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故事‧生活植物学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主题故事‧生活植物学

    在这个讲究速度的年代,有一群人,与植物关系密切,犹如植物生长的节奏那般过生活。他们,提取叶子做颜料;把植物加工,制成家用品、压成艺术品,传承人类早期的技艺……

    植物の法则
    自然界中研磨缤纷色彩

    来到人世的我们,睁开眼看到的色彩是那么美丽动人!然而,我们长大后却对随处可见的斑斓丝毫不感兴趣,非要大红大紫艳丽的颜色才刺激到我们的视觉。我们渴望拥有快乐且充满色彩的人生,但我们偏偏往错的方向寻找,你可曾想过,路边的野花,公园那些茂盛的植物、厨房里的食材,都能为你增添色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庄彩贤
    庄彩贤

    自然颜色是什么样子?是姜黄、是蝶豆花蓝、是甜菜根红紫、是黑面将军墨绿……提取植物汁液当颜料,笔触所及之地,仿佛让植物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植物世界充满精彩的五颜六色,不只是漂亮的花瓣,它的根、茎、叶、果实、果皮等都能取汁液来染色。

    “植物本来就有许多色素,只是大部分色素容易分解、消失。所以,取色容易,褪色也容易。”教育工作者庄彩贤透露,路边小花和绿叶、土里的根茎,就连做饭时的蔬菜也能成为颜料。古人在煮药材时,因衣物沾上药草汁液,变成不易清洗的色渍,而发现植物汁液可做成染料。因此,若被任何草根茎皮汁液蘸上手或染上衣服,都可用来当颜料。

    “用最原始的研磨法就可提取植物汁液,虽然用搅拌机比较快,但颜色不理想,而且要用很多水才能搅拌。研磨的话,用少量的水就可以了,而且慢慢研磨、捣碎,可以观察植物的变化。比如白色鸡蛋花,它最后出来的汁液却是浅黄;红玫瑰不是红色,而是带紫的红色。蝶豆花虽是蓝色,但加入明矾(alum)就变紫色,因为紫是它的原色。黄姜加入柠檬汁,又变成橙黄。”

    她说,从植物提取颜料,是植物与艺术、化学的“跨界”交流,可了解植物天然颜料的加工工艺,也可用自制的“独家颜料”绘画,或让食物变得五彩缤纷。基本上,任何植物都能提取汁液。和花卉相比,从蔬菜提取汁液当颜料较方便,它是什么色,提取出来的就是什么色。像甜菜根就可以取出红色,不过呈现出来更接近紫红色。“不是所有蔬菜皆可成为颜料,比如番茄看上去甚红,但汁液是白带透明感,极不上色。”


    蓝色蝶豆花(左),加入明矾后变紫色(右)。
    蓝色蝶豆花(左),加入明矾后变紫色(右)。

    植物给我们带来乐趣

    花卉方面,如果是长花蕊,要把花蕊取出才研磨花瓣,不然汁液可能会浓稠、凝固。另外也要注意花卉是否带毒性、黏性,像火鹤花有毒、天堂鸟极黏,不适合提取当天然颜料。庄彩贤强调,尽量使用自然掉落的花,可减低接触植物毒性。同时也响应环保,使用大自然颜色当染料,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无形中平衡或协助植物生长得更好。

    她也谈到,越青的叶子取提出来的颜色越浅:“虽然不一定是绝对,但叶子输送营养给整株植物,是默默耕耘的劳动者,也因为如此,它的颜色才那么淡。我在2016年开始推广植物天然颜色,过程中不断有新发现,比如大红花汁液是紫色,但重瓣大红花却是红色。”

    在提取汁液过程中,庄彩贤永远有不期而遇的惊喜。不同植物、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功能,而提取的汁液,在水、温度、天气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呈现出不确定的结果。

