被命名為“輝煌條紋”?你被考倒了吧?

    畫馬來西亞國旗,是每個馬來西亞小孩一入學就要做的功課,離開學校已久的你,還記得國旗怎麼畫嗎?條紋和星角有幾個,13或14?第一條橫紋是紅色或白色?如果你想很久也答不上來,說明是時候來複習一下了。

    馬來西亞國旗
    名稱:輝煌條紋(Jalur Gemilang)
    啟用日期:1963年9月16日
    形式:14道紅白橫條為底,左上為藍底黃弦月及黃星。

    馬來西亞國旗又稱“輝煌條紋”,是馬來西亞的國家主權象徵之一。14道紅白相間的等寬橫條,代表馬來西亞成立時全國的14個州;自新加坡在1965年獨立后,又代表13個州屬及聯邦直轄區(吉隆坡、納閩、布特拉再也)的平等關係。

    紅色,象徵人民面對挑戰時勇敢堅毅的精神。白色,象徵人民的純潔與高尚。藍色,象徵人民團結、融洽、和睦地生活在一起。新月圖案象徵伊斯蘭是馬來西亞的聯邦宗教。14角星又名“聯邦之星”,象徵馬來西亞13個州屬與聯邦直轄區聯合、團結一致。黃色象徵皇室的顏色。

    這旗幟自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成立時正式啟用,那麼,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獨立時用的國旗長什麼樣?在獨立前,或更久之前,飄揚在馬來半島和東馬土地上的,又是什麼旗?你好奇嗎?我們帶大家科普一下。

    國旗在默迪卡體育場飄揚,象征一個新國家的誕生。
    國旗在默迪卡體育場飄揚,象征一個新國家的誕生。

    馬來西亞國旗歷史

    1948年5月,舉辦了一項全國性的國旗設計比賽。當時,莫哈末韓沙(Mohamed Hamzah),一名柔佛州建築師參與這項比賽,呈交了4份國旗設計。過去小五歷史課本提示他是在拿督翁惹化(Dato’ Onn Ja’afar)的請求下參加比賽。

    這項比賽共收到了373份參賽作品,最后有3份作品入選。一、兩把相交的馬來短劍在中央,被11顆五角星圍繞。二、兩把相交的馬來短劍在中央,被11顆五角星圍繞(呈兩圈)。三、11條藍白的橫紋,左邊是黃色的星月。這一份是莫哈末韓沙的設計圖,最后被採用,否則,今天我們畫國旗就得畫兩把劍,難度不小。

    1950年2月22和23日,馬來統治者的會議上,莫哈末韓沙的作品獲得很好的支持,但是必須改動某些部分。1950年4月19日,最后的設計修改如下:白色星月(白色星月設計應該來自柔佛州旗)被要求換成黃色(代表皇室的顏色),五角星換成11角星代表11個州屬,藍白條紋換成紅白條紋。國旗的尺寸也是固定的,比例是2:1(6尺寬,3尺長)。

    1950年5月19日,最后的設計通過英國國王喬治六世的批准。1950年5月26日,馬來亞聯合邦國旗在雪蘭莪蘇丹皇宮庭院第一次升起,升旗者是Sir Henry Gurney。

    1957年8月31日午夜12時于雪蘭莪俱樂部草場(今獨立廣場),英國旗Union Jack被降下,馬來亞聯合邦國旗升起,同時國歌Negaraku也第一次被奏響,馬來亞聯合邦正式獨立。

    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與新加坡、砂拉越和沙巴合併,成為馬來西亞。國旗上的11角星更換為14角星,橫條紋也更換為14條,代表14個州屬(含新加坡)。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后,國旗沒有任何更動,14角星和14條紋代表13個州屬和聯邦直轄區。

    1997年8月31日,馬來西亞獨立40週年,首相馬哈迪正式宣佈國旗的名字為Jalur Gemilang(輝煌條紋)。原本國旗之歌為《Benderaku》,作由者為Tony Fonseka,隨著國旗被命名,重新作了一首同名的歌《Jalur Gemilang》,由Pak Ngah作曲,Siso Kopratasa作詞。

    視場合規定尺寸

    歷史部分結束了,接下來是關于國旗的一些小知識。

    其實,在各種場合使用的國旗尺寸都是不一樣的,且有相關的大小規定。

    普通國旗(Bendera Biasa):建築物、辦公樓和住家
    住宅國旗(Bendera Rumah):住家(所使用旗柱不高,所以尺寸較小)
    覆棺國旗(Bendera Sedang):覆蓋棺木(比普通國旗大)
    大國旗(Bendera Besar):海外大馬大使館(比覆棺國旗大)
    桌面國旗(Bendera Meja):正式場合裡擺放在桌面(尺寸小)
    轎車國旗(Bendera Kereta):特定人物的轎車前面,或在國慶月時全民的轎車上(和桌面國旗一樣小)

    甄選國歌大陣仗 頌揚團結精神

    國旗升起時,通常伴著國歌,你對國歌的認識有多少?

