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见闻.槟城布袋戏融入南洋抗日故事 破浪前行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心见闻.槟城布袋戏融入南洋抗日故事 破浪前行

    槟城,一个繁华的小岛。这里聚集着不一样的人,孕育着一代和一代的故事。《邂逅槟榔》(Kisah Pulau Pinang)布袋戏,带我们穿越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旬的老槟城,一探槟城灿烂的过去。

    报导、摄影:谭络瑜
    部分图:破浪布袋戏提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年轻人向老师傅学操偶,让传统布袋戏技艺不失传。
    年轻人向老师傅学操偶,让传统布袋戏技艺不失传。

    “各位朋友,各位朋友,小弟来到贵宝地,要来唱歌说故事给恁听!”

    锵锵锵、咚咚咚,锣鼓敲起来,二胡月琴奏起来!黑箱剧场里坐满了人,各族男女老幼被戏台上生动人偶吸引,偶师操作周茙生、娘惹秀娘和Kassim,边唱说福建台词。槟城破浪布袋戏年轻班主们用传统唱乐方法,演本土故事,说马来西亚历史,让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因为去年创作的《邂逅槟榔》大获好评,破浪布袋戏登上TEDx茨厂街讲台,并受邀到曼谷、东京演出。今年他们再次受邀参加乔治巿艺术节演出《邂逅槟榔之二》,四场表演场场爆满,10月到台湾布袋戏故乡云林参加国际偶戏节。

    团长林云濠谦虚表示,很高兴获得大家喜爱,并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到槟城以外的城巿及海外演出,将布袋戏介绍给更多人认识,也通过《邂逅槟榔》把槟城和马来西亚的故事说给更多人听。


    陈瑞明教授(后排中)与活力满满的破浪布袋戏掌中班年轻成员。
    陈瑞明教授(后排中)与活力满满的破浪布袋戏掌中班年轻成员。

    看传统布袋戏学历史

    “滚滚滚,马来亚拼日本!打倒日本!”幕后演员们合声唱起口号,乐声带动观众情绪,黑暗剧场里的观众热血悄悄沸腾。大人们想起从老人家口中听到过的抗日故事,小朋友们或对日据时代一无所知,谁想到看布袋戏还能学历史?

    陈瑞明教授虽不谙中文,但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戏剧格外有兴趣,自小爱看戏。她从事文化保育研究多年,编写《槟城布袋戏:演变中的文化遗产》一书。有见大多布袋戏演的是传统忠孝节义的故事,不太容易引起现下年轻人的共鸣,她和团员想制作一部真正讲槟城历史和生活故事的布袋戏,于是有了《邂逅槟榔》。“传统戏剧本来就是演民间流传的故事,兼具传播及娱乐功能,我想做的就是重新复活布袋戏,通过布袋戏,让人记住槟城历史。”

    《邂逅槟榔》把槟城历史结合本土内容、语言、音乐、文化元素,布偶穿上马来传统服装、峇峇娘惹装;参杂不同语言和方言的对白,都让人倍感亲切。首部曲讲述第一代华侨下南洋来到槟城,融入当地生活的故事,数说槟城食物,乐手以二胡奏马来民歌,大旗鼓和舞狮,趣味十足。二部曲则是讲述槟城日据时代的故事,生动活泼的人偶演出,动听的音乐和歌唱,让历史娓娓道来不那么沉重。

    破浪布袋戏在保存创新传统方面花了不少心思,为了吸引年轻人入场看戏,除了现场音乐更加入中英翻译和影像,让观众更了解剧情。戏台设计比传统简单及更小,用意是让观众可以欣赏台侧乐师演奏。 演出结束后,偶师会与现场观众互动交流,介绍布袋戏表演道具技巧,小孩还可以玩一把,亲身体会操偶乐趣。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当传统民间戏剧走出庙宇重新回到社区人群当中,培养新一代观众,才能生生不息继续发展。破浪布袋戏的年轻人勇敢无畏,乘风破浪,突破传统框框,带着属于槟城的布袋戏驶往新方向。