    “厨房其实就是实验室!”植物的天然颜料虽不耐久,会随光线氧化,从紫变青、变黄,最后变白。但,这个从有到无的过程,让她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与痕迹。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化学颜料色泽艳丽,不易褪色,但加工困难。植物颜料色泽偏淡雅,易褪色,但来源广泛,且制作相对方便。我现在散步时,会观看周围的植物,想想它是什么植物?什么颜色?或者拍下来做记录,捡落花和落叶……环境周遭有许多植物等着我们欣赏,这些色彩缤纷的植物,也可以为生活增添乐趣,只是我们没注意到,这是很可惜的事。”

    用原始的研磨方式提取植物颜色。
    用原始的研磨方式提取植物颜色。

    20181202art05

    根茎性植物如黄姜可先刨丝,再挤出汁液。
    根茎性植物如黄姜可先刨丝,再挤出汁液。

    寻找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古人为了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利用身边常见的植物提取颜色。那么,身边究竟有那些植物容易提取颜料呢?

    “可提取颜料的植物无所不在,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去找、实验。公园里的大红花、九重葛、凤仙花;厨房里的马铃薯皮、洋葱皮、黄姜;菜园里的洛神花、石榴、桑葚;花店便宜卖的花瓣万寿菊、玫瑰花……生活里看到任何植物,去想像它的颜色,一天实验一种植物,每天都有新发现!”

    庄彩贤分享,植物颜色最大的魅力是,同一种植物色素在加入不同的矿物质,如明矾(alum)、苏打(soda)等,会呈现不同的色泽,这过程微妙,她为这不可预测感到震撼。

    “很多人对于植物颜色的认知,有不少迷思。例如,以及红色花提取出来的颜色是红色,紫色花是紫色,但实验结果发现,花的颜色和提取出来的颜色完全不同。”据她的经验,花卉颜色较亮、叶片颜色透青但取色难,且不上色、根茎颜色呈暗沉。基本上,花和果实比根茎容易提取颜色。

    “曾有学员向我反映,原来路边看到的洛神花,就是小时候喝的Ribena。也有人用植物颜料天马行空画插画、禅绕画……我觉得大家寻找的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感觉,利用植物、食材等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进行生活中的小科学实验,也让生活多一点自然色彩。”

    红玫瑰
    红玫瑰
    草药黑面将军
    草药黑面将军
    蝶豆花
    蝶豆花

    不是想要什么颜色就得到

    庄彩贤和植物天然颜料结缘,始于一次艺术治疗课程。“课程里包括植物染料课程,它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称UNESCO)制订的2011年至2020年的计划,宗旨是为了让每个国家使用自己国家的植物花瓣、叶片、根茎提取无毒的天然颜料,观察不同植物的变化。”

    现就读德国阿兰努斯(Alanus University)艺术治疗国际专业课程的庄彩贤,也是大马约廿位UNESCO植物染料合格推广者之一:“有人把颜料用在织布、木头,而我做在纸上,用来当绘画的颜料。”

    植物染料是简单的实验,她却玩出生命的意境。“很多时候,直觉认为提取出来的颜色和看到的颜色必然是一致的,突然发现出乎意料的结果!慢慢领悟到变化才是真的,而且会随着时间推移一变再变。”

    除此,她也从学员中获得新启示。她印象中,有一对夫妻在上课中不停惊叹:“人不能控制大自然”、“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颜色”……“这位先生还一直跟太太说,不要执着,这样就很好了。这句话让我获益良多,的确,很多事情是自然发生,急不得,和做人是一样的道理。”

    植物汁液加入不同矿物质之后,颜色呈变化。
    植物汁液加入不同矿物质之后,颜色呈变化。
    用植物颜料绘画而成的画作,看得出和化学颜料的差别吗?
    用植物颜料绘画而成的画作,看得出和化学颜料的差别吗?

