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和:寫意寫——也許,也許而已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趙德和:寫意寫——也許,也許而已

    里赫特说,他想像一面镜子来弹奏过去大师的音乐,这让我觉得阅读像《伟大的钢琴家》这种文本时的动机,当中是对特定音乐家的心路历程有了解以后,在演奏上也许能与他们建立某种类似“灵性”的桥梁也说不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波兰钢琴家阿琴鲁宾斯坦就试过被萧邦的鬼魂附身的灵异经历,信不信由你,但我觉得让我更接近他们的,是书中那些有趣的轶事和“秘史”——理由是这些轶事让我看见了这些神一般的作曲家们凡俗,甚至愚蠢的一面,像舒曼为了强化无名指的独立和灵活性而研发了一架“锻炼工具”,最后更把整只手给练废了,日后还得靠爱妻克拉舒曼来发表他的作品,这些真实记事,都让像我这种凡夫俗子得到某种程度上(变态?)的安慰。像观看电影《Amadeus》,我是同情和理解萨利耶利的那位。

    《伟》书中提到另一个在音乐史(特别是钢琴演奏)最常出现的,就是“斗琴”的戏码。“比赛是属于马匹而不是音乐家的事情”,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如此说过,但看来莫扎特、贝多芬和李斯特,都曾在他们多姿多采的音乐生涯里,当过巴托克口中的“赛马”,而巴托克对匈牙利民族音乐的贡献,可说是不亚于李斯特了,那后人又该如何好好地纪念这位伟人呢?当然是举办以他名字命名的国际大赛咯——Bartok World Competition。

    莫扎特与意大利钢琴家克莱门蒂的“决斗”是斗琴史有名的一章,赛事发起人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琴夫二世,目的除了自娱(也许主要还是自娱),是想挑选出奥地利帝国领域内外最棒的钢琴家,理由乍听下其实和古罗马战斗场里搏击的斗士差不多。

    虽说是比赛,当晚更像是一场双方联合的演奏会。双方轮流演奏各自的作品,即兴演奏等,克莱门蒂当然也没放过施展绝活的机会:一系列风驰电掣的三度、六度和八度音。说起来也许有争议,但在钢琴技巧上,克莱门蒂也许,也许而已,比莫扎特更胜一筹,霍洛维茨也曾在一部纪录片中,示范克莱门蒂音乐里头那些技巧的前瞻性。也许,也许而已,莫扎特基于妒忌心态,对克莱门蒂的音乐可是好不留情的毒舌,“任何演奏这些音乐的人都会知道它们是一文不值的。里头除了那些六度和八度音以外没有任何值得关注的段落……”


    多年后,莫扎特把克莱门蒂当晚演奏的降B大调奏鸣曲(Op.24 no.2)的主题,用在他名作《魔笛》的序曲里了。

    延伸聆听:

    https://youtu.be/g7f6Bs3TPYQ
    https://youtu.be/yAlUpCzrcwE
    https://youtu.be/s2Gedb05J5M

    钢琴教师,音乐、电影与书籍的杂食动物,零嘴虽少吃但不否认该营养价值所在,偶尔藉健身来消除罪恶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