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文:教育的公平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張一文:教育的公平

    《韦氏辞典》(Merriam-Webster)不久前选出“Justice”为2018年的年度词语。公平不仅是正义(Justice)的同义词,而且还被视为正义的核心。因此教育的公平,也就是教育正义的核心同义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我们讨论教育的公平,并非庸人自扰,而是基于大马近来出现的关于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仗义执言。

    马华总秘书周美芬撰文指出,“林冠英卯足全力打压为国家培养了20万人才的拉曼大学学院”,却“批了37亿令吉拨款给土著就读的玛拉工艺大学”。明眼人看得出来,林财神的做法,明显违反了教育的公平性。

    教育的公平,小而言之,关系的青年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大而言之,与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休戚相关。教育公平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就和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准。教育不公平,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是“满纸荒唐言”。

    对于教育的公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给予了大力提倡。该组织1990年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发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求》(World declaration on education for all: Meeting basic learning needs),强调教育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也是国家、民族乃至于全人类的共同权利。


    不遵守国家教育公平原则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教育公平,都有不俗的表现与追求。例如美国,曾经在法律上认同“隔离但平等”(separate but equal)原则,赋予校园种族隔离行径的正当性,造成实质的不平等。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做出《布朗裁决》(Brown vs. Board of Education),规定了黑人学生同白人学生一样,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美国教育的公平行为,从此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的教育公平,经历了迂回曲折的发展过程。众所周知,中国古代通过科举考试制度,选拔人才,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使得许多社会底层民众,通过教育与读书,获得了上升通道,改变了社会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高考”进入大学读书,让贫民子弟由“穿草鞋”变为“穿皮鞋”成为现实。不过随着“极左”思潮的日益泛滥,在分数面前,增加了“政审”(政治审查)这一关。那些前朝遗老或者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他们的子女往往因为“政审”不合格,不被大学录取,或者只能进入最差的大学读书。教育的公平性大打折扣。或者说,那时的教育公平只是“阶级内平等”。

    改革开放后,中国彻底否定了这种“血统论”影响教育公平的做法,重新恢复了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尽管“政审”仍然是读大学的考核程序之一,但是近四十年来,几乎没有考生因为“政审”出问题而影响升学。教育的公平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

    林财神大幅度削减对拉大的教育拨款,又不准拉大依据通胀指数来涨学费,这不是对个别大学的刁难,而是反映了政府对国家教育公平原则的不遵守,着实令人担忧。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