    感受生活,亲近植物香

    植物颜料是色彩与心灵交流的活动,它鼓励大众利用自然界的一花一叶,提取汁液当颜料创作,享受艺术。由于课程轻松好玩,吸引不少人参与。

    黄小芬:尊重生命和大自然

    我是平面设计专科出身,很早以前就知道植物染料,比如用咖啡渣染布或绘画。至于从花卉、蔬果提取汁液当作绘画材料,听过但没试过,就报名上课。艺术是轻松不费神的活动,但不是说上一堂课就会变得开心,它需要长时间在生活中实践,慢慢酝酿心灵舒展的过程。感受生活的美好,可以让人变快乐,不一定要上课程,像我拥有很多嗜好,在家里种花、养鱼,用心栽培它们,这也是对生命和大自然的尊重。

    杨若男:担心家中九层塔被摘光!

    没想到厨房里的蔬果和路边的小花,竟可提取这么漂亮的颜色!虽然提取过程中要用力气捣烂花叶才得到汁液,但闻到自然果香的汁液,就觉得开心。不只是我,我女儿也玩得很开心,我现在担心的是,家里的九层塔会被女儿采摘做颜料,哈!

    汤慧明:厨房蔬果变出丰富色彩

    植物提取出来的颜料,比化学颜料多了自然草香的味道,不只是嗅觉,色泽也不比化学颜料差,如果不说,谁会想到这是黄姜、黑面将军、菊花的颜料作出来的画?虽说植物的原色很美,但我更喜欢加入矿物质之后,提升颜色的亮艳度。没想到厨房的蔬果,能变出如此丰富的色彩,只要仔细留意,生活中随处可见让人心情愉快的惊喜。

    提取的植物颜料收在瓶里,以便日后使用。
    提取的植物颜料收在瓶里,以便日后使用。

    手的温柔质朴
    藤艺永不退流行

    相信许多大马人对藤家具不陌生,从小时候,阿公坐的藤摇椅,再到你我都渴望拥有的藤马,或者上课时,老师手握的藤条!那个时候,藤的踪影随处可见,甚至我们幻想做的泰山,也是握着藤,从这棵树腾跃到另一棵树。不知从何时起,曾频繁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藤,逐渐退居幕后,取而代之的是合成木,要自己动手组合的家具。不论你相信与否,藤制品总给人质朴的安全感,全因在幕后有一群凭着双手和创想,把自然赋予我们的藤,制成一件件朴素而耐用的家具与用品……

    郑泽鑫
    郑泽鑫

    以手工打造的藤制家具,拥有工厂大量制作所没有的手工质感与温润。它以植物加工,保留植物特有的触感与温度,也是文化记忆和感情的连接。离开充斥塑料的速成现代,回到六七十年代那时家中的必备家具用品,最常见的材料是藤。藤的强韧耐用和通风凉爽,让它成为那个年代最寻常,家家可见,也是郑泽鑫隽永的记忆。

    八九岁时值贪玩年纪,从学校回到家的郑泽鑫就要帮忙分担“家务”,把海棉放进布套里做成藤椅坐垫。“十多岁时,力气大了,就帮忙钉架子、凳子等。初中三之后,离开学校到吉隆坡发展,租了一间店面,开始经营藤制品专卖店,一做做了近廿年。”

    他的家族于柔佛麻坡代代做藤制品,目前他是第四代。虽然因为经营“藤艺”专卖店(Rattan Art)和开拓市场,逐渐遗忘小时候学会的技能,但看到老师傅敲敲打打、一锯一编,记忆纷纷回笼,有时候还会制作藤篮过过瘾!

