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書游‧草根深水埗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快意書游‧草根深水埗

    相较于旺角的人气和尖沙咀的时尚,老实说我更喜欢游走在旅客较少的深水埗,看骑楼底下热络喧嚣的民生买卖,用眼睛和镜头记录街坊邻里的日常交际。走在当中,除了有旧地重返的乐趣,还有一种似有若无的亲切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古旧的唐楼和屋村满街林立,大喇喇的蔬果摊和生肉店毗邻而居,传统布庄和钮扣行成排的服饰街蔚为壮观;居民提着买物走过当铺和玩具店,转进一家茶餐厅喝上一杯鸳鸯,吃一碟肠粉,和柜台老板娘老相好般地畅谈,关于对面电器街商品又涨价的坊间话资。

    相较于旺角的人气和尖沙咀的时尚,老实说我更喜欢游走在旅客较少的深水埗,看骑楼底下热络喧嚣的民生买卖,用眼睛和镜头记录街坊邻里的日常交际。

    街角有些杂乱但无妨,路上人车交汇亦无碍,茶餐厅外大排长龙的食客看似皆为本地人,鸭寮街上的电器摊贩一边听着收音机播放的邵氏老歌,一边把自己隐没在报纸后头。


    仿佛回到大马八九十年代

    走在当中,除了有旧地重返的乐趣——记忆犹新,且还记得许多去年才行经的商铺街巷——还有一种似有若无的亲切感。

    那样的亲切缘由,我想应该是在马来西亚也曾有过的昔日光景,八九零年代的华人老街场氛围,或许还有红遍整个亚洲的港产电影的加持,让即使身处不同的国度,且非生长于斯的我,也交叠出似曾相识的感慨。

    二访深水埗,我们带着寻味的心情走入香港这座被称作时光胶囊的老街区,试图与更多保留在新与旧之间的人事物相遇,而应循“寻味”这个主题,我们很荣幸地找到美食节目《寻觅原味》的主持人卢觅雪(Michelle Loo)前来充当我们的向导,陪我们一起走逛深水埗,挖掘在地滋味。

    香港艺人卢觅雪陪同走访老街。
    香港艺人卢觅雪陪同走访老街。
    香港独特的公共屋邨文化。
    香港独特的公共屋邨文化。
    深水埗本地况味浓厚。
    深水埗本地况味浓厚。

    明星向导饕饕不绝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身兼电台节目主持人、演员、编剧于一身的卢觅雪在香港艺能界经验丰富,又因其对珍饕美馔的热衷,手头上也主持过不少美食相关节目,我们相约午餐,一碰头她就对美食侃侃而谈起来,相当熟悉大马的她,对怡保芽菜鸡和槟城炒粿条更是念念不忘。

    饭桌上话匣子一开,我们顺势聊到了她最在行的主持,听她说起现时网络媒体的盛行,直接也间接地影响了传统传播业一事,电视收视率年年下滑,网络影音平台百花齐放,身为资深媒体人的卢觅雪也不得不感叹,如今吸引观众眼球的往往不再是质,而是量,不是内涵,却是表象,就像大众今天追求美味的态度,也因社交网站的流行而产生变化,曾经对料理本身色香味的专业坚持,随着世代价值观的挪移,逐渐演化成凡事以视觉为重的考量。

    “照片一上传网络,管他好不好吃,摆盘设计漂亮点的就能迅速抓住人们的目光了。”卢觅雪一针见血,点出现代人在饮食上面临的迷思。

    公共屋村市井小民毗邻而居

    对美食深具灼见,对深水埗卢觅雪也有一番体会观察。我们跟随她走过闹哄哄的午市街头,途经一处四面大楼环伺的中央广场,有孩子们在网篱内踢球运动,有乐龄人士坐在凳子上闲聊歇息,还有一处聚集众多家长的幼儿园,朗朗的读书声从门窗内飘到耳里。

    我们一边走一边听卢觅雪分享香港的“公共屋村”文化。那就像是我们国内的政府组屋,由政府和志愿团体联合兴建的公共住宅单位,以廉宜价格租赁给有需要的低收入户,自五六零年代开始实行,到了七零年代转由房屋委员会接管,称“公共屋村”,除了居住单位,大多也在范围内设有康体设施、儿童游乐场和幼稚园等。全香港目前一共拥有242个屋村,提供了超过80万个住宿单位,光是在深水埗就有17个屋村。

    徒步穿过南昌街的这个屋村,我们意外发现了在车水马龙的市中心里夹藏的一份午后闲逸时光,人们相互寒暄串门子,谈笑风生,不时有民众认出卢觅雪,大伙儿就像朋友般聊起来,毫无隔阂。

    公共屋村保留了香港早年的邻里氛围,尽管居住条件不若公寓等其他环境优质,但彼此紧密相依的生活习气制造了群居交流的机会,培养人们互助互利的融洽个性,而这种美德或许在愈发讲究个人隐私的时代是愈见单薄了。

    陶艺工作室。
    陶艺工作室。

    艺文世界卧虎藏龙

    深水埗以凝缩一代韶华闻名,许多人试图在此回味老香港的一面,但一个城市再怎么念旧,也永远不可能拒绝得了时代巨人的叩门,在市政府的城市提升和活化计划下,深水埗近年来也开始展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元素,像是卢觅雪此次带我们参观的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JCCAC),就是隐藏在深水埗老街里的新星。

    说是新星,其实艺术中心自2008年9月开幕至今刚好满10年,原身为“石硖尾工厂大厦”,经过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艺术发展局等机构的携手合作,将这里摇身一变,成为集结本地艺术家的创作工坊,致力于推动香港本地的创意艺术发展。

    一共9层的大楼承揽了近140个各类型艺术团体,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应用艺术等,以“艺术村”的概念运作,除了提供艺术家一个租金友善的工作平台,还特别开放予大众自由参观和报名上课,比如陶艺、纺织、布花制作等,实际拉近人们与艺术的距离。

    卢觅雪尽现地主之谊,领我们进入其中几间工作室,约略了解一下不同的艺术单位在此从事的项目。有趣的是,走廊外看来清冷寂寥,踏进工作室立即感觉人气充沛,尤其我从这几位艺术家身上都看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热忱,对自身的创作投入百分之百的感情,艺术的美除了作品本身,我想还有艺术家个人辐射出来的这种坚毅态度。

    “好可惜你现在(当时7月初)才来,上个月这里才刚举办一个跳蚤市集,汇集了许多创意手作摊贩,非常好逛!”卢觅雪边指着底下的中庭广场边说,她衣襟前挂着的猫咪胸针就是在这里买的。“很可爱吧?我每次来都会找到很多别具风格的小饰品,因为是手作的,所以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

    布花工作室。
    布花工作室。

    高楼底下藏匿艺术

    走出艺术中心,我们朝深水埗闹哄哄的街头走去,回头看一眼那隐匿在高楼林立间的艺术中心建筑,若不是有在地人推荐,以一个观光客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许只会过门不入,也就不知道在这个旧区当中,有一群默默为艺术埋首努力的人在发光。

    和卢觅雪告别,我们特别谢谢她让我们看到深水埗民生之外艺文的一面,也很高兴认识了一位这么活泼可亲的艺人朋友,这绝对会在我们的香港之行中添上一笔独特的回忆。

    二度深水埗,我依旧惊叹于藏身在这里面的种种不期而遇。

    文:颜书韵
    摄影:WeiZheng Looi

    颜书韵──不玩会死的热写一族Play or die. Write to liv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