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灵位供游客吊唁 粉丝到浙江故居致敬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设灵位供游客吊唁 粉丝到浙江故居致敬

    (北京1日综合电)香港一代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金庸)在香港逝世后,大批传媒和粉丝纷纷来到其浙江故居,作最后的致敬。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在周三,位于中国浙江海宁袁花镇新伟村的查良镛故居中,由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查良楠竖起了灵位,供亲属及游客、粉丝等前来吊唁。

    粉丝在金庸浙江故居,向大师致。
    粉丝在金庸浙江故居,向大师致。

    于1924年在浙江海宁出生的查良镛,其查氏家族是当地名门望族,在其查氏家谱中显示,在清代查家曾创出科举神话“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被当时康熙皇帝为查家题联:“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可见其地位之高。

    除了查良镛外,查氏家族显赫有名,其中包括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查良镛表姐夫)、散文家徐志摩(查良镛表兄)、着名诗人穆旦(查良镛同族兄弟,原名查良铮),以及台湾作家琼瑶(查良镛堂姐的外甥女)等。

    金庸旧居写上康熙皇帝为查家题联。
    金庸旧居写上康熙皇帝为查家题联。

    旧居以晚清民间风格建筑


    查良镛旧居位于浙江海宁市袁花镇新伟村秤钩湾,他在这地方出生,而其祖先早于元朝迁居这地方置地起屋。袁花镇因山明水秀天美景所以有“花园之镇”的美誉。

    查良镛旧居以灰色的砖瓦,前后两进式设计四合院设计,共有四个厅堂,有备弄与前墙门披屋相连贯通。厅堂均是大厅左右各有两间房的五开间设计,间内设有厢房,并各有墙门与天井,是为晚清民间风格建筑。

    居这地方置地起屋。袁花镇因山明水秀天美景所以有“花园之镇”的美誉。

    查良镛旧居以灰色的砖瓦,前后两进式设计四合院设计,共有四个厅堂,有备弄与前墙门披屋相连贯通。厅堂均是大厅左右各有两间房的五开间设计,间内设有厢房,并各有墙门与天井,是为晚清民间风格建筑。

    大侠远去.江湖黯然
    两岸三地官民同哀悼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大侠远去,江湖黯然。查大侠远走断肠崖,持续引起中港台三地官民缅怀。

    在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网、人民网等均铺天盖地报导各界对金庸离世的反应和生平回顾,重点放在金庸本人及其作品体现的家国情怀,“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中央电视台新闻则赞金庸将家国情怀融入作品。

    中国国务院台办主任马晓光在例行记者会上,盛赞金庸是海峡两岸共同尊敬的伟大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周三发唁电,称金庸为中外文学交流,特别是中国内地作家与港澳作家交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海内外华文作家中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后,中国社群网站上掀起怀念之声。微博上以#金庸去世#为热词的搜寻量有400余万次,截至周三晚上9时20分,相关阅读量已经达5亿次。

    在台湾,总统府发言人林鹤明形容,金庸辞世是文坛一大损失,其作品不但是武侠小说中的经典,更是无数影视作品的创作泉源,对华人文化圈有深远影响。

    曾写武侠小说的前行政院长刘兆玄,赞扬金庸改变了武侠小说风貌,小说人物塑造刻画又广又深又鲜活,是最高水准的作家。

    台湾《中央社》称他的创作拓展中华传统文化,《联合报》形容金庸在文学界和知识界地位应是“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

    香港树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主任梁天伟指,香港媒体对金庸的成就一致予以肯定,其离世象徵了一个时代的终结,而金庸文人发迹到办报致富,反映了那时代特有的香港精神。

    香港一家书局于店内当眼位置摆放金庸作品,并放上白玫瑰吊唁,吸引书迷驻足。
    香港一家书局于店内当眼位置摆放金庸作品,并放上白玫瑰吊唁,吸引书迷驻足。
    金庸的武侠小说拍成多部电影和电视。(美联社)
    金庸的武侠小说拍成多部电影和电视。(美联社)

    中共历任领导不少是金庸书迷

    (北京1日综合电)令书迷感到惋惜。在中共历任领导人中,也有不少是金庸书迷,例如邓小平最爱看《射雕英雄传》,每晚睡前都看;现任领导人习近平也曾在讲话中引用过“桃花岛” 。