    “六七十年代,木制或铁制做工尚不成熟,顾客都买藤制家具,便宜耐用。现在,使用藤制家具的顾客少了,根要继续扎得稳,必须运用过去的经验,向其他方面拓展新市场。”经营手工藤制品专卖店,相当克难!但他勤做不辍,尝试发展不同的藤制品,包括宠物篮、灯罩、架子、容器、镜子等,提供与众不同的藤制品。

    除了一般订单,他还接过特别的订单。“有设计师要求我们按设计图做藤椅,过后拿到米兰展出;据他们透露,我们是最愿意尝试新设计的店,有些师傅不太愿意改变制作方法。甚至,也有外国人在网站上看到我们的产品,要求我们做了寄过去。”

    不同大小的容器。
    不同大小的容器。

    藤制家具随时代推陈出新

    藤生长于热带雨林,是一种蔓生植物,集中在赤道沿线地区生长。“能用于藤制品的藤品种很多,包括被称为藤中之王、多产于大马的玛瑙藤、曼丹藤、赤藤等。玛瑙藤因韧性强、耐用,是做骨架或大型、长形藤制品的上好材料。曼丹藤一般做单件作品,不宜做长形设计。”

    一个藤制品要经过原料处理、蒸煮、编织、组装等多个步骤,过程中百分之八十手工制作,机械无法替代。藤制品要从原材料开始:“从森林中砍伐、收集、洗净,一定要经过蒸煮过程,放进柴油里蒸煮45分钟,蒸发掉藤里的水分,且吸收油脂。”

    “未经蒸煮,可能藤里会藏有细菌、蛀虫啃咬,而且很快变脆和不耐。此外,蒸煮过的藤材质较软,方便过后去皮、弯曲等各类加工。”蒸煮后的藤会从青渐变黄,再用清水或木屑清洗表面油脂,曝晒两星期。最后,还要用硫磺薰上两天两夜,让色泽光亮、饱满,增加美感。为了方便日后制作,加工完毕的藤,裁剪成四种尺寸:18~24公厘、25~29公厘、30~34公厘和35公厘以上。

    “每种尺寸又分A级、B级,尽管两个等级的藤素质相同,但A级外观整齐、漂亮,用以做藤制品的表面,带有瑕疵的B级则用于内部设计。”郑泽鑫也说,藤是柔软的原材料,因此可配搭其他材质如玻璃、钢材、木材等结合做成不同的家具,也可漆上颜色,设计和视觉美感与祖父母那一代的藤制家具,截然不同。

    “木制家具需要先做模具才能生产,为节省成本,它只能大量做,无法小量生产。藤不需要模具,即使一张椅子也能做。而且,只要巧妙避开节舒,火候到位,藤能扭成不同形状,不像木家具是经过拼接的木板制成,坐久可能会断。”

    步骤1:把藤放进柴油里蒸煮45分钟
    步骤1:把藤放进柴油里蒸煮45分钟
    步骤2:等待冷却
    步骤2:等待冷却
    步骤3:冲洗蒸煮过的藤
    步骤3:冲洗蒸煮过的藤
    步骤4:抹干
    步骤4:抹干
    步骤5-6:晒藤,经过两星期曝晒,藤从原本的青色变黄色。
    步骤5-6:晒藤,经过两星期曝晒,藤从原本的青色变黄色。

    20181202art20-noresize

    克服第一步才是最难的

    首都鹅唛路(Jalan Gombak)某厂区一间陈旧老房屋里,几位60岁以上的师傅,专注投入藤制品的制作。他们是吉隆坡少数仍以手工方式制作藤家具和用品的师傅,这里是他们的工作室,随处可见堆满的藤材料、半成品倚墙靠壁或者平躺地上。在这里,时间宛如流转到几十年前,人人还倚赖藤制品的年代。

    长直的藤能够做出圆形藤框、四方藤桌、长形藤椅等各种形状,拥有“半世纪”经验的陈升指出,当中不可或缺的条件是“火候到位”。如何到位?则要经过三个重要步骤:加热、弯曲、冷却。

    “用火枪喷烧需要做弯曲部分的藤,用热度软化它。当加热到一定程度,趁着热劲把藤放到操作台上,扭成想要的弧度。如果出现过度弯曲,得对藤重新加热,把它扭直至适宜角度即可。”如果是用较细的藤做形状,在喷烧、逐步定型时,需用绳绑住藤,避免冷却后打回原形。

