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垃圾围村(完结篇)有执照未必合格 执法不严 惨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洋垃圾围村(完结篇)有执照未必合格 执法不严 惨

    雪兰莪仁嘉隆村民说:我们很不好,我们快被毒死!站在住宅区旁边的非法废塑料工厂外的垃圾堆中,真的可以理解村民为何不能等──几百吨废塑料垃圾,在你家附近,一直热熔,毒烟一直飘来,你要怎样生活下去?是谁运来惊心动魄的,大赚一笔就离开?谁才是真正的受益者?人去楼空的工厂,满目疮痍,破坏的生态,绝对没法补偿。若商人爱财有道,政府执法有力,回收垃圾不牺牲环境,人民还需要抛头露面来捍卫权益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只有当政府取缔非法工厂,洋垃圾制造的环境问题才会绝迹。
    只有当政府取缔非法工厂,洋垃圾制造的环境问题才会绝迹。

    9月初,笔者跟着几位朋友,跑到巴生直落昂(Teluk Gong)。我们不是去品嚐海鲜,而是去看密集的废塑料工厂。它们90%没有挂上招牌,就算有商业执照,那种脏乱臭程度,肯定不符环保规格。

    烈日底下,站在工厂外面,低调探头探脑,一辆豪华名车突然停在我们的前头,有个大叔跑出来破口大骂:你们这样出了报纸,上面就来关工厂,谁死?人家父亲留给儿子的工厂,还要还贷款……毒品最毒,你不去抓?你们不是英雄……我们要去申请,拿不到……你们要当英雄,害到人家家破人亡……我是讲真话!

    我没有当场说出心里话:“毒品有警方取缔!你把工厂租给中国人,无证做,毒完整村人!我也是讲真话!”。不说出口,是因为怕大叔挥我一拳!

    去年进口量约55万吨

    两周后,见到瓜拉冷岳环保行动协会的朋友们,我问他们:非法工厂都不怕被取缔,会不会是被有力人士包了,你们去投报,不怕被对付吗?


    他们理直气壮,“做好事为什么要怕?该怕的是做错事的人!还有,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和亲人一起被毒死吗?”

    “雅玲,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媒体报道,上至部长下至州议员好像都表达对非法工厂的取缔决心,众人都以为这个行业对国人的威胁已经解除。然而事实是,这个工业还在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只是他们搬离瓜冷区,去了其他地区。政府单位再执法不严,还继续开放进口,这个污染问题是不会结束的 。”

    再来问一道对全民均很重要的问题:只有雪州特别多非法工厂,还是全马来半岛已经沦陷了?

    瓜拉冷岳环保行动协会成员回答说:“看看去年马来西亚的进口量吧,大约55万吨,只是中国进口量的10%。别忘了!中国的面积却是马来半岛的73倍!换句话说,单单去年,马来半岛承担着比中国还高8倍的密度。”

    废塑料进口准证被滥用

    “显然,废塑料进口准证(AP)已被滥用,“她续说:”更何况,这些绝大部分不是在正规的加工厂被回收。非法工厂林立,其污染威力之大,政府万万不可漠视。人民也要赶快觉醒,举报非法工厂,同时要求政府严格执法。”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等人民投报才取缔是无能政府所为!政府应主动关闭所有非法工厂,禁止进口,直到所有监督系统完善了,才再来说国家的环保事业,以免祸国殃民,得不偿失。”

    谁都不愿与垃圾为邻,但黑心业者却大赚特赚黑心钱!
    谁都不愿与垃圾为邻,但黑心业者却大赚特赚黑心钱!

    住家地建厂没被取缔

    509换政府,村民以工委会名义出信给负责掌管雪州环境、绿色工艺、科学、工艺、革新及消费人事务的州行政议员说:YB,这个很荒谬,住家地为何可以建厂?同时,写信给县议会:这间厂,明明是住家地,环境局证实是非法,为什么不取缔他们?

    村民期待执法单位赶快动手执法。可是,一等在等,等至中国再生料价格上涨,仁嘉隆的非法工厂又大肆加工,村民忍无可忍,一人一短讯投诉市议员:村民被毒烟熏得很够难受了,到底市议会几时要采取行动?

    又等到6月底,看到媒体援引YB说法,“县议会权限有限”,“希望用5年解决此事”,“非法工厂见好就收”,村民觉醒了,不能只靠跟市议员讲;与其等市议员得空才办事,不如村民主动捍卫权益。

    追根究底,能够采取行动的就是环境局和市议会。投报政府部门,官员第一句问的还是:投报要有证据。

    好吧,村民努力拍下非法工厂,通报地点位置,白纸黑字进行投诉,然后再跟官员跟进结果。

    村民投报,官员开罚单,工厂交罚款,继续开工……就像生命的轮回,非法工厂没有步入涅槃。

    居民成立环保行动协会

    迈入7月,村民面对一个不同的挫败──陈贞兴卸下村长一职后,村民书写的投诉信,便无法由他签名以村委会名义寄出。手中紧握30多间工厂的投诉信,村民们的内心“非常迷失”,因为不懂该以什么名分做投诉。

    幸好,仁嘉隆和万津两地的居民,决定成立“瓜拉冷岳环保行动协会”,监督和投报非法活动。

    “我们真的很够坚持。这半年来,非法工厂不停操作,村民一直去现场勘查,不停地写信举报,不停在社交网络传递非法消息,努力唤起民众的觉醒……如果村民不努力对抗非法活动,我敢打包单,今天存在的非法工厂,肯定要加多一倍!”

