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欣儒:红龟粿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杨欣儒:红龟粿

    日前是天公诞,“红龟粿”是拜天公少不了的祭品。今天我们就来谈本地食品名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先谈“粿”,闽南和潮州方言叫它为kuay,马来语的kuih便是源自这两种方音的“粿”。“面龟”是一种面粉制成的食品,外表如龟形,故称;有的包馅,多用于祝寿,也有做成桃形的。

    “红龟粿”是糯米磨成浆滗干后做成的食品,表皮红色,以绿豆为馅料。一些地方有孩子弥月时,家长送给亲友的礼盒便有黄姜饭、红鸡蛋与红龟粿。

    糕粿种类

    方言的“甜粿”就是年糕。“发粿”是米浆做成的食品,因发酵而使质地松软。“面煎粿”有些地方叫“曼煎粿”,是一种面制食品,将面粉浆倒进抹油的平底锅,随后撒上碎花生、玉米等,面粉浆煎熟并膨胀后即可食用。

    “碗粿”是一种米浆加各种配料后,放在碗里蒸熟的咸食品。“栀仔粿”像年糕的食品,呈金黄色,吃时蘸白糖。“咸粿”是一种用梗米磨成浆,加上肉丝、香菇等原料,搅拌均匀后放在蒸笼里蒸熟的食品。香港点心店加上萝卜的叫“菜头粿”。


    “韭菜粿”与“沙葛粿”是潮州人的小食。“芋粿”是配以芋头制成的咸粿。“油炸粿”就是油条“糕”的方言叫ko。“米糕”是米粞掺苏打发酵后,再加上白糖搅拌,然后放在蒸笼里蒸熟的食品。“糕仔”是米磨成粉后,用各种磨具压成并蒸熟的食品。“碗糕粿”以米浆放在碗里蒸成的食品,由于发酵,其表层有裂痕,像绽开的花,蘸椰丝或砂糖吃。

    制定译名

    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于2010年出版了《华文译名手册2》,该手册邀请各界专家学者,经过多次工作营后制定各领域译名,其中有“华人食品马来文译名”“非华裔食品华文译名”。

    “华裔食品译名”包括了豆浆(air soya)、薄饼(popia)、年糕(kuih bakul)、咸水棕(kuih chang)、月饼(kuih bulan)等。“非华裔食品译名”有:bingka ubi(木薯糕)、cucur udang(炸虾糕)、dodo(多多糕)、kari pap(咖喱角/咖喱酥)、kuih dram(鼓糕)、kuih lapis(千层糕)、seri muka(班兰糯米糕)等。

    农历新年非华裔的食品还有:kuih bangkit(薯粉饼/椰香饼)、kuih baulu(鸡蛋糕)、kuih kapit(鸡蛋卷)等。相信手册还遗漏一些本地食品(华裔和非华裔),希望《手册3》能做适当增补,更希望各界能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改进手册内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