    一般粗藤或质地硬的玛瑙藤,则要喷烧久一点,否则火候不够,扭不成形;火候过度,又很难扭直。所以,要求“火候到位”,熟练地凭经验,便能对每种藤的状况了如指掌。陈升做过圆形、三角形、四角形等藤制品,问他最难做的是哪种造型?他笑容堆满脸的说:“要做的,就是最难的。”意即踏出第一步总是最难,认真面对、做好眼前就好。

    陈升
    陈升

    凭技艺编家具也织岁月之网

    藤经过喷烧后,可做出各种基本形状,再经师傅的巧手,组装搭起骨架,接着用细藤慢慢编织。另一位师傅邱陶平在工作室里负责编织,十多岁开始踏入业界的他,四十年眨眼一晃而过。说起制藤手艺,他便侃侃而谈:“主要使用藤芯(骨仔)编织,要均匀编织,成品才会美,坐才舒服。编织到一定程度时,还要用锤敲打几下,让藤与藤之间更咬合,更紧致密实,回弹性自然更好。”

    从简单的横竖交错编织到手工繁复、有图样的编织,邱陶平一派轻松,迎刃而解的慢慢编织;除了慢工出细活这条道理,还有一个原因:“偶尔会被去皮的藤扎到手,有皮的藤更像被刀割,但不能戴手套编织,所以要慢慢编织。”

    一张藤椅由数条藤连接编织而成,编织过程中,不可马虎更不可偷工,每条藤要牢固收藏在椅子背部或底部。邱师傅告诉我们:“当一条藤即将用完,就要准备收尾,把藤的尾端收在编好的藤中间或靠近中间位置。如果收左右两边,或靠近左右两边,可能会有坐久走位、裂开或者塌陷的隐忧。”

    1. 用火枪喷烧藤,用热度软化它以便扭做形状。
    1. 用火枪喷烧藤,用热度软化它以便扭做形状。
    2. 趁热劲开始扭形。
    2. 趁热劲开始扭形。
    3. 如果弯度不适合,继续喷烧、弯曲。
    3. 如果弯度不适合,继续喷烧、弯曲。
    4. 量好需要的比例,用笔在藤上做记号。
    4. 量好需要的比例,用笔在藤上做记号。
    5. 以记号为准,锯开窗口,以便拼接。
    5. 以记号为准,锯开窗口,以便拼接。
    6. 用钉子前后钉一起。
    6. 用钉子前后钉一起。

    另外,任何弯曲部位,弧度要做得流畅自然,且在适当的角度施力,避免承重之际断裂。为此编织之前,邱陶平会把藤芯泡一下清水,稍微软化它,尽量抓到精准的弧度。编织好之后,眼前的家具仍是半成品,把家具表面打磨、上漆才是最后一步。

    李德明师傅用砂纸打磨刚做好的藤椅,从上至下,从外至内,用力擦拭,表面基本已光滑很多,但还略显粗糙。经过第二轮细打磨,家具表面看上去更光滑了。

    “手感滑顺就可以了,随后再上亮光漆(lacquer),让它自然风干,放在太阳底下晒干效果更佳。”油漆的作用,不仅让表面光滑、干净,更重要的是使产品坚固耐用,延长家具寿命。藤制品可以长久使用,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它装载着老师傅的精湛工艺。他们或许为兴趣,抑或为时代所驱而学起这门手艺。然而,如果在工作室里,能够每天重拾少年就学会的技能,时代仿佛在此又重现青春一回。

    邱陶平——弯位需要适当施力,才能做好精准的弧度。
    邱陶平——弯位需要适当施力,才能做好精准的弧度。

    纸上悄悄展开
    花叶压出生命新风景

    把花叶放在报纸堆里,过一段时间再偷偷探看花朵和树叶如何了?这样的事情,不少人都经历过,你不知道的是,这做法叫“压花技术”。要怎样才能压出好看的花叶来?压花达人张晓薇现身说法,为我们解说她如何在生活中遇见花草树木,如何把美丽好看的花叶,压成一幅美丽图像。这简单技艺蕴藏着让我们沉吟的奇异恩典……