    面书专页:Ombak Potehi 破浪布袋戏

    林云濠自小热爱传统戏曲,机缘下加入破浪布袋戏团。
    林云濠自小热爱传统戏曲,机缘下加入破浪布袋戏团。
    保存和创新传统文化,靠新一代年轻人。
    保存和创新传统文化,靠新一代年轻人。
    年轻乐师在戏台两侧现场演奏,音乐带动观众情绪。
    年轻乐师在戏台两侧现场演奏,音乐带动观众情绪。

    业余表演专业付出

    布袋戏,(闽南语发音Potehi)源自中国福建泉州,于20世纪传入马来亚,在福建人居多的槟城蓬勃发展。最鼎盛时期,槟城有超过10家布袋戏班。走过数十年,几代人后,至今仍有4家掌中班。

    理科大学教授陈瑞明多年来为布袋戏保育工作做出实际贡献,数年前成立波浪工作坊(Ombak-Ombak ARTStudio),召集一班对布袋戏感兴趣的年轻朋友,让他们向鸣玉凤布袋戏班学习演绎角色,掌握配乐及唱对白的技巧。过去两三年,这个年轻的掌中班进行了几场演出,2017年做了新尝试,创作一出结合槟城历史和本地元素的全新本地布袋戏作品《邂逅槟榔》,获得热烈迥响。

    平均年龄30岁的破浪布袋戏团员都是业余演出,各有专业工作,当中有乐手、音乐系博士、工程师、特殊教育老师、客户服务人员、数学系学生。从事电子采购的林云濠自小喜欢传统戏曲,拜师学潮剧,机缘下加入布袋戏团。李哲权(偶师)、周佩佩(偶师)、王进祥(月琴)、邱伟恩(二胡)、黄蛟雯(锣/唱)、江素琼(鼓和板子/作曲)、陈添祥(舞台管理)同对布袋戏存有热爱,欲将这项渐没落的传统民间艺术发扬光大。24岁的马来女生Jasniza,负责说唱,三年来学会了一些福建话。

    虽然大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练习表演,但每位团员态度认真,开演前一遍遍排练。有趣的是,现场讨论夹杂着华语、福建话、马来话、英语,恰恰反映了槟城布袋戏的多元融合文化。槟城年轻人传承的布袋戏,用自己的语言,说唱自己的历史故事,有别于传统中国布袋戏,呈现另一番活力和趣味。

    破浪布袋成员正在准备道具,布偶不只穿上中华传统服饰,还有马来装、峇峇装。
    破浪布袋成员正在准备道具,布偶不只穿上中华传统服饰,还有马来装、峇峇装。

    《邂逅槟榔》故事简介
    悲欢掌中情

    小生周茂生从中国下南洋谋生,邂逅娘惹陈秀娘,两人一见钟情,由林阿义做媒后互订终身。他来到槟城,和马来人Kassim有生意往来,逐渐融入南洋生活。

    茂生夫妇迎来儿子天祥,幸福的生活却因为日军入侵马来亚而起了变化。阿义与茂生夫妇聊起日据以后的生活与生意非常困难,但庆幸的是彼此逃过日军的眼目,生存下来。

    许多华人被怀疑支持中国抗日而被逮捕,凌迟处死。Kassim一家已到垄尾避难,并在那里自供自给。阿义建议身为钟灵学校理事的茂生也到那里避难。日军肃清反日分子,茂生和秀娘被迫分离……

    娘惹陈秀娘人偶制作非常精细。
    娘惹陈秀娘人偶制作非常精细。
    结合偶戏和影像的新尝试,使布袋戏焕发新生命。
    结合偶戏和影像的新尝试,使布袋戏焕发新生命。
    传统布袋戏多在庙宇演出,现代布袋戏从街头走入剧场。
    传统布袋戏多在庙宇演出,现代布袋戏从街头走入剧场。
    《邂逅槟榔》布袋戏把槟城历史结合本土内容、语言、音乐、文化元素,参杂不同语言和方言的对白,让人倍感亲切。
    《邂逅槟榔》布袋戏把槟城历史结合本土内容、语言、音乐、文化元素,参杂不同语言和方言的对白,让人倍感亲切。
    《邂逅槟榔》二部曲讲述日据时代槟城的故事,茂生和秀娘喜获麟儿天祥。
    《邂逅槟榔》二部曲讲述日据时代槟城的故事,茂生和秀娘喜获麟儿天祥。

    20180924drama08-noresiz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