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贵:金庸之后,还有武侠吗?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陈文贵:金庸之后,还有武侠吗?

    金庸逝世,我本以为这是几代人的集体回忆,但有个三十来岁的朋友跟我说,他只听过“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但没读过金庸任何一部小说时,我才赫然察觉,那是上世纪的事,与这个世纪好像没什么关联。这位没读过金庸小说的小朋友诞生于上世纪1985年之后,我心里算了一下,他的中学时期,就落在上世纪末的90年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雅虎1995年问世时他11岁,谷歌1998年面世时,他14岁,这段时期正值互联网奋起的时代,无论是听歌、看戏、阅读或打电玩,这位小朋友与他同时代成长的年轻人,都已没有像他们父母般找纸本书来看金庸的习惯,对金庸的认识,多与看连续剧有关,80后尚且如此,90后更不用说了。

    90后的成长与青春期皆落在网络盛世,2006年横空杀出的面子书与2008年有了有如天降神器的苹果手机后,他们更不可能会去找金庸小说来读。但我以为,真正让他们对金庸没印象的,也许是2005年开始走向灭亡的VHS录影带,家长不再租借连续剧回家看,家长也开始不再看电视,这让他们从娱乐认识金庸的管道也没了,也不用说什么集体回忆了。

    反而是千禧年开始诞生的小孩,倒是对金庸略有印象,拜中国综艺行业崛起所赐,他们从中国连续剧中认识了无数金庸小说里的角色,但与上世纪人们对金庸的印象有别了。对他们而言,金庸只不过是个很厉害编故事的人,就像谢霆锋是个厉害下厨的男人,如此而已。

    书写人生悲欢离合

    我认为,年轻一代不再阅读金庸武侠小说,实在是莫大损失。小说是写给人看的,金庸武侠小说亦然。虽然环境是古代,小说人物可以飞檐走壁,但金庸武侠小说却透过峰回路转、激烈争斗的情节来影射现实社会的人性,无论是正面或负面人物,经金庸描绘、个性不同的人物,都带给读者醒世的作用。


    诚如金庸所言,每个种族、每门宗教、每项职业都有好人坏人。有坏的皇帝,也有好皇帝;有很坏的大官,也有真正爱护百姓的好官。

    贯穿金庸小说中的汉人、满人、契丹人、蒙古人、西藏人,都有好人坏人之分。即便是和尚、道士、喇嘛、书生、武士,也有各种各样的个性与品格。金庸透过他的小说刻画人性,书写人性中的悲欢离合,也解剖人性中卑鄙阴暗的一面,虽然经年累月,如今看来,无论放在哪个时代,尽管政局与环境变迁,但小说中谈的人性却变动极少。

    也许唯一变化的是,人类因为科技发达而变得更懒了,阅读小说或说阅读金庸武侠小说是奢侈的行为。

    上世纪90年代与千禧年开始诞生者,已甚少有阅读长篇或武侠小说。年届古稀之年金庸逝世,固然让长期钟爱他的读者低回不已,但能因此而唤起新一代年轻人对武侠小说的关注,去找金庸作品或其他无限小说来阅读,江湖再起风云,未尝不是一件值得欣慰之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