    一开始,还是有村民大泼冷水,还有宗教领袖批评:你非常不尊重州议员,州议员已经在处理了,为什么你不能等?事情也没你讲的这般严重,你这么讲,别人都不敢来仁嘉隆上香……

    村民无奈,“好吧,如果你有空,今晚大家就去工厂现场,去听机器绞碎垃圾的声音,去嗅热熔后释放的毒气。”

    每一个去过现场的人,回来后会很坚决:一定要反,不然我们会被毒死!等至非法废塑料工厂在瓜冷绝迹,村民在蓝天底下呼吸新鲜空气时,请村民记得谢谢自己:我有为环保付出努力!

    巴生直落昂垃圾,惊心动魄。
    巴生直落昂垃圾,惊心动魄。

    誓不罢休边查边举报

    另名村民披露,“从2月到现在,开始学习到,什么叫打官腔!官员讲的话,到底他有没有做到不得而知,并且,他并不住在垃圾村,只有本地人身心感受到的才是真实的!”

    “中国人抢钱不要命,而且非常会走法律漏洞。他们搞定一切后,觉得自己一流,觉得自己很安全,嚣张到不得了。跟他们打交道,你只有一个办法,继续调查,继续举报。”

    中国人知道村民在调查他,他就加高围墙,放闭路电视,甚至延后开工。被取缔后,安静几天再开工,或者另外租下后面的工厂,继续开工。

    “两次联合取缔行动,一共取缔14间非法工厂,其中5间又重新开工。村民知道的事,政府不会不知道吧?村民把找到的资料,都毫不保留地交给政府。村民做到这一步了,政府还是无法给个交代,实在说不过去。”一名村民说。

    终于获能源部长正视

    国家宣布,杨美盈担任能源、科学、科技、气候变化与环境部长。仁嘉隆村民就很兴奋:我们可以把非法废塑料工厂讯息带给部长。

    不想沦为癌症村

    皇天不负苦心人,7月10日,村民顺利把备忘录交给部长。过几天,部长助理来电邮告知:YB已经下令要取缔这些工厂。你们投报的工厂都是非法的。环境局官员的小型报告指出:在瓜拉冷岳发生的事情,居民投报的工厂,勘查后,确实是非法。

    “谢谢部长。我们了解,新任部长位子还没坐热,人民不能急,但我们还是很急,因为不想被毒死,不想幸福村沦为癌症村。”已成为妈妈的村民这么说。

    要求合法AP名单没下文

    7月,政府冻结进口准证(AP),后来,因为业者的声浪,八月中旬又取消冻结AP,有条件开放,也没有讲清楚。瓜冷村民的代表律师去信询问:为什么解冻?同时要求政府公布合法AP的名单,但完全没有得到答覆。

    那些申请进口AP的公司,他们的工厂,需要符合哪些条件?他们是否有能力消化他们进口的垃圾数量?他们进口的,是否是AP中注明的级别?其中,是否有非法进口?我们很想知道的资讯,上网查不到,去信官员也问不到。

    “最诡异的是,竟然至少85%回收工厂都是非法的(根据县议会调查结果,44家遭举报的工厂只有7家有准证), 他们如何取得?”村民申诉:“非法工厂占这么大的比例,表示几乎都为非法工厂所用!”

    “新政府还要继续让进口?这是漠视环境污染,不顾人民百姓的健康!为了维护废塑料加工业者利益,试想国家和人民要为此付出多大的医疗成本?”他续说。

    此外,村民发现,有一家已经操作很久的工厂,没有环境局的批准信,但是却有县议会的营业执照。他百思不解。就此谘询官员。官员说:我不知道,对于我们市议会来说,工厂有营业执照,为何环境局说没有,你们要问自己去问。

    “到底批准一家废塑料回收加工的程序,在哪里出了问题?”村民问。

    投诉无门疑涉及舞弊

    8月起,在仁嘉隆操作非法废塑料工厂的中国人,继续通过村民向瓜拉冷岳环保行动协会呛声:我们不怕,我们已经搞定一切。

    “中国人这么嚣张,因为知道我们投诉无门。我们努力了这么多,坚持了这么久,难道只能就此止步?”协会成员说。

    中国人的呛声,引起村民怀疑:这会不会涉及舞弊?

    调查舞弊,村民需要转向反贪会。9月初,瓜拉冷岳环保行动协会派代表到布城反贪局做投报。投报内容有二:第一,在住家地的非法的工厂,被举报后,不是被关,反还拿到临时准证;第二,没有环保准证的工厂,已经有营业执照。

    反贪会贴心派来一名谙华语的华人官员来接待村民。官员的态度很好。他说:你们的证据还不够,程序还没有走完……

    幸好,迈入10月,反贪会针对非法工厂开了档案,欢迎人民提供情报。

    “这条路漫漫长。人民期望政府为人民做对的事情。”协会成员说。

    报导:许雅玲
    摄影:潘嘉威、本报资料中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