    同时,金庸与多位领导人都有过交集。金庸小说在1970年代之前,在中国境内是买不到的,后来的解禁还得益于邓小平。

    1981年7月,北京邀请金庸前往访问。7月18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金庸。邓小平会见金庸后不久,金庸武侠小说开始在中国解禁,让无数人变成金庸迷。

    习近平笑指“桃花岛”

    金庸回忆那次见面时提到,自己穿了一身西服,而邓小平则是夏威夷短衫,当时邓说“我是粗人,穿成这样”。两人一边抽烟一边谈话,邓小平还给金庸递菸。

    金庸1959年创办《明报》,曾在文革期间坚持写社论反对文革,和林彪、江青打了多年的笔仗,并力挺邓小平。在此之后,1984年,当时的总书记胡耀邦在北京接见了金庸。

    1993年春天,金庸再次应邀前往北京。3月19日,江泽民会见了金庸。金庸透露,“江先生他在见我之前,做过准备工作。他拿了本书,他说查先生你中学被开除,这上面有记载。”江泽民哈哈大笑,给金庸看了这个纪录册。

    江泽民还说:“你的小说在内地有很多读者,许多领导人也很爱看。我没有仔细阅读过,但翻阅过,知道你的小说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地理背景、中国文化传统、人情风俗等等。”

    与江泽民会面后,金庸前往青岛和烟台参观。他见到了一块由胡耀邦亲笔题写“天尽头”的石碑。

    金庸特意在石碑前拍下照片,并题下一首诗:“天尽头,地尽头,东望沧海水悠悠。追忆胡耀邦,心潮澎湃不能休。”

    2015年5月,习近平到浙江舟山考察,在听取汇报时,指着展板上的岛屿笑着说:“桃花岛,据说金庸没去过,但他笔下黄老邪的桃花岛和这里一模一样。后来就按着小说搞了旅游。”

    精神长存于世
    金庸馆展出300件展品

    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馆去年斥资1000万港元(533万令吉),设立常设展馆“金庸馆”,展出约300件展品,包括《笑傲江湖》手稿。

    金庸的武侠小说为电影、电视、电台广播、舞台剧,以至潮流电玩和各类文创产品提供无穷无尽的素材,对香港过去数十年流行文化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更成为世界华文读者的共同语言。

    展览透过逾300组展品介绍金庸的早期事业、武侠小说创作历程及其小说对香港流行文化的影响。观众更可以透过展场内的互动展品,重温经典金庸电影、电视剧和主题曲的选段,从而认识金庸武侠小说所蕴涵的丰富知识内容。

    据《明报》报导,香港康文署指,周三共有1616人次到访金庸馆。72岁的梁先生早上11时到场,他1960年代从中国到香港,在酒楼工作,“走入武侠世界,烦恼都会扫光”;又笑称“想像韦小宝般风流”,但现实中选择做专一的杨过,而小龙女是他心中“永远的女神”。

    36岁中国大连旅客崔先生惊闻金庸辞世,趁周三下午返中国前的半天到访金庸馆。他说最爱《天龙八部》中的乔峰,深为乔峰夹在契丹人与宋人身分陷入两难、最终选择“自行了断”而难过,每次看到这结局都想掉眼泪。

    也有金庸迷说,年轻时会想像自己是大侠郭靖,以化解工作苦闷。

    金庸作品的武功元素别树一格。
    金庸作品的武功元素别树一格。
    阴阳八卦学说在中国有悠久历史。
    阴阳八卦学说在中国有悠久历史。

    金庸武学融入诗词音律周易八卦

    (香港1日综合电)据《香港01》和陈墨《视觉金庸》,金庸武侠小说之所以风靡全球,除了故事引人入胜,人物角色鲜明外,武侠小说必备的武功元素,也在金庸别树一格。

    金庸小说武学,有别于旧派武侠小说,武功招式除了来自传统江湖流派外,亦从中国其他的文化中引入与武学关系,使金庸武学在文字阅读时,绘形绘声,看得津津有味。盘点金庸武学源头,可有以下几大类:

