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你的家人‧昔日印度主要兵源之一 戰鬥血統威武錫克族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認識你的家人‧昔日印度主要兵源之一 戰鬥血統威武錫克族

    芙蓉錫克寺廟位于市中心,許多錫克族人都會在該寺廟進行宗教活動。
    芙蓉錫克寺廟位于市中心,許多錫克族人都會在該寺廟進行宗教活動。

    報導/攝影:鄭慶勵
    第六篇:錫克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在大馬的錫克族(Sikh),約有15萬人口,僅佔我國總人口的0.47%,算是少數民族。

    許多人只要講到錫克族,相信都會聯想到“包頭”的“阿星”,但對錫克族的文化、習俗等,卻是所知不多。

    其實,錫克是一個宗教,而“阿星”的種族身分是旁遮普人(Punjabi)。以前,旁遮普人都信奉錫克教;如今,旁遮普人不一定都信奉錫克教,所以也不一定名字有“星”。

    另外,把錫克人俗稱為“孟加里星”也是誤稱。


    《中國報》專訪行動黨錫克裔拉杭州議員瑪麗約瑟芬,讓她講解錫克人的文化習俗和故事。

    保持包頭蓄髮傳統

    瑪麗約瑟芬指出,錫克人身材普遍上都會比較魁梧高大,男子蓄鬚和包頭,看起來倔強高傲和不苟言笑,令人難以靠近,皆因錫克人先祖擁有尚武傳統,是昔日印度主要兵源之一。

    她說,錫克人是南亞印度信仰錫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是一個典型的宗教民族,但時過境遷,錫克人不再只是局限于只可信奉錫克教,一些錫克人也信奉興都教、基督教、天主教等。

    她說,由于錫克人在很久以前是印度教改革派的一個分支,並在16世紀才發展成獨立宗教,就算至今已走過400年,許多錫克人男子依然保持包頭蓄髮的傳統。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錫克男子自出生后,就終生不剪頭髮,所以他們成年后,一般都將頭髮用布層層圍起,繞成一個頭包。”

    她透露,錫克男子頭髮可以長至臀部以下的部位,所以一些人所用的頭布非常長,有者長達逾10公尺。

    “他們是在晚上休息時,才會將包頭布打開,由于頭髮非常長,所以每隔3至5天才會清洗長髮一次。”

    一夫一妻不可離婚

    錫克教提倡一夫一妻制,傳統的錫克教甚至規定錫克人一旦結婚后就不可離婚,兩夫妻在一生中都應始終不變,同甘共苦,共同履行家庭的責任。

    瑪麗約瑟芬指出,若錫克人離婚,就表示該錫克女子很“衰”,這對該女子的聲譽很不好。

    她說,婚姻對錫克人來說是一件大事,其婚姻儀式主要包括訂婚和婚禮,尤其是婚禮儀式,對他們來說非常莊重和神聖,男女雙方都需互換戒指定下婚約。

    她透露,在訂婚儀式上,錫克女子就會坐在房間內,身穿傳統旁遮普服裝,手臂戴著粉紅色手鐲,雙手還會塗上蔓海蒂(Mehndi)。

    “在進行訂婚儀式時,錫克教教士會為訂婚男子和女子祈禱,出席者都會在台下肅立靜聽,隨后雙方的親戚就會為他們戴上用錢串在一起的花環,男女雙方所戴的花環都不同,男子的花環會較女子的大。”

    她說,在戴完花環后,親戚們就會向訂婚男女祝賀,若該親戚送一些錢予他們,就會用錢在男女雙方的頭上劃兩至三個圈,以表示驅邪和祝福的意思。

    錫克寺廟內並沒供奉任何神明,只供奉聖典。
    錫克寺廟內並沒供奉任何神明,只供奉聖典。

    重視婚姻如空氣和水

    在錫克人婚禮上,出席者都會跳起旁遮普傳統舞蹈,即彭格拉(bhangra),該舞蹈的節奏急快且有力,可將出席者的歡樂推向高潮,十分熱鬧。

    瑪麗約瑟芬指出,在傳統的錫克婚禮上,新郎還會騎著大馬,手持寶劍,但由于該儀式花費過巨,許多家境不甚富裕的錫克家庭都會免去騎馬環節,唯一些家境富裕的錫克家庭至今依然保持著騎馬環節。

    她透露,當新郎要進入結婚場地與新娘會合前,需履行一項儀式,即“男眷會面”,意指新娘一方的男性親屬要與新郎一方的男性親屬行見面禮,女方親屬要給男方親屬錢幣,拿著錢幣在頭上劃圈,表示吉祥的意思。

    “新郎隨后就要進行‘剪綵進入儀式’,即新娘的姐妹們會在門口扯起一條紅絲繩,要由新郎從中間剪斷,在進入新娘房間前,新郎要給新娘的姐妹們錢。”

    她透露,錫克人認為婚姻與食物、水、空氣都不可缺少,而且婚姻有利于人健康的社會生活,所以錫克人一旦成年都需結婚。

    強調上進鄙視乞丐

    錫克教教規禁止錫克族人喝酒和吸煙,而且錫克人不喜歡乞丐!

    瑪麗約瑟芬指出,錫克教不允許錫克人喝酒和吸煙,因認為酒精類飲品和香煙可影響教徒的心智及身體,進而消滅戰鬥意志,讓敵人有機可趁。

    她說,錫克教呼籲人人平等,每個人都不應有貴賤之分,也不主張人們逃避社會,而是要人們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從事社會勞動,藉此賺取生活費和錢財,所以錫克人不喜歡“不勞而獲”的乞丐。

    她透露,她猶記得在她小時候,她的已故祖母堅決不允許乞丐踏入家門,就算是門前的樓梯梯級也不允許乞丐踏上,只讓乞丐站在屋外。

    她笑言,在科技發達的時代,許多錫克人早已不再對乞丐“敵視”。

    “錫克教反對偶像崇拜,以及煩瑣的祭祀儀式,所以錫克寺廟內並沒供奉任何神,只供奉聖典。”

    “孟加里”是誤稱

    錫克最初是宗教,在印度教的基礎上與伊斯蘭影響下形成的新教派,主張一神信仰,人人平等,反對種姓分離,因此其男性以“星”(Singh)為姓,意為獅子;女性則以“考爾”(Kaur) 為姓,意為公主。錫克在梵文的原意是門徒,教徒自稱祖師的門徒,后來逐漸演變成為盤踞印度西北和巴基斯坦的一支民族。

    由于民俗迥異,錫克族與印度之間存有矛盾,在英國佔領印度之后,錫克男性受雇為僱傭軍,此后錫克人隨著東印度公司的腳步向外徒遷,並來到東南亞。

    當年,英國人從印度加爾各答(Calcutta)的孟加里港口(Bengali Port)輸出錫克人到馬來半島,在以訛傳訛之下,錫克人被當成是孟加里人,直到現在,這個錯誤都無法糾正過來。其實真正的孟加里人(Bengali)指的是孟加拉人(Bangladesh)。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