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信:湛然若寂——心中的仇人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沈明信:湛然若寂——心中的仇人

    在中亚细亚广袤的沙漠及草原,有这样一个说法,长年与风沙博斗的强悍民族,懂得以最快速的方法毁掉一尊佛像:挖眼、毁鼻。面对数之不尽洞窟壁画、石雕佛像,只要把长矛和斧头对准佛眼和佛鼻,使尽力气或削或敲,一尊佛像就此残缺不全,再也无法受人礼敬膜拜。再加以焚寺屠僧,三宝俱灭,旧的信仰就可连根拔除,新的信仰自此生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在有形的器物世界,从过去到未来佛法灭尽,这世界出现过多少尊、多少幅佛像,就可能有多少双佛眼、多少只佛鼻被人粗暴地挖掉。不只是异教徒懂得这个方法,看似佛教徒本身也懂得。

    年前人在寮国,历经战火的永珍玉佛寺,大殿回廊上摆着十来尊18世纪的青铜佛像,其中一尊双眼被利器凿毁,映着午后阳光,就像是哭湿双眸,泪流不止。

    我站在佛像面前默然。那是厚重的实心青铜,是怎么样的愤怒、怎么样锐利武器,可以在佛陀的双眼凿开一对历史伤口。为此,佛眼不再是低眉慈目,而看似泪眼盈眶。

    “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鉾刺心。”——《梵网经》


    如果,佛陀被凿去了双眼呢?

    玉佛寺里并没有玉佛,被供到曼谷去了。那一尊由祖母绿雕成的佛像,有着传奇的色彩,可影响社稷,左右江山。最初是由清迈的兰纳王国所有,兰纳王国灭后,归于澜沧王国,先存于王城琅勃拉邦,16世纪时王国迁都永珍,国王建玉佛寺以供奉。

    19世纪,暹罗王国二次来犯,兵燹永珍,先是抢走玉佛,再来焚毁玉佛寺。现有的玉佛寺是经过数度重建而成的,已不复当年的面貌。

    被暹人当成战利品的玉佛,如今供在曼谷的玉佛寺,泰寮民间皆认为,玉佛易手,把澜沧的昌盛国运转至暹罗,寮人自此一蹶不振。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缅甸。贡榜王朝把阿拉干王朝的马哈牟尼大金佛抢走,移到瓦城立塔供养。一直到今天,阿拉干人谈起与缅人的千百年宿世恩怨,仍不忘补充一句:把我们的佛像也抢走了。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无论是金佛、玉佛,其珍贵何在?当佛像成为佛教徒之间的战争掠夺品,于战火和鲜血之中焠炼而生,佛像还有什么珍贵可言?如果,佛像并不能唤起人们对于慈悲和智慧的忆念,我们又要金佛、玉佛来做什么?

    这两尊富有传奇神彩、被当成镇国之宝的佛像,于未来际,又得经历多少场战火,在中南半岛诸国辗转易手几回?没有人知道。我们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

    供一尊佛,却捣毁其他千千万万尊佛像;建一座佛寺,却又焚毁其他千千万万座佛寺,这功过要如何相抵,只有释尊才知道吧。

    站在玉佛寺面前,看着这尊缺眼的佛像,我第一次这么端详思维:同样是毁于侵略者,这尊佛像并非毁于穆斯林、基督教徒或印度教徒,而极可能是佛教徒的手。

    是怎么的愤怒,要以凿眼的利器,宣泄于释尊身上?铜佛带着一抹微笑,默然面对古都斜阳,把历史的疑问散于空中。

    从佛灭之后,天竺八国为佛陀舍利而战,到一尊被遗忘在玉佛寺一隅的缺眼铜佛,我们明白,佛教徒最大的敌人,从来不是某个族群、某个宗教,而是人类内心共有的贪嗔痴三毒。

    这不只是对佛教徒而言,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宗教、族群来说都是。只是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可能为时已晚,我们早已习惯看见外在的仇敌,却忘了真正的仇人,只住在我们心中。

    生于马六甲,以学佛、写作为一生志业。现为佛光文化事业(马)有限公司总编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