    植物瑰丽多彩,色泽和形态带来无限诗情与遐思,古今中外都有压花技术,把花叶保色、定型、压制,保存植物的原貌。设计师兼讲师张晓薇说:“压花是历史悠久的手艺,西方植物学家为研究植物学,将植物干燥方便保存与研究,类似现代的植物标本,这就是最原始的压花。在东方文化,最早是因为要用于编织布料,才产生压花技术。”张晓薇也说,尽管中西文化不同,但传统压花做法大同小异:“把花叶夹在纸里,用厚重的东西压一两个月,待水分完全蒸发、干燥,就成了压花。”

    张晓薇
    张晓薇

    压花艺术,则把植物定型、压制及干燥处理后,再进一步按花叶的色彩、形态等适宜搭配,进行艺术创作──这就是张晓薇目前的创作主题。为了赶上创作进度,张晓薇特地网购压花机器,让植物水分快速流失、变干燥。如果不为创作,她更喜欢把花叶均匀放在纸或硬卡上,然后叠放在家里的角落,让它自然干燥。

    张晓薇喜欢健行,沿途看风景,同时目光落在植物的季节变化里。因为这样,健行这段时间总是缓慢流动,捡花拾叶成了习惯动作。压花是她的爱好,采摘或捡拾掉落的漂亮花叶,收在书里当书签。现在,压花是她的“颜料”,把有故事的构图跃然纸上成作品。

    她取用各种花卉、树叶,经压花、配置、组合或拼贴,不假任何人工颜料彩绘,运用植物自然色泽、斑斓多彩的效果,加上几笔白描人物形象,大自然和人的对话,就在纸上静悄悄展开。

    作品送给公公婆婆当敬礼

    压花艺术可长时间保持花叶自然原貌,但对张晓薇而言,压花也有保温情感、留住感动的更深层意义。她长时间在做压花,但从来没有用它做艺术创作。直至今年,因一个展览而开启灵感。

    “展览主办单位要求做出有吉隆坡武吉免登(Bukit Bintang)地方色彩及个人风格的创作,我想到我的公公婆婆,他们住在半山芭,小时候到半山芭探望他们,成了我印象深刻的童年回忆。那时候,我最喜欢到公公婆婆住家后的小花园玩,像闯迷宫一样跑来跑去,不亦乐乎。”

    那个年代虽远去,但记忆和情感犹在。于是她把公公婆婆、半山芭的小花园,转化成艺术表现──一位走着路的女性,身边围绕许多植物,缠绕在头、手、脚,无处不在。

    “这个创作主题是我送给公公婆婆的敬礼,女性其实代表植物,她的脸部表情看不清,因为头部总被植物缠绕,寓意我光头的公公。”停顿一会儿,她笑说:“结合起来就是这个走路的女性,其实是在走动中的花园,很个人的情感表现,别人不一定了解,但这就是我的故事。”

    藉由植物来表现心情故事和艺术创作观点,张晓薇希望公众能看到压花艺术不只是用在制作书签、贺卡,更可以说故事,分享与交流。

    【压花艺术的创作过程】

    20181202art31-noresize

    20181202art32-noresize
    1-2画好整体构图

    20181202art33noresize
    3加入主题概念

    20181202art34-noresize

    20181202art35-noresize
    4-5选出处理好的花叶做备用

    20181202art36-noresize
    6预先拼贴、测试效果

    20181202art37-noresize
    7-8组合拼贴压好的花叶

    20181202art38-noresize
    9逐步细致化处理至满意为止

    采花压花要看准时间

    压花技术并不复杂,任何人都可以做,但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出漂亮的压花,关键在于对植物特点要了解。张晓薇说:“以前我不明白,为何这次压出来的黄花颜色好鲜艳、好美,但下一次却是褐色?明明在同一个地方采摘同样的黄花,为何效果差这么多?”

