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信:不是作家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沈明信:不是作家

    和一名印刷厂的少东主谈行业前景,就顺带谈到了本地华人缺乏作家的问题。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以来的志愿是当作家。这不是想想,而是有认真和家人谈过,而且被当面无情打脸的那一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后来离开学校,投入忙碌的报界,作家这个梦急速离我而去。不要说作家,甚至那十来年里,除了应付工作的新闻报导,我从未认真写作。

    作家的梦很远。人到中年,经历过一些事,毕竟成长了。如果当不成作家,此生也不觉得遗憾。偶而有那三两个人问我:要不要出一本自己的书?这种浪费纸张的事,我从来不敢自己去想。

    感谢我自觉写得不好,为地球保留了一些树。

    我的性格有一点孤介,在我的想像之中,出书容易,要成为“一本书的作者”容易,但要冠上“作家”之称,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作家从不自己卖书,也不会逢人推销自己的书。就算是出席自己的签书会,他是来分享,而非卖书,卖书的是书局。

    2)他不会廉价标签自己的书多么有价值、有何等标竿性意义,这一部份留给文学评论家吧。面对读者,他会谈自己的作品想表达什么、关心什么。

    已习惯无止尽忧患

    3)他的作品,不会只是将自己零散的文章收集起来,合辑成册,再取一个书名,就成了一本书。那个叫写作纪念册吧。作家的书,是用岁月的时间累积营造的,不是靠收集、编辑起来的。我曾访问过台湾女作家简媜,她写的每一本散文集,都是经过精心的策划思考,而非把散见报章的作品收集起来了事。

    4)真正的作家不会问人:你们喜欢看我写什么?我写哪一个题材比较好?我的下一本书,该取什么的书名?作家的创作力,是一把燃烧的火。他该写什么、要写什么,在文学创作的寂寞世界里,是会自己拚个头破血流的,决不会对外发问卷普查。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这是我对“作家的一些诠释,并不一定正确。事实上,在朋友圈子里,有很多文章写得很好的写作人,也不一定在意“作家”这个虚名。

    所以,我喜欢自己的身分:文字工作者。俗一点,但我觉得心里踏实,我不是写作人,也不是作家。

    话说回来,日前与印刷厂的少东谈天,说到印刷业前景看淡,他说:这得靠有更多好的作家、有更多出版社引领阅读潮流,印刷业才有未来。

    我说,看一看我接触过就读中文系、新闻系的年轻人,他们的中文水平,以及对阅读、写作的态度,我没有太乐观。听说,金庸是500年才出现一个的奇才,这还是泛指大中华世界。回到马来西亚,要等上多久也出一个奇才,造就洛阳纸贵?这仍是有待实现的神话。

    打开报章,华教永远是争论不休的课题。可我总觉得,华教,乃至与华教休戚相关的中文水平,更进一步谈到中文创作,不管是竖看、横看,在种种的摇旗呐喊之后,这条路仍有很远很远、很长很长。

    而我们,早已习惯在无止尽的忧患之中,仍一头坚持到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