    1.以诗词入武学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唐诗更是当中瑰宝。金庸善以诗词融入武学,将传统词句给予天马行空想像。

    在《连城诀》,《唐诗选集》被描述是武学秘笈,每一首诗都可代表剑法一招半式,例如“孤鸿海上来,池横不敢顾”等都可打出剑法。这套以唐诗为解码的武术,在小说中以“连城剑法”和“躺尸剑法”出现。

    在《侠客行》中,一众武林高手被邀去侠客岛,大家都沉迷于破解岛上一首以李白《侠客行》所隐藏的盖世武学。传说李白是剑术高手,一众高手都逐字去解诗句隐义,但都无所获,但最后为文盲的主角石破天,以“蝌蚪文”的视象角度依刻在岛上诗文的字形练武,学会绝世神功。

    2.以音律入武学

    以声音伤人,以音律节奏入于武术,使读者产生联声想像。

    在《书剑恩仇录》中,陈家各悟出一套“庖丁解牛掌”。在与反派张召重对战时,陈嘱余鱼同吹一曲《十面埋侠》,陈家洛遂配合琴音节奏施展“包丁解牛掌”,成功打败张召重。

    《笑傲江湖》中衡山派掌门人莫大,外号“潇湘夜雨”,兵器是一柄可藏于二胡的剑,江湖人称“琴中藏剑,剑发琴音”。又同书中黄钟公以古琴当成兵器,让来访的令狐冲以玉萧来与他对打,将音乐与武功一分为二,又二合为一。

    《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以玉萧吹奏《碧海潮生曲》一曲以试探欧阳锋功力,后来又试过以同样方式考郭靖。书中描述“内功定力稍弱者,听此曲不免心旌摇动,为其所牵。轻者受伤,重则丧命。”

    3.以寻常功具当兵器

    中国兵器千奇百怪,有时一些兵器说了读者也不知其形,而以寻常日用用品作兵器,则读者容易有亲切感。

    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南帝段皇爷在出家后,他的四位助手以“渔耕樵读”为侍卫伴其左右。当中如武三通以“铁耙”作兵器、朱子柳以一根毛笔为兵器等,将这些民间生活或学习的用具用作御敌兵器,同时又不失其本来用意;

    《笑傲江湖》中最后大战东方不败一幕,令狐冲等人打入黑木崖时,适逢东方不败以绣花针绣衣,东方不败随即以此女工用物施展武艺,针针致命,体现了金庸的想像力。又同书中,黄钟公、黑白子、秃笔翁和丹青生,分别以平日热爱的琴棋昼画的艺术理论和器具融入自己的武学中。

    《碧血剑》中桑木道长以围棋作暗器,打出“漫天花雨”的武功。

    4.将传统学术融入武学

    金庸喜将中国传统学术,如阴阳五行,天文术数之术援入武术。陈家洛“庖丁解牛掌”便是一例,“庖丁解牛”来自先秦庄子故事,比喻屠夫宰牛时依牛的筋骨纹理顺势下刀,使解牛得心应手,以比喻凡事顺其自然。而当引用在武学上,读者已能幻想当中情节。

    《射雕》三部曲中的“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便是中国的阴阳学说引申。《射雕英雄传》中桃花岛上的“桃花阵”便是按九宫八卦阵法而来、《倚天屠龙记》中描述张三丰武学,太极拳和太极剑等,原理引自《周易》等传统典籍中“太极圆转”等哲学;

    《飞狐外传》中胡斐按“四象步法”,成功避开八卦门王氏兄弟的八卦拳,背后哲学便源于中国“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原理。

    《天龙八部》中段誉“凌波微步”,招式名称源自三国曹稙《洛神赋》,而武术逻辑是按《易经》六十四卦顺序方位排列而定。又丐帮“降龙十八掌”为至刚至阳拳法,十八式均来自《易经》乾卦(阳卦),如“亢龙有悔”,《彖》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等。

    总结而言:金庸武学天马行空,虽然不是每次都会说明角色人物所打武功的明确招式,但透过以诗词、生活用具和传统学术原理融入其中,虽然天马行空脱离现实,却丰富了读者的想像,更富艺术感,增加其趣味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