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路(下篇)不再新鲜进场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导演路(下篇)不再新鲜进场

    一部好看的电影,将会一再为人欣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曾经,大马的华人导演,因为“大马中文电影”旨趣,获得如雷的掌声!

    然而,今天,如果呼朋唤友去支持“大马中文电影”,他们可能拧头摇手:“谢谢,我没空。”

    大马人为什么拒绝大马中文电影?其来有自……

    无法建个人风格
    老调重演难获青睐

    “大马人,还是一味在拍所谓的大马中文电影,尤其是贺岁片。”李添兴(James Lee)说:“贺岁片拍得好,在国内有票房保证,但推出海外,还是无法得到海外观众的青睐,因为故事太简单。”


    本国的观众,第一次买票进场,因为想支持大马电影,感觉很新鲜;第二次买票进场,还是想再支持大马电影,虽觉老调重弹,但没发作;第三次买票支持后,因为毫无进步,他们就对大马电影失去信心。

    “本地市场太小。大马电影行业,就是死在电影制作者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之下!说真的,本地人都不感兴趣,又有多少外国人感兴趣?但只要拍出有共鸣,触动人心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大马导演导演不够经验去找到自己的定位,没法树立个人风格。跟红顶白的话,跟又跟不上,抄又抄不好……我没有这个能力,告诉你该怎么改善,我只想拍好自己的电影,给大马和全球的观众看。”

    蔡荻蔚导演(Dick Chua)
    蔡荻蔚导演(Dick Chua)

    《一路有你》台湾亏本

    把焦点放回千万票房大马导演李勇昌(Ryon Lee)身上。他坦言,“某一天,我发现,大马化卖不了!《一路有你》的本地票房卖得很高,大约1700多万令吉,可是,去到台湾上映,票房收入是亏本。《Nasi Lemak》在海外根本无法上映。“

    说起来,普通院线上映的大马中文商业电影,应从《大日子》跟《初恋红豆冰》算起。十多年来,商业电影不多,两年或五年拍一部很正常,间中也有其他作品,包括独立电影。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早期,大马电影人致力用大马人的口音、语言及共鸣,说大马的故事,人人引以为傲。时至今天,却陷入另一困境:定位在大马,起跑点在大马,就走不进大中华圈15亿人口的市场。”

    导演若死心眼坚持,本地观众应该支持本地电影,极大可能,他把自己的格局做小──就只拍给这些人看(大马有600多万华人,只有10%华人会进电影院看戏)。倒不如放开吧,做给更大块的市场,可以让更多人看,把格局做得更大。

    应锁定大中华市场

    实际上,越大马化的作品,越难走进海外,甚至连新加坡你都去不了。

    “《东主有喜》,本地卖300多万,里面有新加坡演员,包括梁智强等人,可是新加坡的院线不要上映,他们说:我们不看卡士,新加坡人不看这种题材的影片。这次经历过后,我们开始考量:如何把市场再扩大一点?”

    研究过后,得出结论:我们拍中文片,主要观众还是华人,应该锁定大中华市场。这又必须回到最初的挑战:有什么办法让大马人、新加坡人、台湾人、香港人和中国人,来看我们的电影?

    问题很棘手,因为市场很难搞懂。李勇昌决定,先拍普世口味的鬼片,攻下香港市场。

    “不过,我们还是必须坚持,我们是马来西亚国籍导演。”李勇昌强调。

    拍短片记录想法
    质感内容不能马虎

    “以前,做电影难,因为很少人做。现在,做电影难,因为太多人做,水准参差不齐。”蔡荻蔚(Dick Chua)表示。

    2006年,从温哥华修读电影系回来后,他买了一部单眼相机,开始酝酿拍摄短片,自我磨练。

    “第一部短片《血鱼》,光是我自己写的剧本,就改了逾十遍。

    “《血鱼》没做放映会,只是放上Youtube,注意到我的短片的网民很多。现在,你放一部作品上去,很快就被其他影片淹没,观看率很低。我的每一部短片,算是记录我每一年的想法和成长,并且反映我那一年的心态,以及想说的话。”

    当了爸爸,就拍了父子的故事《Pizza》,故事不肤浅,叙述小孩被拐带至被谋杀,爸爸突破这个艰难经历的故事。拍《让我爱你好吗》,人生处于比较低潮期,到了去年,经济行情最糟,拍了《快乐戏院》。

    “如果我是新人,有机会当导演,我当然很高兴。我也年轻过,也跟前辈竞争过。可是,你口口声声想当导演,却连短片也没拍过,有机会却随便拍的话,只是浪费宝贵资源。”

    “当初入行,我就是想要好好制作有水准有质感有广告。随便拍,随便上网的方式,间接影响内容的作品,不管是短片,MV或是了大众审美观,大家对美,对影片的质感和内容要求变低,这是我最不乐见的。”他坦言。

    李添兴导演(James Lee)
    李添兴导演(James Lee)

