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見聞‧不與前朝共老去 歲月描金色依舊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心見聞‧不與前朝共老去 歲月描金色依舊

    紫檀木、黄花梨、红酸枝木,石、玉、玛瑙、琉璃、水晶,这些良木奇石,经过匠人的打造、抛光、镂雕或描金,成了风雅饰物或实用家具,尽管经历岁月的磨砺及淘洗,依然色泽华丽,仿佛可以逆着时光,留住当年雕工之精美,这正是它们的价值所在!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地方名字叫着“家乡”,许多时候,它给过我们怎样的滋养,就让我们后来长成了怎么模样的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端坐在我眼前的李雄杰来自中国福建莆田,他的家乡素有“雕刻之乡”的美誉,那里的木雕与石雕艺术可以上溯到唐宋时期,向来以精微透雕立足于世。

    李雄杰透露,由于福建莆田的老家,许多同乡人都从事与木雕、石雕有关的艺术行业,从小就生活在这种氛围之中,所以对古董老物件和艺术新品有偏爱。
    李雄杰透露,由于福建莆田的老家,许多同乡人都从事与木雕、石雕有关的艺术行业,从小就生活在这种氛围之中,所以对古董老物件和艺术新品有偏爱。

    这些木雕、石雕出现在李雄杰自幼生活的地方是寻常,但长大以后的他,却没有自然而然走在雕刻的路上,反而不寻常地选择当了一名厨师。

    2001年,他给自己一个机会,把谋生的足迹闯到来了大马这片土地上。

    专业营新旧古典家具


    人生在世,许多事物总是在近距离中变陌生,在远距离中变靠近,那一年的远走高飞,却成了他与家乡一次深刻的牵肠挂肚,离乡背井使他真正体会到家乡雕刻的美。

    于是,多年以前,他萌生把老工艺与弘扬中国文化的新概念结合在一起的念头,毅然当起穿针引线的角色,把家乡的艺术之美带到热带季候风的国土上,继续发场光大。

    有的脚步开始了,就停不下来,始于家乡的老、新雕刻物件,他后来把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各省各镇,搜寻、物色、收购在地的特色新旧手工艺品。

    这个鎏金笔架用作吊挂毛笔,彰显过去人们对书写工具的尊重。
    这个鎏金笔架用作吊挂毛笔,彰显过去人们对书写工具的尊重。

    这些古董老物件,或者是艺术新品,随他飘洋过海来到了大马,如今,全都在机缘巧合之下落户在丹斯里郑金炎所创立的“华联艺术馆”里头,在这儿,它们等待读懂它们的人们与其相识、相惜、相携。

    “这是一个专营新旧古典明清家具、古玩杂件、瓷器和字画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理念的平台。”他如是解释。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一开始贩卖老家的木雕和石雕的艺术品,渐渐地,着手于各地名家的艺术品,后来还参与了艺术拍卖会。”他披露,在华联艺术馆里,有新品,也有旧物。

    所以,踏入这家位于富都的华联艺术馆,可以看到仿制的木雕有线按钮电话,手持话筒有精致的雕刻图案,座机上方还雕了一尊笑口常开弥勒佛。我想,这意寓说好话、讲好事吧!

    此外,人们也可以看到具有上百年历史的描金床花板,这些古董老物的做工当然令人赞叹不已。尽管时光走了,但它依然可以逆着时光,留住当年雕工之精美,外在色泽之华丽。

    是树还是玉万水千山寻它

    “我都到中国各地找古董。”在寻寻觅觅的过程中,李雄杰遭遇的不只是千辛万苦,还要是可遇不可求呢!

    “尚记得,有一回跟客人聊起了树化玉,那是一种玉化的硅化木,听罢以后,我就马上回到中国去找这样东西了。”

    据资料显示,树化玉是由亿万年前的远古树木经过岁月历练演变而来,它同时具备化石与玉石的特征,既有硅化木的纤维构造,又有玉石般晶莹剔透的华丽外表,非常珍贵。

    在不完全掌握资讯的情况下,他抱着找不到就不罢休的心态找到它为止。

    黄扬木根几可充作植物的摆座,仿佛叶跟树又回到了一起。
    黄扬木根几可充作植物的摆座,仿佛叶跟树又回到了一起。

    他首先是飞往中国桂林,抵达后,才发现那不是树化玉的源头;于是,又到了昆明,期间,经历了长达20个小时的舟车劳顿。

    尽管一无所获,心依然不息,他继续走、持续找。结果,给他走到了云南省的瑞丽,如今回首他依旧欣喜地说道:”终于给我找到了。”

    这个位于中国与缅甸的边境之城,不只是作为树化石的源头,同时也是树化玉批发集散地。

    摆在他眼前的树化玉是需要经历从原石到被发现、被挑选、切割打磨、抛光的过程,才会散发那令人屏息的美。

    “最后,我再找人为它设计一个可以衬托它的底座,再请教老前辈给它取个名字,就可以运来大马上架示人了。”

    出自名师每雕一克有价码

    对李雄杰而言,每一个石头都有它的故事,因此,他视石头如人的生命,不只是找人给它命名,同时也关心它的典故。

    “一件艺术作品的背后故事很重要,若是顾客问起来,答不出来就糟糕了,尤其是古董老物件。”