    在馬來亞聯合邦快要獨立時,11個州(當時沙巴和砂拉越還沒加入)個個都有自己的州歌,但當時聯合邦的國歌為英國國歌《天佑女王》。因此,馬來亞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組織了委員會,以選擇一首適當的國歌。他的建議公佈后,便展開了一個世界性競爭。比賽一共有514人參賽,而且是來自世界各地,但皆被認為不合適,其中一位參賽者為英國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頓。

    1957年8月5日,該委員會決定採用改編自印尼民謠《Terang Boelan》的霹靂州歌旋律,因為它具有傳統的南洋風味。最后,此歌曲于1957年在吉隆坡警察禮堂,正式宣佈成為馬來亞國歌。

    2010年,大馬歷史學者丹斯里邱家金指這首曲,其實是出自法國作曲家皮耶爾讓(Pierre Jean)之手,曲名是《La Rosalie》 。

    國歌擁有4個不同節拍速度的版本,1957年第一版本在1992年由時任首相敦馬哈迪改為快版,2003和2007年再由時任首相阿都拉巴達威改編。

    《Negaraku》一曲的曲名,曾經于2003年被公佈轉換為《我的馬來西亞》(Malaysiaku)。此事公佈后,有許多人反對。因此,國歌曲名保持。 以下為國歌中文譯本:

    獨立前旗幟歷史

    馬來半島獨立之前,馬來聯邦使用的旗幟是白紅黃為底中間有一頭老虎。海峽殖民地使用的是英屬殖民地旗,檳城、馬六甲、新加坡都有各自的旗幟。北婆羅州(沙巴)和砂拉越王國也有各自的旗幟。 這些旗幟,現在很多人都沒有看過吧?

    除了國旗、國歌,國徽也是馬來西亞的國家象徵及標誌。
    除了國旗、國歌,國徽也是馬來西亞的國家象徵及標誌。

    馬來西亞國徽

    除了國旗、國歌,國徽也是馬來西亞的國家象徵及標誌,啟用于1963年。馬來西亞國徽為最高元首和各政府部門使用,另外還印在我們的馬來西亞護照封面,那你知道國徽圖案象徵什麼嗎?

    頂端的新月與星,象徵伊斯蘭。14芒星象徵馬來西亞13州與聯邦直轄區。盾牌上5把馬來短劍代表前馬來屬邦,即玻璃市、吉打、吉蘭丹、登嘉樓及柔佛。

    紅色、白色、黑色與黃色條紋代表前馬來聯邦,即霹靂、雪蘭莪、森美蘭及彭亨。其中黑白是彭亨州旗顏色;紅黃是雪蘭莪州旗顏色;白、黃、黑是霹靂州旗顏色;黃、黑、紅是森美蘭州旗顏色。

    檳榔樹及檳威大橋象徵檳城。馬六甲樹代表馬六甲。沙巴州州徽代表沙巴,犀鳥代表砂拉越。

    大紅花為馬來西亞國花,它也象徵馬來西亞聯邦政府。國徽兩側的護盾獸馬來亞虎象徵人民的勇敢與堅強。

    國徽下綵帶分別以馬來文和爪夷文寫著國家格言:團結就是力量(Bersekutu Bertambah Mutu)。綵帶的黃色為皇室顏色。

    《Negaraku》

    Negaraku
    Tanah tumpahnya darahku,
    Rakyat hidup
    bersatu dan maju,
    Rahmat bahagia
    Tuhan kurniakan,
    Raja kita
    selamat bertakhta,
    Rahmat bahagia
    Tuhan kurniakan,
    Raja kita
    selamat bertakhta.

    《我的祖國》

    我的國家,
    我生長的地方。
    各族團結
    前途無限無量。
    但願上蒼,
    福佑萬民安康。
    祝我君王,
    國祚萬壽無疆。
    但願上蒼,
    福佑萬民安康。
    祝我君王,
    國祚萬壽無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