    导演岗位属被动
    有机会上门勿摆架子

    “我比别人幸运一点,熬过难忍能忍的日子,就遇到贵人”李勇昌说:“导演是一个被动的岗位,机会是人家给你的,你永远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人家找你,不要摆起架子,把自己的履历建立起来。”

    由始至终,跟老板讲电影案子,李勇昌都是针对商业性来考量,先不理会自己“想拍”或“不想拍”。

    结果有一次,电影老板主动问他:你想拍什么电影,他便随口答:我想拍《大手牵小手》。老板爽快说:好,就拍这个。

    “《大手牵小手》得来不易。我为什么得到老板的支持?这是因为之前我帮他拍了不少他想拍的作品,然他觉得既然你帮我怎么多,我对你有信心,也让你拍你想拍的东西。”

    接下来,李勇昌想拍科幻片。

    “我没担心会不会没有市场价值,或者大制作难拍。上次,在办一个剧本比赛,发现一个年轻人对科幻故事很有想法,我想结合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跟一个年长一辈的导演一起合作,看看可以撞击出什么火花。”

    反正剧本他准备好了,等缘分到了,有老板问,他就拿出来:你请看吧。

    水到渠成时,大马自然会诞生第一部科幻片。

    导演知名度主宰排片率

    李勇昌透露,“导演没有知名度,戏院对他的电影的排片率就出问题。排片率是由戏院来主宰,戏院认为,这个导演我们不熟悉,不是星级导演,含金量不高,那么,可能一天就排一场。排片率注定你的票房结局,毕竟,一天排一场和一天排5场,票房差距大。”

    李勇昌导演(Ryon Lee)
    李勇昌导演(Ryon Lee)

    仍摸索电影市场

    “我要怎样提升自己在院线圈子的知名度?戏院定义的‘知名度’,和导演拿下的奖项不相干,戏院只看导演过往的票房纪录。香港林超贤也许没有拿过一个导演奖,不过,他的票房纪录,奠定他在戏院圈里的知名度。”

    林超贤的《红海行动》,每间戏院都乐意上映。

    “我在电影院线的知名度?我当导演逾5年而已,仍在摸索这个市场,只能说,还好。可能我在海外的知名度比在大马高。至少不愁找资金,还可以存活下来。”李勇昌说。

    许多大马导演,一个案子,要找资金好多年,要见好多的人,过程中,可能见到好人,可能见到坏人,拍不拍得成,这还不晓得。

    历经大小戏院排片率的磨练,他坦言,“我现在慢慢抹去自己本身,不再是属于一个国家的‘导演’,把自己变成一个大中华的华人导演,也是大马的一个导演,让‘华人’变成一个区块的状况。”

    勿纠结“大马电影”
    多地合作攻略可行

    海内外导演的大中华电影市场攻略,均是“多地合作”。

    “在中国,电影上映有固打,大约40%保留给海外电影,包括好莱坞、韩国、日本等等。大马电影想要挤进是中国市场,这不容易。”李勇昌说:“我就思索:是否能跟中国合作,拍摄所谓的国产片,即是符合中国的条规,然后在中国上映。”

    “多地合作”果然行得通。

    李勇昌的新派《怨灵》,依然是鬼片,依然在大马拍,依然是大马的故事,但在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都可以上映。

    “这样,另一个矛盾又出来了,就不是大马电影,就不能在大马申请强制上映(Wajib Tayang)条款。”

    导演请不必太纠结“大马电影”。毕竟,大马票房百多万,中国票房1000多万,越南票房比大马好。

    须靠投资商支持
    拍戏回本很重要

    一个行业要维持,一定要赚钱。尤其是涉及重大投资的电影制作。

    即便是独立电影创作,亦有成本回收的压力。

    李勇昌说:“赚钱很重要,不能单靠文艺艺术片。没有投资商的支持,再好的艺术家也没用。我们的电影,很多都不赚钱,因为宣传不够,静静上映,悄悄下画,票房很差。也许,都没有人听闻有这部电影的上映!”

    电影包装吸引人,就容易获得投资和市场上的成功,这最简单的公式。其中,大卖座电影靠票房收入便赚钱,缺少商业活动(包括广告宣传),电影票房一般,仍可靠全球的电影版权收入赚取回本。

    不让投资老板亏钱

    就此,“我现在的心愿,不要让投资我的老板亏钱,这样才能长久做下去,一部接一部开拍。倘若亏本后,还潇洒地跟老板说‘电影就是这样子的了’,老板会觉得被诈骗,这会让电影被污名化,我不想做这样的事情。”

    “你的电影到达‘好’的标准水平,只是说明,你的电影只是在一个安全地带,至少你不会亏到很惨。你要怎样在安全地带加分,就要好好去思考,包括上映的时候,怎么制造商机铺排,没经历一次,你不知道结果。”

    《Olabola》 成功,除了因为排在戏院最旺的新年贺岁片档期,亦是因为成功把友族观众吸引进来。

    “我听戏院界人士的说法,片名取得好,不带有族群特色,友族不会觉得,这是我看不懂的华语片,就会买票进场。”

    报导:许雅玲
    摄影:练国伟、张智玟、李玉珍、麦永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