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共赴时艰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政企共赴时艰

    在国库缺钱的情况下提升公共设施,的确是个棘手问题。但有句老话说穷则变,变则通,我们面对困境时,当设法改变古板的做法以求发展,且有许多方法值得参考和借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举个例子,甲州政府日前就宣布成立公共交通信托基金会,通过政府机构及私人界捐献基金来协助提升公共交通系统,以解决巴士不足和迟到的问题及提供免费巴士等服务,来应付未来5年的需求,而这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法。

    民间力量配合

    但依赖捐款也不是长远之计,事实上,各国政府普遍面临财政无法独力负担所有公共建设或服务的问题,因此,政府要维持运作,就要启动民间力量来配合,与民间建立官民或是公私的合作伙伴关系,分工合作满足全民需求。

    交通部长陆兆福就建议和私人企业合作在全国推动公共运输导向型开发(TOD)概念,以缔造双赢局面。只要这些公司献议为政府承建或开发惠民的公交系统,政府欢迎他们提呈计划书。

    这项建议开启官民合作的大门,的确值得鼓励,尤其是全球许多国家都朝智慧型城市迈进,利用各种资讯科技或创新意念,整合城市的组成系统和服务,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素,这包括了实践公交系统的无现金收费、电子召车服务,以及更广泛和准时的交通连接服务。


    乐于聆听意见

    国内基设不足,也为私人企业和投资者创造了机会,当然,要吸引私人企业参与政府的公共建设,也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包括政府与私人企业互相信任及具备优质的合作机制。

    政府如果能保持开放的胸襟,乐于聆听私人企业的意见,而后者也不吝分享想法和资金,群策群力,就有望能打造更智慧、更宜居的城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