    后来张晓薇才知道,原来是采摘时间造成差别。采摘花叶最好的时间是早上太阳刚升起、雾气开始消散,约八点至十点之间,此时花叶正值色泽鲜艳且饱满之际,用来做压花最适合。张晓薇解释:“中午太阳照射强烈,花叶有些打蔫、不舒展,水分少显得较干燥,压后形状不好看。”

    太早,花叶有露水,压时有过多水分;太晚,花叶要休息,没有精神的姿态,压出来不会有好效果。“时间的差别不是百分百的决定性,但它确实会引起视觉上的小影响。”她建议,采摘回来的植物,一至两小时内就要进行压花,否则有些花叶会因为置放过久而萎缩,影响压花效果。她也提醒:“压多少,采多少,别贪心采过多,以免无法及时处理而萎缩、腐烂,造成浪费。”

    压花可配搭木板、玻璃、塑料等不同的材料,其中最常用于纸张上。
    压花可配搭木板、玻璃、塑料等不同的材料,其中最常用于纸张上。

    制作中感受自然之美

    “小时候大家都试过把花朵、叶子压在书里做书签,长大后才知道它其实也可以用来创作,因为植物的形状已经很漂亮,只要找到喜欢的,把它框起来就是艺术品了!”

    压花最常被用来制作贺卡,少数会像张晓薇那样,用来创制造型构图。采回来的花叶形状和姿态,未必符合她想要的造型构图,除了调整枝叶长度,她极少会裁剪。

    “可以的话,我尽量保持花叶原样。植物是自然的东西,没办法用电脑弄出理想的形状和大小,但这正是它最有趣的地方,可即兴发挥,感受随时出现的意外惊喜。”张晓薇接着说:“当你以为这片叶子不是脑海中想要的造型,但拼贴上去之后,咦,这个样子比想像的更漂亮!”

    也因为难觅理想形状的花叶,在进行大幅度构图创作时,她会取巧以数量取胜,“就用几片或一小堆花叶补足大画面,视觉更丰富。”

    说起植物给张晓薇带来的感受时,她说,每片叶子、每朵花都是独一无二的,配搭起来又另外一番模样,压花艺术可深深体会变化多端的况味。“即使我预先拼贴、测试效果,觉得够美了,但正式做的时候,却怎么也做不回之前的构图,就算对照照片,也做不到,很奇怪。”

    多番尝试成果让人意外

    盛开、半开、平直、卷曲……对张晓薇来说,花叶千姿百态,没有最漂亮,只看适合或不适合。

    “大部分花形和叶形我都有,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形状,在创作时只要把适合、符合的花叶组合起来就可以了。艺术没有想像的难,而且自然界花草本身就是艺术品。”

    不过,如果针对创作需要而采摘植物,最好是挑选理想的花朵,并且从花梗采摘,不要整株拔掉。采摘叶片,也按需要求好看的,不要连枝剪下来。张晓薇特别提醒:“要注意的是,花托和花萼比较厚,水分多,压的时候会影响花瓣的颜色或会发霉。因此,最安全的做法是把部分花托切掉。”

    “有些花是紫色,但压出来却是褐色;有些不同的花,压出来却是一模一样的颜色。叶片比花朵容易压制,但不知为何大片的叶子压出来部分青色,部分是褐色?”听她接二连三诉说压花艺术过程中的点滴,就知道她做过多番的实验,并且感受到她挂在嘴里的压花“意外”。

    “压花是这般充满意外的尝试,我也没有答案。比如,我压了好多次大红花,却从没成功过。每次压好、干燥后,要取出来时,花瓣会黏在纸上,这是因为它的花瓣虽单薄却充满水分,直接渗透进入纸里。”

    报导:叶凤玲
    图:连利元、李玉珍、部分受访者提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