    他有言道,每一件古董老物件都有它们的故事, 那是因为它们是从百年乃至数百年传承下来,并且承载着文化的载体。

    这个走过岁月的描金床花板,其描金人物图依然惊艳了我们。
    这个走过岁月的描金床花板,其描金人物图依然惊艳了我们。

    然而,对于生意内容涵盖了古董买卖的他而言,不一定老的东西就值得去买、去收藏,“有些老东西就算已经有几百年了,若是它在市场的数量多的话,那也不会值钱,尤其是民间艺术。”

    他指出,“来自御园的老物件价值肯定是随着时日的过去而水涨船高,简而言之,所有古玩、古董都离不开‘物以稀为贵’的不二原则。”

    尽管一个老物件是无价之宝,但人们还是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判断它是否值得去珍藏,评估可以从东西的品项着手,还有它出自哪个名家手笔,再来,鉴定它采用的材质和品质都起着关键因素。

    至于新品,多半有市场记录可作参考,买家可以从记录中得知每个名家的艺术作品的市价,“现在市场的石头都是按克计算的,尤其是工艺大师的作品,每雕一克石头都有它一定的价码。”

    他又指出,不同工艺大师有不同的专长,有的擅长于雕刻花鸟、有的以人物为主。至于他,他会先去了解哪个名家擅长哪方面的艺术,然后,才找他们把东西雕出来。

    他说,目前其艺术馆里的名家作品,有来自福建木雕领军人物之一的黄文寿、福建竹雕大师吴元星、浙江竹根雕大师余田,还有中国玉石(玛瑙)雕刻大师周志国等人。

    “除了物色名家,也会与有潜力的艺术家合作,这里就像是一个艺术交流平台。”

    玛瑙雕《千秋之恋》
    玛瑙雕《千秋之恋》
    李雄杰与汉白玉雕《九子弥勒》
    李雄杰与汉白玉雕《九子弥勒》

    奇木如珠宝精工镂刻倍增值

    在李雄杰经营的艺术馆里,人们可以物色到由各种材质演变而来的老物件和新品,包括:木、石、玉、玛瑙、琉璃、汉白玉,以及水晶等等。

    在众多材质里头,哪个是收藏家最爱的?他以木材质为例,本地华人的首选是紫檀木物件,“主要是因为那是清朝皇宫御用的东西。”

    据他所言,当时中国的紫檀木都是从东南亚载回去的,到了开放改革之后,也从印度、尼泊尔带过去,但成品是中国制造。

    “除了紫檀木是首选,还有黄花梨和红酸枝。迄今,这三种材质都算是稀有的木质,深受收藏家的追捧。”

    说到木雕,在这里可以看到蠕蠕不动的观音相,如在云间跳跃的巨龙,雕成摆座的树根雕,他随手就取来用黄杨木雕刻而成的四大金刚。

    四大金刚是佛教中的护法神将,他们手中的法器各主风、调、雨、顺以守护天下,“这是来自福建的工艺品,这手工雕刻实在太好了!”

    他情不自禁的赞了再赞,紧接着说道:“你瞧,它们的身材比例恰到好处,神形维妙维肖,还有那眼神……”

    像这样的精致工艺品,不仅可以用它来当家居摆设,同时也具有收藏价值,他指出,不只有老东西才可以成为收藏品的。

    这些雕刻新品如同男生收集腕表、女生珍藏宝石的道理如出一辙,不仅能保值,还有增值空间,只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新艺品也大有机会成为他日的老物件,成为后人趋之若骛的古董。

    这个鎏金笔架用作吊挂毛笔,彰显过去人们对书写工具的尊重。
    这个鎏金笔架用作吊挂毛笔,彰显过去人们对书写工具的尊重。

    辨别真伪不只靠眼力…

    在面对对收藏有兴趣的客户,他都会先根据对方个人喜好,再给他们建议一个艺术的方向与渠道,让对方亲自观察市场上的收藏家都收集哪些物件,才来决定他要入门的艺术品。

    作为一般的入门收藏家,他再三强调,首先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多了解、多接触,再来,买东西未必贵的就是好的,“可以靠自己的眼缘,去了解自己喜欢哪一种类型的艺术品。”

    初入门道者也未必定要从小物件开始,“最重要是要有定位。”他口中所说的“定位”即是收藏的方向,“有了方向以后,渐渐地,它就会演变成一个明确的思路。”

    “比如:你若喜欢人物,就可以专注于人物物件的收藏,然后找出一个找货的路向,其他的收藏品可以是印章、茶壶、民间器具等等。”

    他以过来人身分说道,刚入门的收藏者,看走眼是必然的事,他重提本身的经验,“十多年前,在广州买不对东西,以致于白白浪费了三万块人民币,当时慌得我连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如今回首想起这件事,他释怀地说道,就当作“交学费”吧!他认为,走在这条路上,若是自己的经验不足,加上对要收购的新、旧艺品未有十足把握,最好的方法就是请教前辈。

    因此,他才会说道:“若要辨别一个物件的真伪,第一是靠眼力和经验,然后是人脉,再来就是要有胆量,最后一个条件是最重要的。”

    但在寻觅、收购与贩卖的过程中,他经历过一场欢喜一场空,也历尽无心插柳柳成荫,好与不好他都得面对。

    在他乡生活十数年,如今他回乡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他乡,“一般回中国都是去找东西,有时按着客人的要求找,有时看市场要求而找。”不论日子如何过,生意如何做,家乡与他乡都有他的梦与想。

    文:子若
    摄影:卢淑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